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美國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海外兒童領養大國。根據美國政府的收養管理機構統計數據,2010年美國人共收養來自其他國家的孤兒11058名,其中3401名來自中國,占總數的26%,也就是大約每4名外國孤兒中就有1名來自中國。
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然而9月12日,一名路透社記者和一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記者對外公佈了一項令人震驚的調查結果,並由此揭露了鮮為人知的黑幕:近年來不少從海外領養兒女的美國家長透過雅虎、臉譜等社交網站的秘密小組上地下交易寄養兒童,借此擺脫不想要的孩子。其中一則留言還把找新家網絡論壇比喻為「挑選兒童的『農場』」。
沒有監管的交易
按照美國收養慣例,美國對收養孤兒有嚴格的法律限制,要想收養孤兒,要審核包括家庭的經濟實力,家庭主要成員是否有犯罪記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申請理由的合理性等。接下來,需要經過兒童與收養家庭的「匹配期」——孩子被送到一個兒童福利結構認定的收養家庭,領養父母與孩子試驗共同生活數月。這不算完,在美國,家庭確定領養關係後的幾年中,兒童福利機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調查被領養孤兒的生活情況,如果發現被虐待,不僅會解除領養關係,而且領養父母會受法律制裁。
然而路透社的調查發現,自1990年代後期以來,美國人收養了約24.3萬海外兒童,但沒有機構系統跟蹤調查過這些兒童來到美國後的境遇。而在這些領養父母進行私下寄養的過程中,不需要任何的法律文件,並且缺乏政府部門監督。據路透社記者統計,只一個雅虎的網絡公告板在五年的時間裡就有5029個孤兒被交易,平均每個星期就有一個孩子被放上公告板,大部分孩子的年齡都在6至14歲。這些受害者孤兒大多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中國和非洲國家。
被丟棄的噩夢
新聞曝光後,一個在雅虎網站成立已有6年之久,討論版總計有5000多篇留言討論如何遺棄海外領養兒女的社群,在幾個小時之內迅速遭到關閉。而其他5個類似的雅虎社群,同樣也遭到封閉。而類似的社群雖然在臉譜也有,但到目前為止,臉譜並未加以關閉或封鎖,一位發言人宣稱這一網絡社群「是對錯綜複雜社會的真實反映,證明人們正在使用網絡展開多方面交流,解決各種問題,包括像這類棘手的情況。」
美國家長從海外領養兒女,在法律上等同親生子女,有撫養責任。然而,根據這項調查報道,近幾年不少從海外領養兒女的美國家長,把孩子帶回美國之後改變心意,便透過網絡私下徵求陌生人把孩子帶走,並且聲稱這種作法是幫孩子「重新找個家」(re-home)。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凱特·史諾指出,這些在網絡上為海外領養兒女重新找家的活動,都是在缺乏政府部門監督的情況下私自進行,養父母經常把孩子帶到汽車旅館、卡車休息站交給願意接受的陌生人帶走,從此不聞不問。
外媒報道指出,現年26歲的諾拉·蓋特裡就是實例之一。她生下來就有小兒麻痺,原本生長在中國內地的一家孤兒院,13歲那年被一對美國夫妻領養。她當時覺得自己很幸運,很高興能被領養到佛羅里達州展開新生活,但才過了一年,養父母就非常不喜歡她,為了懲罰她會拿走她的足矯正器,讓她無法行走,還經常要她與其他幾名養子女到後院,挖掘足以容納每個孩子身體大小的墳墓,恐嚇說「你就算死了也沒人知道」。諾拉14歲時,養父母把她帶到田納西州交給陌生人,從此音訊全無。她說:「當時覺得很困惑,很受傷。我曾以為他們會疼愛我。」在這段被交易的時間裡,她迅速發現這個新母親有暴力和易怒的特點,並感到「從來沒獲得安全和穩定。」
還有威斯康星州的一對夫妻領養了利比裡亞女孩昆塔兩年後,他們開始無法忍受這個孩子,於是決定拋棄她。僅僅花了不到兩天的時間,他們就通過網絡為她找到了新父母。然而當他們開了六個小時的車到達伊利諾伊州後,發現這對宣稱自己是完美父母的夫妻竟是居住在移動公園的一輛拖車裡,在昆塔看來,這裡就像垃圾場。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律師或者福利機構的官員。更為驚人的是,當路透社記者進一步調查後發現,這對新父母的親生孩子在幾年前被兒童福利機構帶走,原因是這對父母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和心理問題。不僅如此,養父有持槍搶劫的犯罪經歷,兩人都曾被孩子控訴有過性虐待。昆塔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其遭遇可想而知,「在美國的生活變成了一個噩夢」,她在被警察解救後這樣說。
無法承受而放棄?
可以看出,被拋棄的孩子也非常困惑為何會被拋棄。而在一次次被遺棄和交易中,他們的心靈更受到巨大傷害。那麼養父母為何會在領養後再拋棄孩子呢?與其怪罪雅虎或者臉譜助長了地下交易寄養孩子的壞風氣,不如從源頭找出原因。據一個領養了俄羅斯女孩的夫妻抱怨說,領養中心並沒有告知孩子有情感和行為不當的問題,當他們回到家中,發現已經亂得一團糟,女孩伊加試圖從窗戶中鑽出去,把臥室燒著了,還躲在衣櫃裡不肯出來。而一次去夏威夷的旅行中,伊加與兩人發生的肢體爭執成為這對養父母決定拋棄孩子的爆發點。
由此可以看出,養父母拋棄孩子或者是出於不瞭解孩子的性格,也沒有足夠的耐心,在相處後發覺無法承受,不與孩子溝通就匆匆尋覓別的家庭以求擺脫,又或者是領養孩子的動機不純等等。而在養父母急於擺脫的情況下,孩子就很可能會生活在一些非常惡劣的環境中,甚至落入別有用心的人販子手中。俄羅斯兒童權利保護部專員帕維爾·阿斯塔霍夫認為,美國政府應對此事件做出正面回應,並展開積極調查。同時,他認為外國孤兒在美國受到傷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領養監管體系。
美國跨國收養,中介機構是關鍵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劉莉 發自紐約
近日《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就海外領養兒童被私下寄養的問題採訪了「新開始」公司(New Beginings)的執行理事蒂莫西·蘇特芬。「新開始」是美國一家獲得政府認證的專門從事收養亞洲(主要面向中國、泰國和韓國)兒童的中介機構,是非營利的組織,1994年創辦,1995年就開始與中國開展合作。公司規模不大,僅有9名行政人員和9名社工。談到在網上轉讓兒童的報道,蒂莫西說,這樣的事情很罕見,首先,領養前對收養家庭所做的大量的調查基本已經排除收養家庭有這種不負責任的傾向,其次,中介機構在收養過程結束後,都需要與收養家庭保持密切聯繫,比如「新開始」的社工就會經常到收養家中訪問,如果收養家庭有困難繼續收養兒童,他們很快就會掌握情況,跨國收養制度的設計讓轉讓兒童的現象很難發生。蒂莫西表示,也許中介服務機構對制度遵守的程度不同,但是小型機構,對每個收養兒童的家庭情況瞭如指掌,社工與每個家庭都有私人交情,如果收養家庭發生了什麼變化,他們在第一時間得知後,會立刻行動採取措施。如果收養家庭希望取消收養,他們會幫助收養家庭辦理停止收養的手續,然後在美國國內搜尋合適的家庭,執行文件準備、配對、領養監控等一套國內的領養程序。
蒂莫西說,有些領養家庭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很少會採取私下轉讓兒童的方式,不過這種現象確實存在,它存在的原因也許是因為領養的家庭對家庭出現的問題羞於啟齒,或者是中介機構沒有能力幫助領養家庭解決困難,或者有其他的將領養家庭置於絕望境地的情況出現,因此他們才會被迫尋求絕望的手段。
但是蒂莫西強調,對於中介服務機構來說,應該具備處理複雜情況的能力,特別應該加強與領養家庭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應該重視領養結束後的服務工作。因為領養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難於管教等問題,這就需要中介機構提供相應的服務。這一點中國的要求非常好,中國規定領養中介服務機構必須在5年內跟蹤並監控領養家庭,這個時間要遠遠多於美方要求的6個月的領養後監控期。
記者調查發現,美國在領養方面的服務劃分非常細,除了這些領養服務機構,還存在著一些幫助美國家庭尋找中介領養服務機構,和為美國家庭提供領養結束後的服務工作的中介。比如「美國世界」被允許在全美21個州為領養家庭提供服務,如果領養家庭沒有選擇它提供領養的中介服務,但仍然可以在領養結束後向它尋求幫助。
面向美國家庭的領養後期的服務包括讓領養父母與領養機構見面咨詢,加入領養培訓班或是瀏覽網絡上的一些指導等,不過,網上也有一份調查顯示,美國只有十分之三的領養家庭享受過這些服務。少部分領養家庭表示他們希望獲得這類服務,但卻沒能得到。其中,僅有一半的跨國領養的家庭表示,在領養結束後,領養機構為他們提供過領養後的咨詢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