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毛澤東五贊習仲勳:比諸葛亮厲害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1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今天是習仲勳同志誕辰一百週年紀念日。習仲勳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充滿了考驗,他是在一個又一個的嚴峻考驗中行進、成長、創造、奉獻,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人物的。

據中國新聞週刊網報道,他生在陝西,早年參與創建陝甘邊根據地,改革開放時帶領廣東「殺出一條血路」。他曾說「我這個人一生沒有做過對不起老百姓的事,別人欺負老百姓,我也不答應。」毛澤東為何五次盛讚他?子女、警衛員、秘書眼裡,他又是怎樣一個人?

■毛澤東為何五次盛讚習仲勳:「比諸葛亮厲害」

習仲勳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他一生實事求是,堅持原則,立場堅定,顧全大局,毛澤東曾盛讚他「比諸葛亮厲害」,習仲勳為何能受到毛澤東如此高的欣賞和器中呢?

毛澤東為習仲勳題詞「黨的利益在第一位」

毛澤東與習仲勳的第一次接觸是在1935年,毛澤東對習仲勳是未見其人,先聞其名。 1935年,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長征抵達陝北根據地,在幾處村落牆壁和大樹上,看見張貼時日已久的《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佈告》,上面署名「主席習仲勳」,這算是對習仲勳之名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1946年,毛澤東寫給習仲勳的親筆信。

毛澤東率中央機關來到瓦窯堡後,第一件事就是要見習仲勳。一見面,毛澤東十分驚訝,說:「原來你這麼年輕。」這一年,習仲勳剛剛23歲。毛澤東和他談了許多話。習仲勳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和頭腦清醒、辦事幹練的作風給毛澤東留下深刻印象。

1936年,習仲勳任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副主席、黨團書記,負責守衛陝甘寧邊區南大門長達6年時間。 6年間,習仲勳組織領導分區軍民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軍事、政治和經濟鬥爭,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贏得了黨和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擁戴。

從1942年10月至1943年1月14日,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直接領導下,召開了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級幹部會議。會議全面研究邊區的歷史和現狀,正確解決邊區歷史上的是非問題,同時表彰了王震、習仲勳等22位在群眾中有威望的模範幹部和生產英雄。毛澤東親筆為習仲勳書寫「黨的利益在第一位」的題詞,予以表彰,足見器重有加。

毛澤東稱讚習仲勳「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高崗受黨中央之命,率領一批幹部離開延安到東北開展工作。在選配西北局書記一職時,毛澤東說:「我們要選擇一個年輕的擔任西北局書記,他就是習仲勳同志。他是群眾領袖,是一個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這一年,習仲勳33歲,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1947年2月10日,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前,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軍委決定:獨一旅、三五八旅、新四旅、教導旅、警備一旅、警備三旅組成陝甘寧野戰集團軍,任命張宗遜為司令員、習仲勳為政委。3月16日,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決定:自3月17日起,邊區一切部隊,統歸彭德懷、習仲勳指揮,任命彭德懷為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習仲勳為副政委。事實證明,毛澤東的考慮是十分周到的。

彭德懷、習仲勳指揮西北人民解放軍依靠陝甘寧邊區優越的群眾條件和有利的地形,正確運用毛澤東制定的「蘑菇」戰術,與十倍於己之敵展開殊死鬥爭,相繼取得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和隴東、三邊戰鬥的勝利,大大挫傷了國民黨軍的進攻銳氣,使蔣介石「三個月解決問題」的企圖化為泡影。作為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習仲勳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和彭德懷、賀龍一起,或轉戰西北戰場,或開展新式整軍運動等軍隊政治工作,或組織後方支前,為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毛澤東評價習仲勳:「如今他已經『爐火純青』」

1947年冬,在陝北綏德義合鎮舉行的陝甘寧晉綏邊區土改會議上刮起一股極左歪風。習仲勳於1948年1月4日至2月8日一個多月內,就「老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問題」、「要注意克服土地改革中『左』的情緒」和「按三類地區有區別地進行土地改革」等重大問題,向黨中央、毛主席三次函電,直言不諱地提出:反對「左」傾情緒。

毛澤東閱後指示:「完全同意習仲勳同志這些意見。華北、華中各老解放區有同樣情形者,務須密切注意改正『左』的錯誤。凡犯有『左』的錯誤的地方,只要領導機關處理得法,幾個星期即可糾正過來,不要拖延很久才去糾正。同時注意,不要使下面因為糾正『左』而誤解為不要動。 」不久,中央由周恩來起草的 《關於老區半老區土改問題的決定》頒發各個解放區。

1952年初,習仲勳任西北局書記和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一天,薄一波向毛澤東匯報工作,毛澤東正在閱讀習仲勳從西安發來的 《關於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會全體會議情況》的報告。這個報告是關於西北地區的土地改革、統一戰線和民族工作等方面的,內容豐富,論述精闢。毛澤東看了十分滿意,問薄一波:「你講講,習仲勳這個同志怎麼樣? 」早在延安時,薄一波就聽到毛澤東讚譽過習仲勳 「年輕有為」,於是便以此語作了回答。毛澤東說:「如今他已經『爐火純青』。 」

毛澤東稱讚習仲勳:「諸葛亮七擒孟獲,你比諸葛亮還厲害」

西北地區有漢、回、藏、維、蒙等十多個兄弟民族,情況複雜,經濟文化落後。習仲勳提出一切工作都要在民族團結基礎上採取穩進慎重的方針進行。爭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十二代千戶項謙投誠,是習仲勳解放初期在西北地區成功地解決民族問題的一個典型。

1949年底,項謙糾集一○○師師長譚呈祥、騎兵十四旅旅長馬成賢等反革命武裝,組織所謂「反共救國軍」第二軍,發動叛亂。在平息叛亂的鬥爭中,習仲勳認為應當把國民黨殘匪和對我黨有懷疑態度的藏族上層人士加以區別,盡量做好政治爭取工作,分化瓦解叛亂集團,拉開了爭取項謙投誠工作的序幕。

1950年8月,項謙投誠,來到西寧,向人民政府深表悔悟。但是,回到昂拉卻又背信食言。1951年9月,對項謙第八次政治爭取失敗後,人們義憤填膺,在青海省各族各界代表會議上,代表們堅決要求政府出兵進剿昂拉。習仲勳當即復電勸阻。

1952年5月1日發起的平叛戰鬥於5月3日結束,項謙隱匿在同仁縣南乎加該森林。有些人認為爭取項謙可能性不大,沒有什麼價值。習仲勳即電青海省委書記張仲良:只要將昂拉地區工作做好,不犯錯誤,爭取項謙歸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盡速派出項謙信任的漢藏人員向項謙誠懇表示,只有他向政府投誠,則對他負責到底;項謙若回來試探,不管真誠與否,我們均應以誠相待,以恩感化。

經過反覆細緻的爭取工作後,同年7月,項謙終於從南乎加該森林投誠。8月11日,項謙在蘭州負疚抱悔地握著習仲勳的手,向習仲勳獻上潔白的哈達,表示感恩之情。事後,毛澤東見到習仲勳說:「仲勳,你真厲害,諸葛亮七擒孟獲,你比諸葛亮還厲害。」

毛澤東稱他「是一個活的馬克思主義者」

習仲勳主政西北時期所表現出來的魄力、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使毛主席和黨中央更加器重他。新中國成立之初,劉少奇考慮到國家進入建設時期,向毛澤東建議將各中央局書記抽調進京,調整、增設中央和國家機關的部分機構。毛主席和黨中央採納了他的建議。經過反覆考察和衡量,時任西北局第二書記的習仲勳被毛澤東欽點進京擔任中宣部部長、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上任前,習仲勳真心實意地向毛澤東反映,按照他的經歷和水平,恐怕難以擔當起全國文教宣傳的領導工作。毛澤東說:「蛇,看起來十分可怕,但印度人耍蛇,得心應手,關鍵在於真正謙虛地摸到事物的客觀規律,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好! 」

1951年初秋的一天傍晚,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林默涵和胡喬木在中南海湖水中划船,看見毛澤東坐在湖岸籐椅憩息,他們將船划攏岸邊,向毛主席問好。毛澤東說:「告訴你們一個消息,馬上給你們派一位新部長來。習仲勳同志到你們宣傳部來當部長。他是一個政治家,這個人能實事求是,是一個活的馬克思主義者。

習仲勳對作家、藝術家的甘苦深知入微,與他們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繫。他任西北局書記時,曾親自領導了由20世紀30年代初著名電影演員陳波兒編導的、以譽滿解放區的勞動英雄吳滿有為原型的故事片《勞動英雄》的拍攝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他在西北局工作期間,對著名京劇藝術家尚小雲、著名豫劇藝術家常香玉、陳素貞和著名秦腔演員王天民等,在政治上、藝術活動上以及生活上,都倍加關懷,無微不至。

毛主席和黨中央對習仲勳的工作相當滿意。1958年夏季的一天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休息時,專門約習仲勳來到游泳池,進行了長時間的推心置腹的談話。1959年4月中旬,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習仲勳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

■兒子習遠平憶父親往事:多次念孔融讓梨成家訓

父親是了不起的英雄

父親走了11年了。今年10月15日,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誕辰。

作為他最小的兒子,站在他的墓前,對著他的雕像,我想說些什麼呢?我能說些什麼呢?他老人家走過的這百年,是中國扭轉乾坤、翻覆天地的百年。這百年的中國歷史太豐富了,他的人生歷程也太豐富了,我看不盡,聽不夠,也享用不完。我只能在我的思念中尋找,尋找他老人家在我一生中留下最深烙印的東西。

少兒時,父親就教育我們說:對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他還不止一次寫給孩子們:「雪中送炭惟吾願。」「雪中送炭」的待人情懷不但貫穿了他自己的一生,也從小給我們子女樹立了一生待人的準則。縱觀父親一生,在黨內生活非正常期間,歷經冤屈、坎坷、磨難,卻從來無怨無悔、顧全大局,一生都在「雪中送炭」。該謙讓的,他謙讓了;該忍耐的,他忍耐了;該承擔的,他承擔了;該挺身而出時,他都挺身而出了。他由衷地說:「我這個人呀,一輩子沒整過人。」人所共知,在黨成長的漫長歲月中,無論是在「左」的或「右」的錯誤發生時,「沒整過人」,就是在人一生最艱難的時刻幫了人。在那些蒙冤歲月裡,父親對污蔑不實的所謂「問題」,能攬過來的就堅決攬過來,寧可一個人承擔責任,也絕不牽連他人。他說:「我身上的芝麻,放在別人身上就是西瓜;別人身上的西瓜,放在我身上就是芝麻。」許多人聽了這話落淚。「沒整過人」應該是他老人家一生中做過的最重要的「雪中送炭」的事情。

小學課本裡有一篇《孔融讓梨》的故事,一字一句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是父親從小對我——他這個小兒子的特別家訓。父親不止一次拿著課本,給我念這一課,拉住我的手,給我講這一課。謙讓,是父親教給我最重要的人生課程之一。在家,謙讓父母,謙讓兄弟姐妹;在外,謙讓長輩,謙讓同學同事;謙讓榮譽、謙讓利益、謙讓值得謙讓的一切。謙讓,既意味著自己對個人榮譽、利益、所得的放棄,也意味著自我人格的昇華。我感謝父親,走入社會以後,我終於明白,父親讓我從小養就的謙讓習慣,在面臨複雜社會關係,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家庭與國家利益時,獲益良多。不僅使複雜關係、棘手難題的處理容易獲得公平、公正的結果,同時容易贏得群眾的普遍認同和普遍尊重。

在我心目中,父親是了不起的英雄。13歲上初中時,父親就因參加進步活動,進了國民黨陝西省監獄。1962年,他因小說《劉志丹》遭遇康生誣陷,蒙受不白之冤16年,其中「文革」冤獄7年半。「文革」期間,家人包括我們這些孩子無法探望他。當時,社會上傳說很多:有說他提著花崗岩的腦袋去見馬克思了;有說他一次批鬥以後重病而死了;還有說他自殺了,或失蹤了,眾說紛紜,杳無音信。我們一家人心上陰雲籠罩:父親可能早已走了,早已不在人世了。

直到1972年,我們一家人利用春節千辛萬苦聚首北京,打聽到羅瑞卿伯伯的孩子們通過給周總理寫信的方式與羅伯伯重逢相見,全家人才重又燃起希望,一起商量說:我們也給周總理寫信。給總理的信發出時間不長,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來人了,其中兩位還是父親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時候的老人。來人傳達總理的批示說:你們的父親還健在,不久會安排與家人見面。我們既興奮又激動,相約見到父親時,誰都不許哭,不讓父親擔心。

蒙冤時期的習仲勳

1962年,父親蒙冤時,我才6歲,離開父親時,我才9歲。在我心裡,父親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可思而不可見的夢。夢裡的父親一頭烏髮、身材偉岸,既威嚴又慈祥,可當他一旦走近,我撲過去要抱住他時,他卻消失了。7年後,得知他還在人世,我悲喜交集,見父親的前夜,竟一夜無眠,浮想聯翩:父親的形象一次又一次被我重新描摹,父親見我的第一句話一次又一次被我反覆猜測……

見到父親時,我震撼了。父親與我幼小心靈中的父親形象已截然不同:一頭烏髮已然不見,瘦了,蒼老了,兩鬢斑白。他凝視著我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可誰都沒想到,父親與全家人相互打量著,見到我時,他問的第一句話竟然是:「你是近平還是遠平?」聽到他這樣問我,大家都哭了,父親的淚水也奪眶而出。他一面擦著眼淚一面說:「我高興!這是我高興的眼淚!」唐朝詩人賀知章有詩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7年生離,我識父而父不識我,真是徹底顛覆了詩人的語境。一家人最大的欣慰是父親依然健在。與父親團聚,長相廝守,是此刻全家人唯一的期盼。一家人感到最振奮的是:雖然歲月無情,但父親依然是一派壯心不已的氣概,我們放心了。

只是,我們心裡都有一個疑團:這麼多年,沒人探望,沒人說話,遠離親人,與世隔絕,「他是怎麼熬過來的?」後來,聽他慢慢談起往事,我們才知道,對父親那些沉重歲月的表述,用「熬過來」這個說法是個天大的謬誤。

身在冤獄,父親對人民、對黨的信念沒有過絲毫動搖,他一直準備著為親愛的人民、敬愛的黨繼續工作。他說,馬克思的晚年,不是背誦拉丁文的詩歌,來保持敏銳的思想和記憶嗎?沒人說話,我就對自己說話!他開始背誦《矛盾論》、背誦《實踐論》、背誦「老三篇」,不但磨礪思想,也磨礪語言。慢慢地背誦如流,晝夜不捨,晨昏無輟,本應度日如年的日子,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悄悄流走了。

為了保持一個好身體,父親堅持了長年鍛煉,把枯燥的身體鍛煉做成了一天最愉快的事情:每天,他先是做一日兩次的斗室轉圈,先邁步正著轉圈,從1數到10000,然後退步倒著轉圈,從10000倒數到1;接著,他用肩膀撞牆,用後背撞牆,用拳、用掌擊打全身;最後,仰面躺在床上,做仰臥起坐。仰面躺著,是當時監管方要求的睡覺姿勢。監管方固執地認為,側身睡不易觀察到自殺行為,堅持要求被監管人仰面睡。為了這個「奇葩」規定,父親仰睡了多年,上千個日夜,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啊!我想,父親的身體鍛煉中奇特地增加了「仰臥起坐」的情節,肯定是為了對這個「奇葩」規定「以毒攻毒」。

還是為了有可以持續作戰的身體,父親對自己多年抽煙的習慣也實行了「嚴格管制」。他原來每天要抽兩包煙,逐步減少到每天只抽一支煙。早飯後,點燃煙,只抽上一口就掐滅;吃完午飯,點燃再抽,這次,抽到一支煙的一半,又掐滅,放在一邊;晚飯結束,才是他真正享受抽煙愉悅的時間:這次點燃煙後,可以抽完餘下的半支煙,直抽到手指掐捏不住煙卷的時候。

沉冤得雪的父親回到戰友們身邊時,大家都十分吃驚。小平和葉帥當時就愣住了,葉帥說:仲勳同志,你16年備受磨難,身體竟然還這麼好?!毫無疑問,父親在逆境中長年砥礪的敏捷思維和健康體魄,對他後來主政廣東,大膽施行改革開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及至年齒漸長,閱世日深,我對父親蒙冤人生中鍥而不捨的身心砥礪有了更深的理解。16年蒙冤,父親為什麼能夠天天如一地無畏面對,是因為在他心裡,人民至上,黨至上,為黨和人民而戰鬥、奮鬥,是他心裡的無上快樂。「戰鬥一生,快樂一生,天天奮鬥,天天快樂」,這16個字是他晚年對自己一生的總結。順境如此,逆境亦如此。在這樣無私的精神世界裡,個人榮辱得失毫無位置。無私方能無畏,父親蒙冤生涯中的無畏,正是源自他的無私。

父親一生,參與完成了黨的兩大歷史使命:一個,是與劉志丹、謝子長一起,創建了眾所周知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而另一個,則是在鄧小平、葉劍英的親自支持、中央的直接領導下創建了廣東經濟特區。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後來成為中央紅軍的落腳點和紅軍抗日的出發地;而經濟特區的創建「殺出一條血路」,對此後中國的經濟騰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起到了「先行一步」的引領作用。參與完成這兩大歷史使命,父親都是「受命於危難之時」,沒有無私無畏的政治胸襟,這兩大使命的完成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父親是農民的兒子,人民是父親的根。

父親是農民的兒子,人民是父親的根。50週年國慶大典,父親在天安門上觀看焰火,焰火十分壯觀。當璀璨的光彩一次次照亮父親面龐時,陪同的領導同志說:「江山是你們老一輩革命家打下來的!」父親感慨地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啊!」父親一生,始終對得起毛主席給他的評價:他「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父親對人民的那個親,人民對父親的那個好,我有特別的記憶——

1975年,父親雖然「解放」了,但還沒有結論,在洛陽耐火材料廠「休息」。組織上安排了一套三室的房子給我家,在工人宿舍區。當時,家裡熱鬧,不斷人,「談笑有鄉鄰,往來皆百姓」。工人們常來串門,誰家來客,我家裡准多一份好吃的;我家裡有了伙食改善,也短不了端給左鄰右舍。至於廠裡熱氣騰騰的大澡堂子,工人們喧嘩嬉鬧的聲浪,更是我一生最難忘的場景。當時,父親有了一個泡澡的「癖好」:每天早晨9點,大澡堂子剛換上新水,他就下水泡著;只要我在他身邊,就招呼我一起泡。一塊兒泡著的,還有下夜班的幾十個工人。我至今記得,父親那時是最快活的:額上掛滿汗珠和水霧,身子泡得紅紅的,臉上洋溢著發自心底的笑,大聲與工友們說著工廠的事、家庭的事,還有國家的事。現在,改屬中鋼集團的洛陽耐火材料廠舊址還在,印象中,大澡堂子還熱氣騰騰地開著呢!回想起來,父親的泡澡「癖好」其實是與人民「泡」在一起的「癖好」,是與人民坦誠相見、交流無礙的「癖好」。

我能感覺到:父親鼓勵、敦促乃至命令他的孩子們走近人民、與人民不離不棄、與人民同甘共苦,似乎是他內心本能的呼喚。無論什麼時候,孩子們只要與最底層人民貼近了,他就特別高興。記得父親在洛陽耐火材料廠時,我19歲,在北京服務機械廠當工人,先當翻砂工,後來改變工種當車工。當車工時,起先干16車床,後來「進步」了,干18車床、20車床,直至干30車床。30車床加工大部件,走刀時間稍長,走刀間隙,師徒倆夠時間互相點顆煙。記得我節假日回到洛陽看父親,很得意於自己的「進步」,告訴父親說,終於幹上30車床啦,我可以不那麼累啦!父親沉默半晌,語重心長地說:我看你去幹翻砂工更好,在最髒最累的崗位上,才能與工人的心貼得更緊,知道幸福來之不易!

父親的話,對我影響至深:當工人4年,一天沒敢懈怠。師傅見我幹活踏實,可每天只吃一盒白飯、一勺豬油、一撮鹽加白菜,就常常把捲著大蔥豬頭肉的烙餅塞在我飯盒裡。那4年,我幾乎每年都評上先進生產者、師徒模範,至今,媽媽還珍藏著已發黃的當年的獎狀。

為了讓我這個小兒子離人民近些、再近些,父親還對我提出很嚴苛的要求:1975年秋天,我和哥哥都回到洛陽看望父親,待了沒幾天,父親就攆我,說:「遠平啊,讓你哥帶著,去他插隊的梁家河看看吧。你當了工人,工資雖然低,比起你哥呆的地方,可幸福多了,陝北農村才是最苦的!順路,去你大姑那兒看看,別忘了大姑一天一碗羊奶的情意!」大姑是父親的親妹 。1968年,哥哥15歲,因父親問題的牽連,被有關部門多次關押審查,出來時,身體非常虛弱,全身都是虱子。哥哥到關中富平老家大姑家裡休息很長時間,大姑一天一碗鮮羊奶餵著,他才慢慢調養好。

■習仲勳秘書:老領導曾告誡當秘書既無權又有權

田進是1981年至1988年給仲勳同志做秘書工作的。他還記得,當時是時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康一民同志親自把他送到仲勳同志辦公室的。仲勳同志親切地對他說:「當秘書既無權又『有權』」,要「謙虛謹慎,仔細認真,邊學邊干邊積累」。「這幾句平常而有份量的話,我一直銘記在心。」田進說。

第一,始終對黨充滿著感情,堅持黨性原則

仲勳同志在76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職位高低,無論順境逆境,想問題、做工作,始終以黨的事業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局為重,沒有任何的私心雜念。「文革」前後,仲勳同志從49歲到65歲,蒙受不白之冤長達16年之久,經歷了坎坷漫長的審查、批鬥、下放、關押和監護的歲月,他的內心十分痛苦,身體受到創痛,全家受到株連。但他堅信自己從參加革命開始,就對黨無限信賴和忠誠,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對理想信念發生過懷疑和動搖,從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情,也沒有動搖過對毛澤東同志的尊重,相信自己的問題一定能夠公正解決。

重新走上領導崗位以後,仲勳同志以他寬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胸懷,沒有計較過個人恩怨得失,他一如既往、旗幟鮮明地堅持真理,不說假話,堅持原則,不做違心的事。同時,他努力工作,要把失去工作權利的16年補回來。「黨的利益在第一位」,毛主席當年給他的題詞真是恰如其分。他也曾對我說:「一個共產黨員,還有什麼比能為黨多做些工作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的呢!」

他當年堅決支持並帶頭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擁護黨中央關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反對「兩個凡是」,也反對全盤否定毛澤東同志,反對否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他認為,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必須認真學習和運用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但不能對毛澤東同志的言論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

他以花甲之年主政廣東,大刀闊斧地撥亂反正,全力平反冤假錯案,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恢復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全面糾正「文革」錯誤,很快調動了廣東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

他像當年在陝甘一樣「殺出一條血路」,同廣東省委一班人一起帶領廣東人民創建深圳、珠海經濟特區,使之在全國的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為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提供了寶貴經驗,為黨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

第二,始終實事求是,堅持真理

仲勳同志曾經給我講過幾件他經歷的事情。

一件是,在全國土改工作中,他經過詳細深入地調查研究,在西北地區積極穩妥地貫徹了中央「中立富農」,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特別是在民族地區的土地改革工作中,強調一切都要按群眾的覺悟程度辦事,提出了「聯合封建反封建」,得到了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讚賞。

第二件是,堅決貫徹中央關於土地改革「慎重穩進」的方針,如實向中央反映並代表中央妥善解決了新疆牧區土地改革中出現的冒險激進的問題。他指出,「離開具體環境去觀察和解決任何問題,都是沒有准的」,要「大膽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揭發自己的錯誤,用以教育全黨,這是我們黨強有力的表現,而不是脆弱的表現」。

第三件是,1955年,他不贊成當時建設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並如實向中央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至少應該在解決泥沙淤積問題之後再建設。他說:「科學這個東西,要老老實實,沒弄清楚,沒有一定的根據,沒有實驗,不要隨便去做。」

第四件是,「文革」期間,他自己還處於被「監護」的困難情況下,為其他人的「外調」提供證言時,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態度,一絲不苟,實話實說,決不見風使舵,不為政治壓力所屈服,幫助了許多同志。

第三,始終對人民群眾充滿著感情,堅持密切聯繫群眾

仲勳同志在中央書記處和全國人大工作期間,不顧年事已高,仍然堅持下基層,到群眾中去瞭解情況,解決問題。作為隨行工作人員,我體會,仲勳同志搞調查研究工作有幾個特點,一是到基層下的深,直接到工廠、農戶家、集貿市場,與基層幹部群眾面對面深入交談。二是堅持看真實的情況,不准弄虛作假,不許說假話大話套話。在農村,他只要看到房屋簡陋、景況一般的農民家,往往就直接走進去查看交談。三是要求調研資料新,數據翔實,不許打折扣。四是對調研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對問題指出原因,並結合實際拿出解決的辦法。五是每次調研都給中央寫出書面報告。這幾個特點也可以概括為心繫百姓、深入思考、求真務實。

第四,始終保持艱苦奮鬥,堅持嚴格要求

仲勳同志出身農家,熱愛勞動,生活簡樸,幾十年如一日,過著平平淡淡、樸實無華的生活。工資的很大一部分都被他用於資助一些老紅軍、老戰友、戰爭時期借住過的老房東。他對自己的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很嚴,甚至很嚴厲。他的夫人齊心大姐與丈夫相濡以沫,志同道合,對自己的要求也十分嚴格。仲勳同志疼愛子女,但管教幾近苛刻。他認為,作為黨的高級幹部,糾正黨風,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家屬做起,正黨風離不開正家風,黨風正才能帶正社會風氣。

對身邊工作人員,仲勳同志關心愛護,但同樣強調紀律,嚴格要求,從不封官許願,更不允許利用領導的名義和工作的特殊性為他人或個人謀取利益。他在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任職上比對其他幹部的任職要求更為嚴格。

■警衛眼中的習仲勳:一點架子也沒有 平等待人(口述)

我是1981年11月結識習老的。當時我在京西賓館當警衛,習老在京西賓館開會,得知我和他是同鄉時,立刻高興地握住我的手,用地道的陝西話噓寒問暖:「咱們是真正的鄉黨,我已經20多年沒回家鄉了。那裡的生活條件怎麼樣,能吃飽飯嗎,住房情況怎麼樣?」其情殷殷,其情切切。從他的言談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他關心家鄉父老生活情況,盼望家鄉人民盡早富裕起來的心情。

習老還親切地問我父母的身體好不好,我有沒有入黨,並鄭重地告訴我:「你現在還年輕,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目前部隊條件很好,你要好好珍惜,努力幹工作,為家鄉人民爭光。」

習老官居高位,但一點架子也沒有,對人和藹可親、平等相待。在習老的鼓勵和鞭策下,我認認真真學習,勤勤懇懇工作,正正派派做人,並榮立了三等功,受到部隊的嘉獎。

後來,由於工作調動,我到了武警總醫院做警衛工作。當時我是班長,因武警總醫院剛成立不久,人事管理比較混亂。我們班有一位戰士,工作認真,原則性強,是技術骨幹。按條件這個戰士可以轉為志願兵,但由於在工作中他講原則,頂撞了當時的一位領導,這位領導就讓這個戰士退伍。這個戰士不服,就找這位領導幹部說理。領導答應他可以不退伍,但必須寫「保證書」:不能向組織提要求,不能提干、入黨、轉志願兵。我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裡很氣憤,就找到習老反映了這個情況。習老聞知,拍案而起:「我們黨的一些幹部利用職權,把自己的親友安插在自己的部門工作,橫行霸道,損壞黨的利益,這種風氣一定得剎!選用幹部一要看德,二要看才,三要看在群眾中的威信,不能隨意而為。」臨走,他還讓我帶一些香蕉、蘋果給那位戰士。事後不久,我們部隊裡任人唯親的風氣真的剎住了。這件事讓我再一次感受到習老堅持原則、實事求是的作風和關心官兵疾苦的熾熱情懷。

(綜合《中國青年報》《中國民族報》、《陝西日報》、《習仲勳傳》、新華網、人民網資料與報道)

      責任編輯:書亞
習近平作為親屬參加紀念習仲勳座談會      [2013-10-15]
習仲勳百歲誕辰 齊心問候鄉親      [2013-10-15]
港媒:中央紀念習仲勳 料成改革風向標      [2013-10-15]
央視開播文獻紀錄片《習仲勳》      [2013-10-15]
習仲勳曾教育女兒:「夾尾巴做人」      [2013-10-14]
學者:《晚年周恩來》醜化毛澤東      [2013-10-14]
《習仲勳傳》涉及中央絕密檔案      [2013-10-14]
韶山投逾19億建設紀念毛澤東項目      [2013-10-14]
習仲勳畫冊出版 數百照片首公開      [2013-10-14]
《習仲勳主政廣東憶述錄》出版      [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