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雲南省委書記痛斥昆明大拆大建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昆明標誌性的歷史建築金馬碧雞坊,如今已被高樓大廈包圍,變成了鋼筋混凝土的偽文物。

【文匯網訊】作為城市發展內核的歷史文脈被割裂,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間格局被破壞。城市的街區和建築風格沒有特色缺乏個性,「中心攤大餅」,任意破壞城市與山水環境的有機聯繫,標誌性的傳統建築被毀滅,一些歷史文化街區被淹沒,建築物千篇一律,滿目「水泥森林」。

據南方週末報道,從「東方日內瓦」到「西南橋頭堡」,再到近年的「春城無處不飛花」。多年來,昆明城市定位變幻莫測。

2013年9月6日,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在昆明一次公開會議上,罕見提出昆明城市規劃建設的六點反思,認為昆明大拆大建等做法是對歷史文化的毀滅性打擊。省委書記將人文與自然環境提到空前重要位置。

省委書記蓋棺定論,昆明多年來的城建爭議會否塵埃落定,眾多受訪專家依然擔憂。

省委書記「開炮」

「書記說完,台下一片死寂。」一名與會者回憶道,秦書記說完頓了頓,語氣緩和了一些。他稱自己話說得重了點,希望昆明市的同志不要介意。

2013年9月6日,昆明城市規劃建設調研座談會。

聚焦一座城市的規劃建設,參會官員卻是出奇地高規格,雲南省四套班子及昆明各區縣主要領導幾乎都出席。而很多官員都沒有料到,這是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針對昆明規劃建設的反思大會。

據可供查閱的公開資料,這是秦光榮入滇14年來,首次對昆明提出系統性批評。而放之全國,此舉也實屬罕見。

在昆明市匯報了現代新昆明建設情況之後,秦光榮開始講話。

在後來官方公佈的講話全文中,針對昆明的不足,內容不到3000字,但用詞卻出乎意料地沉重,而且分列六點,全面細緻。

「第一,作為城市發展內核的歷史文脈被割裂。」秦光榮直截了當說道。他列舉了1950年代的拆城牆、填護城河,1980年代的拆除武成路、金碧路原有建築,講道:「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基本上採取大拆大建的開發方式……這對昆明歷史文化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中國城市大拆大建是業界詬病已久的沉痾,但出自一位省委書記之口則比較少見。

如此針對昆明城市歷史文化的意見,秦光榮還講到了其他兩點:「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間格局被破壞」,「城市的街區和建築風格沒有特色缺乏個性」。

雲南省住建廳系統的一名官員仍然記得,1999年,昆明城市規模不大,但十分宜居,「當時全國都來學習昆明」。

如今,令人神往的昆明已然暗淡。秦光榮直接批評道,昆明城市「中心攤大餅」,缺乏對自然山水環境的尊重,任意破壞城市與山水環境的有機聯繫;在城市建設中,標誌性的傳統建築被毀滅,一些歷史文化街區被淹沒;同時,新規劃建築抄襲、模仿、複製現象普遍,建築物千篇一律,滿目「水泥森林」。

「許多『老昆明』感到自己的城市愈來愈陌生。」他似乎心有感慨。

備受爭議的滇池也讓省委書記不滿。從歷史文化、環境保護等方面,他認為「滇池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昆明城市基礎設施亦沒躲過批評: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缺乏統籌,道路反覆開挖,城市交通惡化。

最後,秦光榮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城市的管理缺乏文化視野和戰略眼光」。突出表現為:在管理觀念上重建設輕管理,在管理內容上重表象輕內涵,在管理途徑上重人治輕法治,在管理手段上重經驗輕科學,在管理效應上重近期輕長遠。

秦光榮講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書記說完,台下一片死寂。」一名與會者回憶道,秦書記說完頓了頓,語氣緩和了一些。他稱自己話說得重了點,希望昆明市的同志不要介意。

講話背後的調研

這可能已是城市規劃建設專家久違的「禮遇」。在過去,不少專家的意見一度被忽視。

這場反思已醞釀了大半年。秦光榮在會上也講到,這次講話已經過了「半年來的調查研究」。

「這次調研組主要是由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省住建廳組成,事先聽取了一些專家和學者的意見,然後形成一個有共識的講話和精神內容,並且對下一步執行提出了意見。」雲南省住建廳原總工程師韓先成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2013年上半年,雲南省委組織召開數次專家座談會,主題都是昆明城市規劃建設的專門研究。同時,省政府也在開展調研。一位知情人介紹,調研整整大半年,組織了十幾撥專家,分專題探討,包括文化開發、滇池保護、山水環境保護等。

韓先成參加了專家座談會。他認為,這次調研的目的,就是要改變昆明城市規劃發展中歷年的積弊,如城區「攤大餅」、交通擁堵、地下管網缺乏規劃、大拆大建等。

昆明理工大學教授朱良文從2012年開始便接到邀請,準備給省級領導做「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的報告。但因報告會的相關主持官員沒空,一直未能成行,「最近說是推到10月10日」。

但在朱良文報告之前,省市各級政府都已緊鑼密鼓開展調研,輪番與許多專家進行座談。

這可能已是城市規劃建設專家久違的「禮遇」。在過去,不少專家的意見一度被忽視。一位受訪專家表示,有一次他與官員一起察看滇池垮堤。當他看到湖邊高樓鱗次櫛比,工程車往來穿梭時,急了:「這樣下去,滇池肯定污染更重。」他提議趁此機會退堤還湖。一同考察的領導官員不說話。「後來,城市規劃項目評審,就不叫我了。」

城市規劃決策權更多被收了上去。「現在專家組甚至失去了對項目的評審權,只剩下建議權。」一名昆明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對此頗為不滿,「外行人決定昆明城市發展和規劃,也是昆明城建出問題的原因。」

2013年7月19日,昆明暴雨淹城,打斷了雲南省委、省政府的調研步驟,原計劃是去有代表性的片區走訪。「但暴雨前,所有的前期工作基本都已經做完了。」韓先成說。

利益糾葛的十年

「六大反思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2003年就已經做好的城市發展規劃步驟之一。」

如同給秦光榮講話做註腳,就在昆明城市規劃建設調研座談會的6天前,承載市民二十餘年記憶的昆明工人文化宮,在爭議中被爆破拆除。

「這是將一代人的記憶輕易地交給開發商,用炸藥摧毀。」在一名省住建廳的退休幹部看來,這是房產開發商牽著政府走的典型案例。他認為,地方政府是拿土地換GDP。「市場經濟年代,政府講求的都是經濟效益。」他感慨道。

實際上,早在2003年秦光榮任雲南省副省長之時,省委便提出了環滇池經濟圈的昆明規劃藍圖。與此次秦的六點反思一脈相承的是,都是解決昆明的城市發展思路命題。

相同的會議,類似的講話,秦光榮在2003年已經提及:老城區「攤大餅」的發展格局、主城區交通和環境壓力、滇池污染等。當時他講道,要盡快擴大昆明城市規模,通過新城區的開發,減少老城區的壓力和負荷,已成為昆明城市發展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秦光榮書記(2013年)提出的六大反思,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2003年就已經做好的城市發展規劃步驟之一。」雲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城鎮發展處處長簡光華說。

十年光景已過。多名受訪者稱,這十年中,昆明市一直在如同工人文化宮式的利益糾葛中發展。

除了政府土地財政、GDP衝動,昆明城建項目也多有在利益博弈中擱淺。如秦光榮講到的主城區交通,一名知情專家舉例說,昆明市規劃局曾計劃穿過省委生活區修路,這樣可以拉直道路,減少彎道和紅綠燈,提升道路通暢率。但一直未獲同意。另外,另一條道路計劃拓寬,需要向某單位方向延伸一米寬,但也遭到反對,只能在道路另一邊整體退讓。

「一牽涉到利益,很多問題就都出來了。」上述知情專家說。

「2003年秦光榮提出規劃後,這些年省裡幾乎沒有再插手市裡建設。」一名專家稱。

在眾多受訪者看來,這些年治理昆明功過參差。「拆除防盜窗籠、城市綠化、修建地鐵等是對的。但把金馬碧雞坊(昆明標誌性的文物保護單位)附近的老建築拆了搞CBD是不應該的。」一名專家說,「搞舊城改造,修新螺螄灣,都是強力推行,有些項目太僵化,沒有注重昆明本地特點,這讓昆明失去了歷史感。」

近十年昆明在主城區大拆大建之外,圍繞滇池的新區建設進展緩慢。秦光榮在此次講話中也提到:「一些新區建設中,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長期跟不上,一些公共設施項目被隨意調整和擠占。」

「規劃不是一張紙」

不少專家對昆明規劃建設的普遍印象是「像種莊稼,一年一割」。也正如秦光榮所批:「在管理途徑上重人治輕法治。」

秦光榮的講話無疑已在昆明引發震動。

「第二天,相關部門就已經著手制定落實計劃。」韓先成介紹。座談會4天後,昆明省住建廳召開幹部職工大會,組織學習秦光榮的講話精神。再兩天後,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便前往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調研,要求「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設計、高品質建設,把度假區建設成為世界知名旅遊城市的標桿和示範」。

據瞭解,昆明市委常委會將根據省領導的意見再次召開座談研討會,討論如何落實。因涉及規劃修編、資金籌集,目前暫無具體動作,預計2014年才能具體落實。

據韓先成透露,城市的功能分區調整和城市交通規劃發展,很可能會作為昆明優先突出發展落實的項目。

在城市功能分區上,昆明一直缺乏規劃整體性,都是單位開發,如將土地劃分給各行政單位及企業。辦公和生活區等亦無明確劃分,排水管網難成系統,如同一鍋大雜燴。

「單位小的分兩三畝地,單位大的分十畝地,三畝地當中見縫插針,十畝地當中留一個運動場,其他土地就建成垃圾房、單車棚,小化糞池,都只是一種簡單的組合。」韓先成說。

直到1990年代初,通過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昆明才提出「城市綜合開發」的概念。但缺乏系統規劃的城市早已出現暴雨淹城、交通擁堵的城市病。

雲南省住建系統一名官員認為,秦光榮講話關鍵在於如何落實。

「無論什麼樣的規劃,做出來,就必須落實到法定的層面上來。」他說,「規劃是法。」他認為,規劃不是一張紙,在規劃過程中,領導、相關部門、市民等的想法,都是通過規劃的編制過程法定化。

然而,不少專家對昆明規劃建設的普遍印象是「像種莊稼,一年一割」。規劃朝令夕改,缺乏延續性。也正如秦光榮所批:「在管理途徑上重人治輕法治。」

在關注滇池治理十餘年的一名昆明市原政協委員看來,滇池治理尤其如此。昆明主政者一更換,滇池治理政策就可能調整。

據介紹,早些年,為了保護滇池,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拆除滇池周邊村莊,讓村民搬遷,計劃建成十幾個濕地公園。如今拆遷計劃已有時日,但後續缺乏跟蹤監測。「村子是拆了,但是否達到治理的目標?」

而近幾年,這名民間人士又發現,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每年都會在滇池周邊栽種吸水性強的中山杉,這也一度成為昆明學界爭議的熱點。儘管官方曾對此進行解釋,但一些專家依然認為此舉缺乏環境影響評估:「昆明屬於乾旱缺水地區,為什麼不種柳樹?柳樹價格也便宜,且不會對滇池產生破壞。為何種的都是昂貴的外來物種,而不是便宜的本土物種?」

又如滇池邊城市公路的建設、滇池養魚破壞水質的問題,上述原政協人士感慨滇池的治理規定繁多,但依然出現諸多執法不力的困局。

雲南省委書記痛斥昆明拆建

昆明標誌性的歷史建築金馬碧雞坊,如今已被高樓大廈包圍,變成了鋼筋混凝土的偽文物。

昆明在城市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到治理滇池的五年計劃,包括對滇池進行截污、清淤、清水和引水等項目。「截至現在,投入治理滇池的經費早已超過數百億,但是治理的效果仍然不明顯。」

一邊大拆大建,一邊保護文脈,昆明將何去何從?

重鑄靈魂

省委書記釋放的信號早已開始產生影響,2013年規劃部門限制明顯收緊。

不過,與實際的缺陷相比,昆明更緊迫的任務是找回靈魂。

「一座城市的發展,文化是靈魂。」韓先成表示,昆明市的城市建設反覆折騰,使得城市發展失了魂。

對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正是此次秦光榮反思的重要內容。他在講話中多次提及昆明的尷尬現狀:「昆明過去呈現的『雲津夜市』、『螺峰疊翠』、『壩橋煙柳』等古老的昆明人文景觀,只能停留在文字裡,在老昆明人的記憶裡。」

韓先成感慨,到國外考察,他見到的是比自己大數百年的歷史遺跡,然而在昆明,見到的多數是比自己年紀還小的高樓。

不少歷史建築在城市大拆大建之中已被拆毀,就連具有昆明標誌性歷史意義的金馬碧雞坊,如今也成了鋼筋混凝土的偽文物。

修建馬路、舊城改造擋不住,據一名住建系統人士說,他們能做的就是組織院校裡學建築的大學生去測繪,把這些傳統建築進行統計留檔,保存資料。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搶」。規劃部門工作人員去施工現場「搶」各種建築構件:石雕、木雕、門窗等。一名文物單位負責人說,隨便拿一個都是3級保護文物,都能代表昆明歷史建築特色。

後來,規劃部門把所有構件無償捐贈給雲南省歷史文化博物館,由他們佈置展廳,向社會展示。

對於昆明歷史文化的反思,跡像似乎在2012年便已顯現。

開發商王文(化名)發現,從2012年開始,昆明開始注重文化和本土元素,相關部門對建築形式提出了強制要求。現在開發商必須與當地文化部門合作,前者出文物保護和片區改造資金,後者找專人修繕和恢復。

此前,他計劃拆除一處老建築,其中包括一個民國時期的牌坊。他把石頭和瓦片拆下來,一塊塊編號,然後再移地手工裝拼。

據上述住建系統人士介紹,這種遷徙保護依然具有文化和旅遊價值,而重修的新文物,根本不能滿足遊客的深度旅遊,最後只圖熱鬧,沒有任何歷史文化價值。

儘管還未全面鋪開,但省委書記釋放的信號早已開始產生影響。一名設計院知情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2013年規劃部門限制明顯收緊。

據知情人士透露,從下半年開始,城區各種建設比以前要詳細很多。「官方要更準確地知道你們想做什麼、準備怎麼做。以往沒有這樣嚴格。經常是項目規劃後又修改,導致間距不夠、綠地變房屋的情況比比皆是。」

如今,如果開發商違反提交的規劃方案建設,將面臨重罰。如綠地面積減少一平方米,將罰款2000元。以前一個住宅小區減少數萬平方米綠地並不少見。另外,私自搭建非法建築的,如果物業不進行管理,就將撤職更換。

但上述知情人士也發現了另一個現象,規劃部門強調創意。昆明本土設計院拿不出這樣的創意,導致開發商只能到外地邀請設計院。王文透露,當地政府相關部門要求他請幾個世界著名的華人設計師,建造一些有個性和創意的標誌性建築。「要做到又現代、又傳統,還要有文化,這是需要時間打磨的。現在國內建築要求快,設計20天就做出來。受制於時間和領導意志,建設方很難做出精品。」他說。

一名知情人舉例,昆明南亞風情第一城是個上百萬平米面積的城市綜合體項目。當時設計方被要求三年以內一次性開發完,時間太緊,建築方不得不用一些簡單粗暴的方式體現南亞風情,例如在矮小的牌坊邊,加上南亞尖頂建築。夾雜在現代房屋中間,顯得生硬。

「秦書記提出山水文脈之後,有開發商拿地後,開始請大師來看風水。」一名房地產廣告代理商稱。

「實際上是地塊研究,區位水文、風向、山形等等因素如何與傳統風水結合。」王文說。

朱良文多年來關注傳統文化保護和開發。他表達了擔憂,秦光榮的反思讓相關部門緊張,卻可能讓開發商嗅到商機。

當年雲南曾搞旅遊二次創業,運動式新增景點。朱良文考察過古滇王國、南詔國、地母文化等開發景點,發現都是在進行旅遊地產開發。「這種文化發掘連幼兒園小孩都哄不住。或許,開發商會利用機會,更方便利用滇池和山水,搞旅遊地產開發,破壞自然環境。」

相關報道:

秦光榮講話摘錄:歷史文脈被割裂, 是對昆明毀滅性打擊

第一,作為城市發展內核的歷史文脈被割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基本上採取大拆大建的開發方式,致使許多積澱豐富人文信息的歷史街區被拆除。這對昆明歷 史文化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昆明過去呈現的「雲津夜市」、「螺峰疊翠」、「壩橋煙柳」等古老的昆明人文景觀,只能停留在文字中、在老昆明人的記憶裡。總 之,由於許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傳統民居基本被無情摧毀,許多古跡特別是名人故居要麼部分倒塌,要麼全被拆除,造成了城市文化空間的破壞、歷史文脈的割 裂,最終導致城市記憶的消失。

第二,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間格局被破壞。昆明在過去的城市規劃建設中,缺乏對自然山水環境的尊重,任意破壞城市與山、水環境的有機聯繫,隨意改變 原有地形地貌,城市中心區與各片區由放射組團的田園形式逐漸轉化為「中心攤大餅」的形態,破壞了優美的山水風貌。我們很難見到城市裡面河塘流水、滿目翠綠 的景象了。

第三,城市的人文之湖滇池受 到嚴重污染。長期以來,滇池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得到較好的保護,歷史上多次洩水得田、圍海造田,致使水鄉澤國不復存在。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由 於大修水利,數萬人用西山上的石頭築起高高的防波堤,從滇池身上強行剝離了幾十平方公里的水面,導致湖面和水體迅速變小。同時,多年來的亂砍濫伐致使森林 大面積遭到破壞,導致水系乾涸,降低了環境的承載力;流域內生產生活用水量的增加給滇池流域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污染和破壞,水質下降。一個被污染的滇池不 僅減弱了昆明的生態文化力,也給城市的形象和其他各方面帶來嚴重的影響。

第四,城市的街區和建築風格沒有特色缺乏個性。目前的昆明正面臨著嚴重的城市特色危機、個性危機,「千城一面」的問題十分突出。在城市建設中,古老 的有傳統特色的標誌性的建築被毀滅,一些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被單調的新建築群所淹沒;同時,新規劃建築抄襲、模仿、複製現象十分普遍,缺乏文化意識、 缺乏民族特色、缺乏人文特色、缺乏美學觀念,建築物千篇一律,滿目「水泥森林」,幾乎看不到具有特色風貌的建築和街區,也看不到讓人記憶深刻的城市地標性 建築,而且城中村多而亂。

第五,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統籌規劃。反思昆明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容量缺乏科學、超前的意識,服務功能缺乏國際視野,導致昆明相關的基礎配套設施規劃建設不足以支撐城市快速、大規模的發展,給市民工作、生活、出行帶來不方便,也給境外旅遊者帶來不方便。

第六,城市的管理缺乏文化視野和戰略眼光。突出表現為:在管理觀念上重建設輕管理,在管理內容上重表象輕內涵,在管理途徑上重人治輕法 治,在管理手段上重經驗輕科學,在管理效應上重近期輕長遠。具體表現為:交通秩序混亂,城鄉結合部的環境髒亂差,城市綠地嚴重不足,城市缺乏綠化、靜化、 亮化、美化的美感,人性化服務也不夠,市民難以感受到城市的人文關懷等等,影響了城市的形象。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根源,主要是城市管理缺乏長遠的戰略眼 光,缺乏應有的文化視野。

      責任編輯:京辰
原雲南省委書記擁有3個身份證      [2013-02-04]
陝西胡蜂蜇千餘人已致42死      [2013-10-03]
旅遊局緊急通知:加強客流量控制      [2013-10-03]
網友評國內坑爹景區 少林寺居首      [2013-10-03]
毛澤東銅像在京鑄成 毛小青致辭      [2013-10-03]
江西兩遊客欲逃票 攀懸崖被困      [2013-10-03]
雲南省委書記痛斥昆明大拆大建      [2013-10-03]
豫1嬰兒遭父母拋河溺亡 其父被拘      [2013-10-03]
佛山城管掌摑環衛工 稱代政府打      [2013-10-03]
河南安陽師院宿舍現腐爛男屍      [201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