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周恩來親人:文革10年未進中南海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1-0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2013年10月29日下午3點,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北廳和內蒙古廳,《你是這樣的人——紀念周恩來誕辰115週年珍品展》開幕。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來自黨、政、軍和文化界的人士,周恩來的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等數百人會聚在這裡,表達著對這位偉人的思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上將在開幕式上致詞,當他提到1976年1月11日他在長安街頭見到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情形時,不禁話語哽咽。北京金帆藝術團的少男少女們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唱出《你是這樣的人》的優美旋律,純淨的歌聲表達著人們對這位已逝去37年的國家總理的懷念。

展覽內容豐富。這裡包括有各國政要和知名人士紀念周恩來的題詞原件,都是真跡。尤其是那張名為《沉思中的周恩來》的照片,原作者是意大利攝影家焦爾喬·洛迪的原版作品,上面有他的親自簽名題詞,贈給周恩來的親屬。此外,還有周恩來當年在蘇聯為共產國際「六大」軍事委員會作的報告,連保存有共產國際全部檔案的俄羅斯中央檔案館和所有研究專家,也都是第一次見到。

「終於鬆了一口氣」,展覽的組織者、周恩來的侄子周爾均和侄媳鄧在軍在展覽現場心情激動。為了這場展覽,他們已經忙碌了大半年,日日夜夜,殫精竭慮,特別是到了臨開展前,他們每天都要熬到下半夜。

「擔心啊!特別是在展覽的前一周,所有的文物都送到一個公司去裝裱,我真是緊張得夜裡睡不著覺。萬一出點什麼意外,假如發生火災怎麼辦?我每天都是靠吃安眠藥來入睡。」周爾均的女兒周苓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百年恩來

周爾均今年已81歲,離休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的政治部主任,鄧在軍退休前則是中央電視台的著名導演,也已是76歲的年紀了。兩人的退休金,都可以保證他們有安寧的晚年,但是要辦這樣一個大型展覽,這點錢就是杯水車薪了。是他們的女兒周苓承擔起辦展的主要支出,也承擔起舉辦展覽的大量具體準備工作——近20年來,周爾均夫婦和他們的子女已是第三次這樣同舟共濟地合作了。

有心的電視觀眾可能會記得,在1998年,周恩來誕辰100週年的時候,有兩部紀念周恩來總理的大型紀錄片,一部名為《周恩來》,中央電視台攝制並播出,一部名為《百年恩來》,北京電視台攝制並與全國各地方台聯合播映。

片子從1995年就開始籌備了,《百年恩來》啟動在先。鄧在軍回憶說,中央文獻研究室的顧問李琦寫信給她,說他們想組織拍攝一部大型電視片,在周恩來的百年誕辰時播出,並希望由她來執導。鄧在軍很高興:「拍攝恩來伯伯的片子,是我長期以來的心願。」

她後來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說,「周總理在世時,他很低調不讓宣傳他,我也有顧慮,覺得自己沒有什麼資格來寫他,更不能把與周恩來的親屬關係作為一種資本拿去炫耀。但是現在,我想,我寫他,是在為中國人民做一件好事,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永遠也學不夠,宣傳他不僅是出於對伯伯的關懷之恩的回報,也是表達全中國人民的情感,這是我們親屬和電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給片子籌集經費,鄧在軍找到了老朋友汪海,當時他是青島雙星集團的總裁。出於對周總理的深厚感情,汪海爽快地表示承擔片子費用,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也表示願意參加對外聯繫等工作。但是後來,拍攝計劃發生變化,中央電視台與中央文獻研究室準備上馬文獻紀錄片《周恩來》,而鄧在軍正籌備的片子作為電視藝術片,最終與北京電視台合作,以《百年恩來》為名得以播出。

這部片子拍了三年。攝制組走遍全球,到了俄羅斯,拿到了周恩來當年在共產國際用俄文填寫的履歷表和蔡暢為共產國際寫的周恩來旁證材料等首次問世的珍貴史料,「俄羅斯人特地告訴我們,這是只提供給親屬的,國家機構去還不給呢。」周爾均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尋找拍攝《沉思中的周恩來》的作者,也費了不少勁,最後才打聽到是一位意大利攝影家焦爾喬·洛迪拍攝的,於是想方設法與他聯繫上,約好在法國巴黎見面。「他把簽了本人題詞的原版照片親自送給我們。據我所知,當年他拍完照片曾委託中國駐意大利使館送了6張到中國,但是後來沒有找到這幾張照片的下落,都是翻拍的,所以現在這張原版恐怕是國內唯一的原版了。」周爾均說。

焦爾喬·洛迪講述了當年他拍攝周恩來的過程:1973年1月,他得到了跟隨意大利外長梅迪奇訪華的機會,來到北京,安排好在人民大會堂見周恩來。排在隊伍中間等候時,他想,我怎樣才能向周總理提出一個拍攝的要求而能得到同意呢?顯然不能站在隊伍的中間。於是他編了一個借口,謊稱忘帶相機了,這樣他走到了隊伍末端,排到最後一個。

當周恩來與他握手時,他用法語對周說:「總理先生,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撒了謊……因為這是唯一的機會能為您拍一張照片,我再也不可能有其他的機會、再也不可能有像今天這麼好的運氣給您拍照了。」

周恩來看了看他說:「滿頭白髮的人也會說謊嗎?」他接著又笑了,說,「面對一個滿頭白髮的人,我總是願意的。」說著,周恩來走近沙發,坐了下來。

這張照片後來的發行量超過了9000萬張,鄧穎超評價說這是周恩來最好的一張照片。有一次,鄧穎超同周爾均、鄧在軍合影時,她指著上方焦爾喬·洛迪拍攝的這幅照片說:「我喜歡這張照片,平時我休息,他常常就坐在照片正面的沙發上。」

家人的回憶

鄧在軍出任《百年恩來》總導演時,年58歲。但她已是一個經歷過一次結腸癌大手術的人。他的老伴周爾均擔任片子的總籌劃,而他身體情況也不佳。然而夫妻倆全然沒有拿自己當病人,他們事必躬親,與組裡的年輕人一樣每天熬到深夜。「每天干到夜裡一兩點,到第二天早上,又總是六點就醒了。」鄧在軍回憶說。為什麼要這樣拚命?周爾均說到了趙樸初的一段話。

在他們採訪趙樸初時,離周恩來去世已經過去20年。趙對他們說:「一個人去世以後,即使是他的父母嘛,三年過去也就淡了哀痛。他不是,人民一直還是想念著他,哀痛著,這個沒有,少哇!」

鄧在軍第一次見周恩來,她清楚地記得,是在1955年5月的一天,她只有18歲,還是周爾均的女朋友。那一天,接到周恩來衛士的電話,說總理要見她,讓她等著有人來接。

她想,我還沒坐過小汽車呢!沒想到來人真的帶了一部「小車」:竟然是輛三輪車!一時間,她還以為遇到了騙子。

後來,鄧在軍只要在北京,每逢週末都可以到中南海與她的「七伯」和「七媽」(按周家的大排行,周恩來排老七)在西花廳相聚,後來有了孩子就帶著孩子去。膝下無兒女的周恩來夫婦特別喜歡孩子,喜歡熱鬧。

鄧在軍還記得,有一次周恩來給了她和周爾均兩張全國工人運動會的票,並特意囑咐小夫妻倆:「一、這票子不要送給別人,二、要堅持看到底。」

然而小夫妻倆正是久別重逢,覺得時間寶貴,在運動會上看了一會兒就跑了。第二天又見到周恩來。伯伯笑著問:「你們見到毛主席了吧?」他倆覺得莫名其妙:「毛主席?沒見到啊。」周恩來弄明白他們是沒看完就走了,苦笑著歎口氣說:「你們這些孩子啊!」

鄧穎超解釋說:「伯伯知道那天毛主席會去看運動會,而且會晚些時候去,但那是黨和國家的機密,不能事先告訴你們,只好預先叮囑你們堅持到底了!」實際上,周恩來對親屬們的要求是非常嚴謹的:不允許他們以周恩來的關係要求組織特殊照顧,他要求他的侄輩們當工人、當農民、當教師、下基層,不允許有任何的特殊化。甚至在文革期間還要求,不要對侄輩們任命較高的職務,當了兵的要退役,愛人從外地調北京的要回原籍等等。

鄧在軍有時會在文藝演出等場所見到周總理,她不知該怎麼辦,只有假裝不認識轉身就走。

文革開始以後,周恩來就跟親屬們打招呼,這段時間不要去西花廳了。鄧穎超又特地給侄兒女們約法三章:一、不論公事私事,不能托他們辦;二、運動中要學會游泳,自己對自己負責;三、不要參加這個派那個派。

就這樣,文革10年,周爾均和鄧在軍夫婦再也沒進過中南海。只有少數幾次在公開場合見到伯伯、伯母,直到周恩來逝世。

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一天,周爾均和鄧在軍又一次見到鄧穎超。鄧對侄兒侄媳說道:「你們倆不錯,從來都靠自己努力,沒有打著我們的名義幹什麼事情。」

所有的這些回憶,對於周爾均和鄧在軍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記憶。「我是在採訪中,才更加瞭解了我的伯伯。我覺得我特別為我的伯伯驕傲。我覺得我挺有福氣的,這輩子能得到他的接納,他的愛。我也挺想念他的……真的。」說到此,鄧在軍已經潸然淚下。

為了不留遺憾

周苓是在1976年才知道自己家與周總理有親屬關係的。當時她還在上小學,1月8日,老師對她說,今天你不用上學了,回家去吧。

周苓很奇怪,為什麼就可以不用上學了?平常可是只有生病請假才能缺課的啊。回家父母告訴她,周總理逝世了,我們要去遺體告別。「我這才知道我們家與周總理有這麼一層關係,家裡還叮囑,不要對外說。」周苓說,父母一向對這些要求很嚴,她從小也沒有感覺過與周恩來總理有什麼特殊關係,「我真正瞭解他,還是因拍攝《百年恩來》。」

從做《百年恩來》開始,周苓成為媽媽的助手,開始編片子。當時周苓剛剛辦了一家廣告公司,以拍片子為主要業務,算是女承母業。公司的前三年,就只做這一部片子。她記得《百年恩來》做到最緊張時,有過三天三夜剪出一首MV的經歷。

「當年的機器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做得很慢。當時是管機器的人換班,可是我不能換,那種緊張印象太深刻了。」周苓回憶。「我原來並不瞭解周恩來,但是後來為他而感動。我覺得這不是作為親屬的感動,而是聽到那麼多的採訪者,對他敘說不完的情感,以及他在中國及世界上人們心中的位置和魅力。」

拍片子的生涯非常辛苦,周苓心裡很清楚,父母花三年拍這一部《百年恩來》,是非常傷身體的。但這並不是他們老兩口的工作終點。2008年,為紀念周恩來的110誕辰,鄧在軍與老伴周爾均一起籌辦大型文藝晚會《你是這樣的人》,這場晚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獲得了當年的中國電視金鷹獎,而擔任總導演的鄧在軍,已經是又做了一次肺癌手術的人。

今年做這場大型文物展覽,已經是周爾均、鄧在軍夫婦的第三次拚命。

「拍《百年恩來》時,我們採訪了近400人,有許多的素材都沒有用上,都是非常寶貴的,太可惜了。」周爾均對《中國新聞週刊》說。所以,周爾均和鄧在軍夫婦決定在周恩來115週年誕辰的時候再拚搏一次,辦文物展。

「這些年的紀念活動,就是這樣一次次像滾雪球一樣滾出來的。」鄧在軍說。「也有人認為,我們保存了這麼多的文物真跡,是不是為了將來拿來拍賣。其實我們到現在也還真的沒想這些東西將來的去向。我們不是為了賣。這些東西原來的所有者都可以再拿回去。我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它們,瞭解它們。」

「我有時想,這樣值嗎?」周苓說,看到父母這樣拚命地搭上身體,「昨天我聽父親說他有點頭暈,心裡就緊張,真的害怕……誕辰115週年,說起來並不是一個『大年』,但現在,只要他們特別想做,我肯定是無條件支持。因為再過5年,我不知道他們的身體狀況會怎麼樣。」

「我覺得父母所做的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我現在只要有這個能力,就會幫助他們完成心願,為了不留遺憾。」

      責任編輯:Faye
周恩來:毛澤東因友好不向日索賠      [2013-11-04]
女記者憶周恩來:教導終生難忘      [2013-11-02]
周恩來侄媳出書紀念周誕辰115年      [2013-10-29]
周恩來入黨履歷表手書真跡首公開      [2013-10-29]
學者駁斥周恩來文革期間軟骨頭說      [2013-10-28]
學者:《晚年周恩來》醜化毛澤東      [2013-10-14]
紅衛兵父被誣間諜 周恩來道歉      [2013-09-10]
京領導班子觀看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2013-08-11]
胡耀邦之子出席紀念周恩來活動      [2013-01-09]
天安門秘事:周恩來堅持留龍吻      [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