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厲以寧:重慶打黑讓民企產權不保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厲以寧

【文匯網訊】從整個趨勢來看,從90年代前期一直到現在20年的時間裡,可以看出民營企業跟國有企業大體上是平行發展。民營企業今天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把目標定在雙贏上面,民營企業該怎麼做?國有企業該怎麼做?厲以寧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據中國企業家網報道,國有企業要改革,要變成真正的企業,大部分國有企業現在已經是股份公司,已經是上市公司,既然人家是上市公司,應該股東會、董事會、總經理、監事會、法人治理結構起作用,要你國資委直接管他幹什麼,你把企業變成不能自主經營的企業,這是失職。不該你管的要這麼管,讓法人治理結構起作用,如果國家股份比較多,你控股,你要召開董事會做總決定,這樣企業、民營企業存在著平等的問題,今後不要去區分國企、民企,大家都是法人治理結構下的管理企業,是公平競爭,一切按法律法規的規定來做。

民營企業需要有體制的轉型才能適應當前的情況,體制轉型最重要的是什麼或者前提是什麼?必須產權得到保護,產權得到保護對民企來說是最根本性的問題。因為經常我們在聽到一些反映,保育鈞可能知道得更多,有一些情況都是他告訴我的,人家說前任市委書記、市長跟民企定的合同,許了很多條件,等人家來了,市長換人了,市委書記換人了就不承認了,要從頭開始,以前的工作就白做了。這個過程當中還遇到萬一情況變了,他不承認了,給你附加很多新條件,這是產權得不到保護。

以下是厲以寧演講的全文:

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國企民企雙贏是國資體制改革和民企體制轉型」。

第一,國企民企的最終目標是雙贏共贏。從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後,民營企業一直在迅速發展,但民營企業依然是脆弱的。在1997、1998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時候,2010年以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衝擊下,民營經濟受到的打擊是最重的。但是90年代前期,民營企業有一段大發展時期。根據這兩種情況來看,我們不能夠說在90年代前期是國退民進,因為這不是中央的政策,那時候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民營企業迅速發展起來這是歷史的必然性。我們也不能說從亞洲金融風暴,特別是美國次貸危機之後中國的政策是國進民退,這也不是。一個時期經濟格局的變化對民營企業的影響大,這是必然的,所以很多情況還在表面上。舉個例子,銀行貸款困難,融資難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因此國有企業比較容易獲得貸款,尤其是國有的大企業,有一些國有企業下面成立了子公司,子公司專門從放債,從國家和銀行得到的貸款,因為自己在那種情況下沒有太大的投資框架,就交給子公司放債。這個情況是不能說是國家政策如此,只是在一些環節上出現問題。從整個趨勢來看,從90年代前期一直到現在20年的時間裡,可以看出民營企業跟國有企業大體上是平行發展。民營企業今天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把目標定在雙贏上面,民營企業該怎麼做?國有企業該怎麼做?這裡我著重講這樣的問題。

首先講國有資本體制改革,國有資本體制改革應該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高層次,二是低層次。高層次的就是國有資本體制改革,主要是管國有資本的配置效率。我們知道在經濟學裡面有過一次變化,最早提出的效率是生產效率,生產效率是什麼?就是投入和產出之比。後來認為這是不夠的,20世紀30年代以後出現另外一種效率概念,這個效率叫資源配置效率。落實到國有資本方面,就是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它跟生產效率的區別在哪裡?生產效率是投入跟產出之間的關係問題。而國有資本的配置效率假設一個前提,資本總量是不變的,是既定的,用A方式配置資源可能得到N個效應,用B方式配置資源可能得到N+1效應,投入是沒有變,但配置方式變了。西方配置資源,投資一樣多,但是N是小了,所以資源配置效率是很重要的。在經濟學裡面引起了兩個重要的影響,第一個影響是過去長時期內凡是搞人事組織工作的,搞宣傳工作,搞行政管理工作的都被看成是非生產人員,這是說得過去的,因為你們不在生產第一線,跟生產效率不發生關係,是非生產人員。但是資源配置效率出來之後,沒有這個,人事組織工作的人是人力資源配置的更好,效率就提高了。做宣傳工作的人是在既定人員基礎上讓大家的積極性發揮出來,這樣效率就提高了。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是把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更好的結合在一起,效率提高。在座的有擔任人事組織工作的,行政管理工作和宣傳工作的,以後再有人叫你非生產人員,你就說你的觀點是20年前、30年前的觀點。因為現在大家都在從事資源配置效率。國有資本,應該讓資源配置效率越來越高,國有資本整個最終的收益包括它的價值是增值的,根據這樣的建議,國資體制要進行改革,國資委不要直接管企業,管企業幹什麼,你的任務就是在資源配置效率提高上。因此今後應該組建若干個行業性或者是綜合性的國有資本投資基金公司。投資基金公司,哪個行業需要大發展,短缺的就加大投入,哪些產能不足的就加大投入,哪些產能過剩的就抽回資本,你搞得不好就不投你,投到另外一個可用的地方去。這樣資本配置效率提高了,國資委也有事情幹,就專管這個,不直接管企業。

國資體制改革的第二個層次,國有企業要改革,要變成真正的企業,因為很簡單,大部分國有企業現在已經是股份公司,已經是上市公司,既然人家是上市公司,應該股東會、董事會、總經理、監事會、法人治理結構起作用,要你國資委直接管他幹什麼,你把企業變成不能自主經營的企業,這是失職。不該你管的要這麼管,讓法人治理結構起作用,如果國家股份比較多,你控股,你要召開董事會做總決定,這樣企業、民營企業存在著平等的問題,今後不要去區分國企、民企,大家都是法人治理結構下的管理企業,是公平競爭,一切按法律法規的規定來做。從這個意義上說,國企是執政黨的經濟基礎,民企同樣是執政黨的經濟基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企業,執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中國的產品在國外不管是民企的、國企的都是中國企業製造的,品牌是中國的品牌,所以這樣大家都根據法人治理結構來做,公平競爭,民企也感到自己安全了,國企感到自己獨立性,能夠自主決策、自主經營,這就是今後改革的方向。

第三,民企的體制轉型。民營企業需要有體制的轉型才能適應當前的情況,體制轉型最重要的是什麼或者前提是什麼?必須產權得到保護,產權得到保護對民企來說是最根本性的問題。因為經常我們在聽到一些反映,保育鈞可能知道得更多,有一些情況都是他告訴我的,人家說前任市委書記、市長跟民企定的合同,許了很多條件,等人家來了,市長換人了,市委書記換人了就不承認了,要從頭開始,以前的工作就白做了。這個過程當中還遇到萬一情況變了,他不承認了,給你附加很多新條件,這是產權得不到保護。產權保護另一個問題是反映比較多的是前幾年的重慶,說無緣無故把我們的錢就拿走了,跟黑社會攪在一起,為了息事寧人,糊里糊塗給了,落得自己跟黑社會別沾邊,這是不對的,這也是產權得不到保護。還有一點是這個企業在90年代的時候民營企業是國有企業改制而建的,當時有當時的規定,當時有當時的慣例,當時有當時的一些制度,但是遺留一個毛病在這兒,今天這個記在帳上,萬一你不聽話,找一個理由收拾你,怎麼辦?從前成立的時候就是侵吞國有資產。有一次開會的時候有一個同志跟我說了一通,我說你自己認識到當時的手續要齊備,該漏的不能漏,說當時沒有這些囉嗦的決定,領導人說改吧就改了。這是產權意識不明確,這造成很多以後的後遺症。我就遇到過這樣的案例。產權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留下任何不完善之處,界定了你沒話說,一切跟著現在的規章制度,產權要保護,產權要清晰,這是轉型中的第一個問題。

民企轉型中第二個問題,要重視發展方式轉型。民營企業發展方式和國有企業一樣,所有的企業都一樣就是自主創新、產業升級,不能跟過去一樣,好像中國有低廉的勞動力可以用,好像中國有很多廉價的土地可以用,這個時代過去了。今後應該怎麼做?在這種前提下轉變發展方式,否則遲早會被淘汰出局,在公平競爭條件下要看到既在跟國企競爭也在跟其他的民企競爭,還有跟國外的企業在競爭。三重競爭都擺在民企企業面前,怎麼辦?在市場競爭中只有最優沒有次優,次優在管理學中是退而求其次的管理方式,在市場經濟中只有最優沒有次優,不是最優仍然會被淘汰和被邊緣化的危險。

第三個問題,民營企業要重視營銷方式的轉型。營銷方式的轉型要重視產前產後服務,市場是可以創造的,市場什麼可以創造呢?供給也能創造需求。在講營銷的時候,舉一個例子,男同志刮鬍子,幾千年以前男同志都不刮鬍子,沒有工具。後來有了鋼鐵就開始用刀刮鬍子。再後來就用刀片刮鬍子,再後來是電動刮鬍子。人們沒有想到會用電動刮鬍子,當初電動刮鬍刀剛上市的時候,擔心把肉刮下來。大公司前面都有表演的,一個人在那兒刮鬍子給大家看,不會傷到肉,這樣才慢慢推廣開來。這是供給創造需求。為什麼營銷方式不改,營銷方式跟自主創新是結合在一起,有自主創新,適應自主創新產品特定的、適合它的營銷方式。現在天天談擴大內需,擴大內需很多原因,比如說中低收入者收入太少,中低收入家庭有後顧之憂,要存錢,不敢消費。還有一種情況是沒有新產品吸引人,在座的每位回家看看,把你的櫃子打開,堆在裡面不穿的衣服都是新的,現在都過時了。不斷地有新產品出來,新產品出來才能吸引人,要不然你的產品營銷的時候要有特別的營銷方式。

第四個問題,民營企業的轉型是在管理體制的轉型。家族制、家長制這種管理體制已經過時了。因為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家在找我的時候有一個問題,說我們管理體制怎麼辦?我找接班人怎麼找?我說很簡單,你現在採取經理人制度,外聘,如果你兒子行,你也可以單獨培養,但要記住一點,血緣關係不一定是接班的關係,可以有股權,但是不能成為公司將來的總帶隊,因為他的才能是不夠的,經驗是不足的,可以鍛煉和培養他,或者送到別人的企業去摸爬滾打干一陣子。家長制的經驗,家長總要老,總要退的,但是家長有經驗要記住,經驗可能是財富,經驗可能是包袱,受經驗之害,因為現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談一下在珠江三角洲的考察,因為有企業家問我,說我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我是中小企業,我的產品價值都很便宜,做玩具的、日用品、服裝的,怎麼搞自主創新?如果技術沒有定型可以搞,我勞動密集型的怎麼搞?我笑了,我也在福建和浙江考察過,人家跟你一樣有自主創新,比如說工藝的設計、產品的設計能不能改一改,原材料的選擇改一改,營銷方式改一改。所有這些都是創新的表現。更簡單的,節能減排,你能搞節能減排對你企業技術就有突破。這樣都可以搞。還有企業比較悲觀,問我現在實行的網上購物,商店將來的前途是不妙,都網上購物了,不到商店來買了。我說不一定如此,我去年在英國跟英國的經濟學家座談過,也討論這個問題,有兩派不同的意見,一派認為商店的生意越來越萎縮,就業越來越少,因為人被裁了,不要這麼多的店員。另外一派認為網上的購買業務一展開以後,社會的角度就業是增加了而不是減少了,因為從事運輸的、快遞的、包裝的、採購的、送貨的這一大堆這樣的人員在增加。商店有它的特殊性,不會被替代,因為人的消費心理,買服裝一定要到商店去買,因為網上光看圖紙樣本看不出來,要商店裡用手摸一下,看一下,試一試穿在身上怎麼樣。在英國調查,對很多女顧客來說,上商店是一種享受,因為女同志沒事就逛逛,看到好的就買,自己家裡新的還沒有穿,這是一種享受。既然有這種觀點,所以不要去擔心,究竟網絡是否能夠代替商店,還得看多少年的實踐以後,現在做不出來結論,現在結論為時過早。

最後一個問題,國企、民企競爭合作的前景。國企和民企之間相互競爭,這是必然的。合作也是必然的。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民營企業,國有企業能力一枝獨秀嗎?不改體制,不處在行業壟斷的地位,財大氣粗的地位,沒有民企在跟你競爭,你還能維持多久?國企、民企是一個競爭的關係,這是不會改變的。即使一個改制了,一個轉型了,都是競爭的關係,同時也是合作的關係。合作的關係是成為合作夥伴,一個企業有多少企業跟它配套,為它生產零部件。我從德國剛回來,德國的小企業之多,德國人告訴我,到每個地方全是小企業,但是質量都是高的,為大工廠生產某一個部件、某一個零件,就生產這個。在德國有人告訴我,德國的小微企業,真正是技術非常高超的小微企業,開小微企業的人可能以前當過很多年的汽車廠的工人,他是熟練的技工轉化為小老闆。工業化剛開始第一批機器是誰造的?都是英國當時的小老闆,他會做木匠,做鐘錶這種未來的設計師、工程師。國有大企業不跟廣大的民營小企業合作,什麼都要自己生產,實際上效率低的。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公平競爭的環境要形成,所有的企業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既是經濟人又是社會人,這是從西方經濟學裡從一個人來談,每一個人都是經濟人,經濟人追求的是最大效益,但是同時還有一個身份是社會人,社會人是什麼意思?比如說 A、B兩個地方可以投資,A成本低、運輸方便,可以賺比較多的錢。B是什麼條件都沒有,從經濟人出發,所有人都選A,從社會人出發不一定,有人就選B。為什麼選B?有各種理由,這裡是我的故鄉,我愛自己的家鄉,我在這裡辦一個廠。還有我以前在這裡學習過、工作過,當時誰都瞧不起我,今天我發財了,我就在這裡辦個工廠給你看看,改變你對我的看法。還有一種是當他在決定的時候,辦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有點感到內疚,在這裡投一個工廠,增加當地的就業,來表示我自己的道歉的意思。所以企業是雙重身份,國企也一樣,同樣有它的社會責任,而且國企的社會責任可能意識更強,因為你是國家投資的,不然要你國有企業幹什麼,要自動的服從國家的發展戰略,為國家的發展戰略服務。所以在這樣一種形勢下,每一個企業都能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的統一,這是合作的前提。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ShelleyPang
曝薄熙來家屬在港議10億資產安排      [2013-10-14]
十億資產公司打黑時買燈泡都報批      [2013-10-14]
習近平李克強系列外訪孤立菲律賓      [2013-10-14]
李克強向胡志明陵敬獻花圈      [2013-10-14]
日媒:李克強外訪拉攏越南孤立菲      [2013-10-14]
重慶現薄熙來「打黑」案件申訴潮      [2013-10-14]
重慶打黑非法遺產 警方面臨追責      [2013-10-13]
李克強與英拉穿傳統服裝放孔明燈      [2013-10-13]
李克強撐泰國女生就讀北大      [2013-10-13]
李克強在曼谷與中國遊客交談合影      [20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