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德媒:中國對抗美國走向新冷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8-0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援引德國《歐亞雜誌》月刊8月號刊文稱,沃爾夫岡·希恩在《下一場冷戰:中國對抗西方》一書中令人印象深刻地分析了為什麼美國走向沒落,而中國正在崛起:「中國的潛力體現在經濟數字上——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出口和外匯儲備。中國在上述三個領域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全球最高,中國是出口世界冠軍,中國還擁有難以想像的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

新老巨頭傲慢相遇

文章說,兩個國家為何要挑起戰爭——不管是冷戰還是熱戰?「強大的中國現在遇見了受到削弱的西方。美國自稱世界員警,過去不管何時何地,只要它願意,就會出手干涉,如果需要,它能同時多線作戰。但從近幾年開始,美國已經不再擁有這種無限權力」。

希恩指出,中國擁有大量外匯儲備,而西方身負巨額債務。「這在戰後歷史上還從未出現過:西方諸強同時受到削弱」。僅美國的債務「就約為16.5萬億美元。債務負擔令美國在多個領域失去行動能力」。

希恩引用英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的話說:「我們正在經歷西方統治地位的終結。」希恩寫道:「而恰好在這一相對沒落的階段,西方碰上了正在崛起為世界強國的中國,後者由於強大的經濟實力表現得越發自信。」對於這種明顯正在進行的「換位」,作者這樣評論——「新、老‘傲慢’相遇。」

他試圖通過歷史角度進行闡釋:「這是世界史上的經典態勢。每隔幾百年就出現一次。崛起者與沒落者歷史上首次爆發衝突是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雅典和斯巴達之間,最後一次出現在20世紀初的德國和英國之間。兩場衝突均演變成血腥戰爭。前者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後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誰需要一場新冷戰

文章說,中國真的不得不犯同樣的錯誤嗎?自稱「世界員警」的另一方有何反應?到底誰需要一場「新冷戰」?希恩引用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施蒂格利茨的話說,「換位」過程不會是順利的過渡。原因很可能在於西方的自我保衛。

希恩表示,戰線貫穿於「中國與西方的領袖美國及其鬥士」之間。在某種程度上衝突已經開始:雙方爭奪日益緊缺的原材料。「試探性接觸」進行得還算「和平」。希恩明確指出:「不存在簡單的對抗:一邊是善良的西方,另一邊是邪惡的中國。西方並非完全善良。它以民主的名義發動戰爭——被偽裝起來的原材料戰爭。而中國也並非完全邪惡,即便我們西方人很喜歡將這個國家妖魔化,因為它如此不同,如此成功。」

文章稱,現在是誰在為冷戰做準備?是書名預言的「中國對抗西方」?還是「西方對抗中國」?究竟是誰需要一場冷戰?作者說:「主要是美國將中國置於它根本不願扮演的角色之中。因為過去幾年,美國在亞洲推行包圍政策,與幾乎所有中國的鄰國建立聯盟和夥伴關係——從日本、東南亞國家到印度。」

文章指出,中國對此反應緊張。面對美國這種為了自身利益不斷在世界各地干涉他國事務的對手,中國的反應並不令人驚訝。因此遠東地區的事態「螺旋式升級,其終點可能是一場軍事爭端,即一場熱戰」。

希恩在全書最後一章討論了「爭奪世界主導權的鬥爭」。他的觀點還是「中國對抗美國」。這一章主要涉及「擁抱還是壓迫——美國如何與中國打交道」。這本書實際上是新冷戰的首部前線報告。(編譯:艾國 審稿:劉昆)

      責任編輯:東風
美欲重啟冷戰狠招「致盲解放軍」      [2013-05-25]
美國網絡擴軍被指奉行冷戰思維      [2013-03-18]
梅德韋傑夫:俄美沒理由重啟冷戰      [2013-02-27]
毛澤東像現德音樂節被指改變世界      [2013-08-07]
斯諾登向衛報轉交2萬份秘密文件      [2013-08-07]
日本動向值得亞洲鄰國高度警惕      [2013-08-07]
巴格達發生系列爆炸 至少12死      [2013-08-07]
德媒:中國對抗美國走向新冷戰      [2013-08-07]
小布希成功接受心臟支架手術      [2013-08-07]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曝發生大範圍核物質洩漏      [20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