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廣州家長聯盟讓娃在家上學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0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廣州家長建「在家上學聯盟」,目前有400多名成員,但在家上學僅佔1/10。家長坦言,只因不希望子女重複灌輸模式,避免過早的競爭抹殺孩子純真天性。

課程:家長設計 國學為主兼英數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每週一到週五,在白雲區同德公園裡,一對母女坐在公園一角,小聲地朗讀,從9:00到11:30,每天兩個半小時,以語文、數學、英語為主。這是廣州「在家上學」中的一員。逃避體制內學校的重複枯燥,以及激烈的升學壓力,廣州有部分家長選擇讓孩子「在家上學」,家長自己教孩子。目前,廣州「在家上學聯盟」裡已有400多名成員,不過初步統計發現,大多數家長都只是在觀望,真正實施「在家上學」的約占1/10。有家長坦言,只因不希望子女重複灌輸模式,避免過早的競爭抹殺了孩子純真的天性,只好去摸索一條能保護孩子天性的教育之路。

6歲的小萱本應上一年級,她卻沒有像大多數孩子一樣背著書包上學,而是在媽媽的教導下,按照媽媽制定的計劃學習。

「因為孩子還小,每天的狀態都不一樣,好的時候就多教點,不好的時候不如讓她多玩點,這樣效率還高。」小萱的媽媽告訴記者,每天上午必然會教語文,現在以國學為主,10分鐘英語,一個小時數學,一共大概2個半小時,剩下的時間玩;下午練字,現在字也寫得不多,因為才開始不想讓她覺得太難。「我打算從明年開始,讓孩子去少年宮學一門樂器,慢慢培養她的其他興趣愛好。」

小萱的課本並沒有跟目前體制內小學的課堂同步,小萱媽媽為女兒選擇了一些國學教材,以及部分以口語為主的英語繪本教材。

而家住番禺的邱先生則是一個早教派,兒子今年讀三年級,他選擇半天在學校,半天在家的教育方式。邱先生告訴記者,小孩基本沒上過幼兒園,他本人是一名「全職爸爸」,在家教導孩子。在兒子3歲10個月的時候,已經背完小學1-6年級課本的唐詩宋詞,認字和拼音不成問題,數學教到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至於小學階段的英語單詞,基本已掌握。課外書籍則讀了《論語》,兒子已將第一篇的「學而第一」背完。正在上三年級的孩子,目前已開始著手準備小升初的試題練習。

邱先生的看法是,既然孩子對知識的吸收程度如此高,就沒必要讓他在學校裡浪費時間,學校的教學進度太慢了,會耽誤孩子。

初衷:體制內學校教學太呆板

試水在家上學,並不是小萱媽媽一開始的初衷。有兩個女兒的她,原本也跟大多數父母一樣,希望為孩子找個好學校和好老師。雖然並非本地戶籍,但是大女兒的求學路還算比較順利,交了四萬元捐資助學費後,讀上了一所公辦小學。但這公辦小學的教育並不能令小萱媽媽滿意,甚至還有點憂慮。

有一天,大女兒回來,很小心地問:一滴血能染多大一塊布?小萱媽媽馬上糾正她說:你胡說什麼呀?布是用染料來染的,不是用血。然後女兒就不吭聲了。「我發現自己的態度有點粗暴,就引導女兒說:你平時磕破了膝蓋後,流了血,然後會結痂,結的痂有多大就證明一滴血能染多大一塊布。」小萱媽媽說,誰知女兒聽完十分驚訝,「天啊,一滴血只能染那麼小一塊布啊?那我們學校有900多學生,每人一條紅領巾,而且學校升旗台還有一面大大的五星紅旗,那得用多少血才能染成啊?老師告訴我們,紅領巾和紅旗都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

「這樣的學校教育太呆板了,其實在小學階段,小孩子學習知識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我覺得學校未必能很負責地做到這一點。」小萱媽媽從大女兒反饋回來的學校教育情況,堅定了讓小女兒在家上學的決心。

現狀:真正付諸行動的家長僅一成

記者在網上查到多個「在家上學聯盟」Q Q群,並以家長身份申請加入了「廣州在家上學聯盟1群」,該群目前有408人。家長偶爾在群裡交流心得、討論課程設置、分享師資和課件資源,尋找在家上學的同齡孩子建立學習小組。

據記者初步統計,目前該群雖然有成員400多人,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僅有1/10左右。「很多人進來只是覺得好奇而已。」群主「官不聊生」告訴記者,她創建此群是為了讓更多關注在家上學的家長分享讓孩子快樂學習的心得。她透露,自己的孩子7歲,也是在家上學。「時間安排隨孩子的作息時間機動安排,1%是體制課本內容,99%是課外書。隨孩子興趣而學習,如孩子喜歡迷宮,就買迷宮方面的書或者玩迷宮遊戲;孩子喜歡英語,就引導孩子學英語。大人基本上是作引導,而不是像學校那樣填鴨。」

在「官不聊生」眼中,中國的教育已經淪落為學習知識並不是為了認知世界、改造世界,而是為了一份安穩的工作。「從小父母也都這樣教導我們:好好學習,將來找一份好工作。」

家長張先生是一名在家上學的堅定支持者。孩子上了一年幼兒園後,他就堅決地把她接回家裡自己教。最近,他在群裡聯繫了六七名家長,準備組織一個小聯盟,親自物色合適的教學點,由各有所長的家長輪流授課。他為孩子們設計的課程包括:誦讀經典、自理、勞動、守時守信守規、琴棋書畫茶瓷綢匠、食療養生中醫、運動、充分接觸社會和大自然等。

然而,群裡大多數家長還是對在家上學抱著觀望的態度。據在群裡「盤踞」了快一年的陳女士觀察,很多家長是既想在體制學校裡不落後於他人,又想在「在家上學聯盟」中吸取精華,讓孩子更快地超越他人。「有些家長把教育當成投資,如果是投資,你會如何去經營,需要的是正資產還是負債呢?萬一孩子達不到你的預期呢?有些家長這時候就開始焦躁了。」

其實在小學階段,小孩子學習知識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我覺得學校未必能很負責地做到這一點。———小萱媽媽

有些家長把教育當成投資,如果是投資,你會如何去經營,需要的是正資產還是負債呢?萬一孩子達不到你的預期呢?———家長陳女士

對話群主

「我們讓學習知識回歸初衷」

南都:為什麼選擇在家上學?

群主:體制教育已經明擺著是失敗的,但絕大多數父母不得不送孩子進去。而在家上學有成功有失敗,總可以博一博。在學校被管得服服帖帖的,出了學校,卻假惺惺說要有創造力、想像力,可能嗎?

關鍵是父母的思想轉變

南都:你做了哪些準備?

群主:為了支持孩子在家上學的「理想」,我們確實做好很多準備。教材、課外書等那是不必說的了,關鍵是父母的思想轉變,我們讓孩子不是為了高分而學習,而是為了興趣。讓學習知識回歸初衷:學習知識是為了認知這個世界,改造這個世界。

南都:小孩有什麼看法嗎?

群主:我的孩子是他自己提出來的。最近他還異想天開地說,以後想開辦一個學校,天天都放假。我說我們現在的在家上學就是這樣啦,少部分時間學習,大部分時間玩(其實在玩中也學了不少)。

在家上學有更多時間接觸社會

南都:會不會影響孩子人際交往?

群主:不會。一般是放學後,很多孩子來找他玩。所以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樣孩子很孤單,或許別人的孩子孤單,但我的孩子太擅長社交了,總是跟同齡人幾分鐘就玩成朋友。有一次我們群裡組織活動,我孩子跟一個群友的孩子就玩那麼一個下午,回家時竟然難捨難分了。

南都:集體生活也是小孩的必修課,如何讓孩子銜接?

群主:學校的所謂集體生活是假的刻意的,應該說在家上學的孩子接觸社會更多,更容易融入社會。倒是「象牙塔」出來的孩子,離開了父母就束手無策,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

因為體制學校的學生生活基本上是學校-家兩點一線,然後是寫不完的作業,幾乎無法接觸社會。在家上學有更多的時間到公眾場合,接觸更多的人瞭解更多的事。

南都:想過以後的升學出路嗎?

群主:打算在孩子讀大學時再回歸體制內的學校。很有可能直接到國外讀大學,不一定參加國內高考,或者直接忽略它。

相關

鄭也夫做客廣州教育大講壇:

中國學習德國教育分流模式有障礙

南都訊中國前12年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試機器?日前,廣州舉行首期廣州教育大講壇,北京大學教授鄭也夫作為主講人之一,圍繞中國教育病理的主題,分析了中國目前教育的現狀,並認為中國學習德國教育分流模式存在障礙,中國傳統社會有著明顯的家庭分流現象。

鄭也夫演講中認為,在中國受過12年中小學教育的人,即使進了哈弗耶魯等世界名校也不會獲諾貝爾獎,因為前12年的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得已經沒有了想像力和創造力,而只是一個考試的機器,「就好比讓一匹千里馬在原地拉12年的磨,讓它再跑它也跑不快了。」

鄭也夫認為,應試只是中國教育的病象與症狀,其本質是「軍備競賽」。如何緩解?那就是減少高考考生數量,較早分流。鄭也夫舉了德國的教育模式為例。德國採用三軌制,在小學四年級後學生分流成三種不同的中學:主體中學、實科中學、文科中學,各佔約1/3的比例。其中只有文科中學的學生才會走進大學,主體中學和實科中學的學生都會進入職業學校。德國的職業學校與讀大學沒有地位上的懸殊和優劣之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各得其所,反而出現了「高考」考生壓力小,熱門學科要排隊的現象。

鄭也夫也指出,中國要學習德國的教育分流模式還存在很大障礙,中國傳統社會有著明顯的家庭分流現象。

影響家庭分流的第一成因是獨生子女政策,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嬌生慣養是現在的態勢,這種社會氛圍影響著對孩子教育的明智選擇。二是中國的職業教育辦得不好,與高等教育地位懸殊太大。三是全社會各處都存在學歷競賽。例如,官員的研究生學歷中近2/3為在職研究生或黨校研究生,「這樣的研究生學歷含水分的比例很大的,官員群體學歷的暴漲,還是模仿古代功名科舉最易行。」

      責任編輯:慧动
村官160萬辦婚宴 豪車明星捧場      [2013-10-07]
元級潛艇:發動機啟動豎硬幣不倒      [2013-10-07]
故宮「甄嬛住所」2015年對外開放      [2013-10-07]
中方回應美日澳涉東南海聯合聲明      [2013-10-07]
天安門秘事:周恩來堅持留龍吻      [2013-10-07]
新疆塔什庫爾干發生4.0級地震      [2013-10-07]
習近平給民大附中學生回信      [2013-10-07]
四川德陽綿竹附近發生3.4級地震      [2013-10-07]
颱風「菲特」在福建沿海登陸      [2013-10-07]
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在天津舉行      [201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