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隨著香港各界關於2017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產生方式的討論進入白熱化,國際社會也開始予以關注。
據環球人物報道,新任美國駐香港總領事哈特(中文名夏千福)今年7月到任後動作頻頻:走街串巷「訪察民情」,會見香港各黨派人士,並發表一系列涉及香港政局的言論,引起廣泛關注。香港《文匯報》、《大公報》隨即發表文章批評他過多干預香港事務,外交部駐港特派員也向美方提出抗議。
除美國外,英國近日也開始插手香港事務。9月14日,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在香港報刊發表署名文章,對香港爭取2017年所謂的「真普選」發表評論,稱英國會在必要時提供支持。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稱,英國公然對香港政制發展說三道四,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誰是夏千福和施維爾?
夏千福今年56歲,早年畢業於美國瑪麗華盛頓學院,主修俄國研究,後又獲得弗吉尼亞大學的外交事務碩士。
畢業後,夏千福進入美國國務院,第一次外派便是前往中國。1984年他成為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的一名隨員,1985年又調到美國駐蘇聯大使館。回到美國後,他參加了中文強化訓練,會講普通話和粵語。
1988年,他被調到美國在台灣的協會,1989年至1991年又成為駐華大使館負責經濟的領事。由於工作出色,他被調回國務院,任負責研究中國政治軍事的主管。1997年,夏千福被任命為駐華大使館的政治部主管,任期3年。2000年後,他官升至美國國務卿政治事務的特別助理。
2002年,夏千福任中國和台灣地區主管,之後又任台灣協調科主管,親自負責台灣對美軍購一事。2007年到2010年,他被美國軍方相中,調任海軍作戰部長外交政策顧問。2013年初,他又被委以重任,成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美國特使。今年7月,他出任美國駐香港總領事,負責美國政府涉及香港和澳門的事務。
曾有媒體發問,為何讓沒有朝鮮問題經驗的夏千福擔任六方會談美國特使。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認為,這也是為了方便夏千福繼續觀察中國。
此前,香港曾發生一些事情,「稜鏡門」 事件揭秘者斯諾登曾在香港停留,另一件是香港圍繞「普選」問題討論熱烈。在此背景下,據認為夏千福目前擔負著三個使命。一是報復梁振英在「稜鏡門」 事件上沒有迎合美國之仇,密謀掀起「倒梁」新潮;二是插手香港普選事務,尋找美國在香港的代理人;三是煽起所謂的「佔領中環」行動,企圖向中央政府施壓,把東方之珠變成動盪之地。
從夏千福近一時期的種種表現可以看出,他的確是希望在香港「有所作為」。他頻繁接觸香港各政黨高層,並公開發表「樂見民主派參加2017年特首選舉」等干涉中國內政的言論。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插手中國內政早有先例。據大公網粗略統計顯示,夏千福的前任斯蒂芬·揚(中文名楊蘇棣)在其3年任期內,至少10次公開發表對香港內部事務的不恰當言論,其中6次受到外交部特派員公署以及外交部發言人的嚴厲批評。
美國派夏千福出任駐港總領事,也有一番考量:他懂中文,瞭解中國外交、有在中國與台灣地區工作的經驗,並長期在美國海軍任外交要職。這期間正是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的醞釀及制定時期。而「重返亞太」,海軍是重要的一環。夏千福身為海軍作戰部長的重要智囊,顯然是參與了制定對中國的相關政策。這樣一位有外交和軍方背景的「中國通」,在敏感時期屢次發表干涉中國內政的言論,顯然不是偶然的。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對中國的瞭解不如夏千福。
施維爾1959年11月出生,是英國保守黨成員。他畢業於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和皇家陸軍軍官學校。在從政之前,施維爾在英國皇家擲彈兵近衛團服役。退役後,他當過金融顧問,還曾在英國國家美術館和蘇富比拍賣行工作過。在進入政府工作前,他還是世界最大的攝影房生產公司Photo—Me的非執行董事,工作經歷非常豐富。
1999年,施維爾當選議員,2004年,成為當時還在野的保守黨「影子內閣」的文化部長。2005年12月,保守黨新領導人卡梅倫任命他為「影子內閣」文化、媒體和體育部部長。
2010年5月,在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組成的聯合政府中,他被卡梅倫任命為北愛爾蘭事務大臣。現在,他是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負責印度、遠東、拉丁美洲、福克蘭群島、澳大利亞、新西蘭及附近南太平洋諸島的事務。
美英何以動作頻繁?
以夏千福為代表的美國勢力,和以施維爾為代表的英國勢力,最近何以頻繁出招,干涉香港事務?
今年以來,圍繞著香港2017年普選產生特首的政治制度討論一直是香港的核心話題,就是否需要進行所謂的「真普選」,建制與泛民兩大派別各持己見。建制派傾向擁護或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現有制度,泛民派傾向支持所謂的西方式民主,力主實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及香港立法會選舉兩項普選。此時美國和英國國際勢力的介入,無疑對香港泛民派有所幫助。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告訴記者,普選模式在國際上沒有統一的標準,應該按照《基本法》的規定來辦,外國勢力不應該干涉中國的內政。
施維爾9月14日同時發表在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和中文媒體《明報》上的文章《選舉、民主和香港的未來》中道出了英國出招的部分原因:英國有1000家左右的企業以香港為基地,香港的未來關係到英國的經濟利益。可施維爾沒有道出的原因是,英國方面仍希望通過扶植在香港的政治代理人延續其在香港的政治、經濟影響力。而在香港的政治勢力中,泛民派與英國、美國的關係親密。
香港《文匯報》9月2日報道,早在2011年8月,維基解密就披露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上千份秘密電文。電文顯示,自2005年起到2009年間,多名泛民派人士曾向美國駐香港總領事「匯報」香港最新政治情況,泛民派中有人更被美國視為「重點保護人物」。
香港《大公報》9月16日透露,英國情報機構在香港的活動一直不斷加強。眾多退役、現役的英國軍情六處駐港特工,以經濟文化等部門職員身份在港服務於「英國的需要」。
梁振英:普選是中國人的事
針對此前夏千福的一系列言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宋哲在8月27日會見了夏千福,闡明中方立場,強調政治制度發展問題是香港內部事務,外國政府和官員不應插手干預,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無視《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插手和干預香港事務。
宋哲表示,希望美駐港機構和人員尊重「一國兩制」,遵守《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和《中美領事條約》,不以任何借口從事與身份不符的活動,不做任何有損香港繁榮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的事。
香港《文匯報》9月2日的社評稱,宋哲發出強硬信號,再次表明「對抗中央不能當特首」的底線絕不會退讓。
而在施維爾發表署名文章的次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重申,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以及任何其他政制改革問題上,香港不需要英國政府和任何其他外國政府提供「支持」。梁振英說:「普選這兩個字,並沒有在《中英聯合聲明》中出現,英國政府並沒有在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中提及普選行政長官。當時的寫法是,行政長官由協商或選舉產生。」
根據香港政制發展程序,2017年實現普選需要2/3香港立法會議員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梁振英說,此事與英國無關,也與任何其他外國政府無關。梁振英指出:「普選行政長官即2017年政改目標是香港特區市民、特區政府和全國人大、中央之間的事,完全是中國人範圍內的事。過去的經驗顯示,任何外國官員的參與或干預,對香港的政改、對他們想支持或想干預的人來說,作用會適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