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天安門秘事:周恩來堅持留龍吻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0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修,改稱「天安門」,寓意「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中國封建王朝被推翻後,天安門見證了「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開國大典等很多重大歷史事件……迄今,已歷經近600年滄桑。

城樓上曾有「天安之門」匾額

據北京晚報報道,在中國古代,凡宮殿、壇廟、門樓一般都在明顯之處懸掛匾額。天安門同樣掛有匾額。新中國成立後,「匾額」被摘下,取而代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木匾」漸漸被人們淡忘。

天安門在明代叫承天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承天門建成時,城樓上面掛有「承天之門」木匾。據傳,當年李自成攻進北京、率兵來到承天門下時,面對森嚴高大的皇城大門,李自成彎弓搭箭,怒射「承天之門」匾額,以此表示對明王朝的藐視。

清順治八年(1651年),承天門重建後,改名為天安門,城樓上開始懸掛「天安之門」的木匾,木匾規格2.6米×3米。匾額上刻有三種文字,按滿語直譯為「天安之門」。後來不知何故,匾額上「滿、漢、蒙」三種文字改為「滿、漢」兩種文字,漢文改成楷書「天安門」三字,因為去掉了「之」字,全部字體也相應擴大。匾額中的「天」字,由原來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幾乎增大了一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故宮和天安門均由北洋政府接管,匾額上只保留有漢文,匾額又從「滿、漢」兩種文字改為「漢文」一種文字。為固定銅製「天安門」字體,木匾的中間位置上留有當時釘鑿過的釘眼,「安」字放在匾額的中心位置上。

1987年冬季,失蹤了幾十年的「天安門」匾額偶然在北京市房管一公司木材廠的露天倉庫中被發現,但這塊木匾已飽經滄桑,由幾塊木板拼接而成的匾心已多處腐朽斷裂。匾額上的刀痕和字跡與木質裂紋混雜在一起,隱約可見匾額上有「滿、漢、蒙」三種文字,滿文居中,漢文排左,蒙文列右。漢文「天安之門」四個篆體字依稀可辨。

新發現的天安門匾額,有可能是在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天安門時開始懸掛上的,一直使用到1949年北京解放,歷時298年。其間,匾額字體雖然經過幾次變化,但並未更換木匾。關於天安門木匾後來的命運如何?現在何處留存?至今無文獻考證。

開國大典地點有兩套備選方案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向全中國、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可是,開國大典的地點選在哪裡好呢?兩套方案都擺在了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主任周恩來的面前:其一是天安門前,其二是在西苑機場。但兩套方案各有優勢和不足。

第一套方案:天安門前

一、閱兵台可採用天然地形—天安門城樓。城樓上面可容納全體政協代表,這是最大的優勢。

二、天安門地處市中心,軍隊與群眾水乳交融,打成一片,領袖與萬民同樂,場面壯觀,氣勢恢宏。

三、天安門周圍的道路四通八達,便於集聚與分散。閱兵結束後,軍隊可以從容有序地迅速從市區退場。

四、天安門閱兵的弊端無法避免,當日的城市交通要阻斷四小時以上。

五、不能按照正規閱兵的大排面進行分列式,長安街的寬度僅能允許橫排通過步兵的12路縱隊、騎兵的3路縱隊和裝甲車的2路縱隊。

第二套方案:西苑機場

一、1949年3月25日,為歡迎毛澤東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西苑機場曾舉行過一次萬人觀看的檢閱式。有了一次閱兵經驗,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西苑機場跑道很寬,沒有阻斷交通的後顧之憂。

三、它的缺陷很明顯,首先是沒有檢閱台,在開國大典之前搭建幾個堅固高大的檢閱台和看台,顯然來不及。其次,機場距市區太遠,數十萬群眾來回困難,不容易參加。

四、對擴大人民解放軍的影響是個大的損失。

五、只有一條跑道可以進退,疏散起來極為不便。

這兩套方案,瑕瑜互見。周恩來經過再三考慮後,最後決定選在天安門前。於是,天安門城樓成為開國大典的主席台。

「文革」期間天安門「秘密重建」

1969年12月15日至1970年4月7日,天安門「秘密翻建」工程歷時112天。其中,搭建巨大「天棚」耗時8天,天安門全部拆除用了7天。全國21個省市的216個部門參與,施工高峰時達2700多人。

翻建人員按軍隊編制組成5個施工連每個工種各有不同證件

上世紀60年代初,技術人員在對天安門城樓的一次檢修中發現,大殿正廳靠近毛主席座位的那根12米高的柱子,由下至上,柱心已經空了近10米。於是,有關人員立即上報中央。經過認真調查評估後,國務院決定,拆除舊天安門城樓,在原址按原規模和原建築形式重新修建,建築材料全部更換新的。

可是,「文革」開始後天安門城樓使用極為頻繁,除了每年的「五一」和「十一」要舉行大型群眾慶祝活動外,從1966年8月開始,毛主席曾先後10次登上天安門城樓檢閱和接見紅衛兵。1966年,河北邢台地區發生的7.2級強烈地震,使天安門城樓結構的損壞變形程度更加嚴重,隨時有垮塌的可能。1968年5月15日,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向國務院上報了《關於翻修天安門城樓的請示報告》。8月20日,得到批復並要求:「原樣翻建,規格不變」。

1969年12月15日,天安門城樓重建工程開始。當時,正值內憂(「文革」)外患(中蘇關係緊張),為了保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組成了「天安門城樓重建領導小組」。抽調了一批「根正苗紅」的人,按軍隊編制,組成了木工連、瓦工連、彩油連、架子工連和混合連5個施工連。據當時建工五公司的木工連組長姚來泉回憶:「那段時間連家人都不知道我在哪兒幹活,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每個工種各有各的證件,每道工序之間不准互相打聽……」

杉篙葦席搭起一個巨大「天棚」

天安門秘密翻建,首先要將其全部「包起來」。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高33.7米,為了秘密施工,架子工們用數根杉篙綁在一起,層層連接,再用葦席搭起一個巨大「天棚」。僅用8天,天安門城樓就被圍得嚴嚴實實。此後,是秘密拆除城樓。為了使翻建後的天安門城樓 「原樣不動,尺寸不變」,保持城樓的建築形制,在拆卸時,工人們小心翼翼地把拆下來的一磚一石、一瓦一木都按順序編號放好、登記入冊,拍下照片,內外、上下、左右,按原樣碼起來。7天時間,舊城樓被全部拆除。到1970年4月7日竣工,整個翻建工程共歷時112天。參與翻建的姚來泉現在還保存著當年的「重建紀念」鏡框,裡面嵌有毛澤東的燙金手書:「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在建設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錯誤,失敗,隨時注意改正。」

周恩來堅持保留正脊兩端「龍吻」

天安門城樓是木結構建築,被拆下的木料堆滿天安門的後面和端門大院,斗拱、木枋、跨空梁……上千種規格、上萬個部件、上下壘疊。拆下的木構件由北京建築設計院畫圖,北京光華木材廠按圖紙進行加工。新做的全部木柱和木樑均用整體木材,所有木構件都作了防腐、防蟲、防火的化學處理。正脊兩端的大吻,原為龍。有人認為龍是「四舊」,要改成「向陽花」。周總理堅持說:「可以搞龍嘛!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原主體部分不要改。」但城樓大殿棚頂的「金龍和璽」圖案還是被改成「大麗花和璽」圖案(1984年維修時,又恢復了原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堅持要把老簷、小簷下的木結構斗拱改成玻璃鋼的,周總理得知後,一錘定音:照原來的木斗拱製作,任何結構不得改動!

木工活完畢,開始油漆彩畫,所有彩繪都經過嚴格的一麻五灰13道工序,最後貼上金箔。此次重建天安門城樓共使用黃金6公斤。43年過去了,城樓大殿彩繪依舊金碧輝煌。

城樓琉璃瓦勾頭上的「文革」印記「向日葵」

翻建天安門城樓時,對採用什麼樣的圖案和彩畫,同樣有過激烈爭論。一種意見認為,天安門城樓屬於古建築,應當按照傳統的方式修建,只有用古代級別最高的「金龍和璽」彩畫、大面積描金,才能與天安門的地位相符。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金龍和璽」彩畫和「仙人走獸」等都是「四舊」,屬於封建內容,應當去除。新中國的天安門應具有革命意義,要用葵花向陽和延安寶塔等圖案來代替。在兩種意見相持不下時,周總理採取了折中的辦法:天安門彩畫整體用樸素的「大麗花和璽」圖案,勾頭等小型琉璃瓦可用「向日葵」圖案,其餘一切照舊。

1984年國慶35週年前夕,中央決定恢復中斷已久的國慶大閱兵。作為閱兵慶典主席台的天安門城樓,再次得以修繕。在這次修繕天安門城樓時,技術人員提出天安門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一座古建築,只有用傳統的圖案才顯得和諧與自然。意見反映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里同志處,萬里當即拍板改畫「金龍和璽」彩畫。隨後,對城樓大殿及環廊的「大麗花和璽」彩繪進行了更換,恢復了原來的「金龍和璽」圖案。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天安門城樓上的「向日葵」琉璃瓦勾頭仍保留至今。

1970年2月4日毛澤東為重建天安門題字。

      責任編輯:慧动
央視愛國問答網友多樸素愛國情感      [2013-10-07]
網曝夏俊峰之子畫作為臨摹幾米      [2013-10-07]
諾貝爾獎村上春樹獲獎呼聲高      [2013-10-07]
京一醫院男醫生女浴室裝探頭偷拍      [2013-10-07]
內蒙幹部分散風險三飯店同時婚宴      [2013-10-07]
習王聯袂打虎 三中全會或新動作      [2013-10-07]
解放軍三代潛艇攻擊力強悍      [2013-10-07]
日媒:中國已建地下核潛艇基地      [2013-10-07]
台媒:中國成外交平台重要力量      [2013-10-07]
廣州家長聯盟讓娃在家上學      [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