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解讀三中 美對華輿論兩天大轉調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1-18]

【文匯網訊】就在兩天之內,美國輿論評判中國未來改革和發展方向的調門,從批評到讚揚,從負面到正面,出現了幾乎180度的大轉彎。

據中評社報道,數天之前,中共18屆三中全會的5千字公報發佈後,美國外交學界和媒體反應平平,甚至難掩失望之情,主要是覺得公報講的大原則空泛,除了成立國安委引人注目,美國人最關心的國企改革、金融開放著墨不多。

《時代》週刊網站13日刊登其在亞洲工作了16年的記者舒曼寫的文章,大標題言之鑿鑿:中國領導人錯失創造經濟歷史的良機,關鍵的共產黨會議結果顯示,北京看不到重大經濟改革的必要性。

美國國會眾議員、國會美中工作小組共同主席之一拉森當時就對公報裡少提國有企業改革表示失望。他對中評社記者說,希望盧財長和拜登副總統訪華時能多談市場化改革的積極意義,尤其是要對國有企業的扭曲市場的作用繼續表達關切。

兩天之後,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公佈,兩萬字60點改革內容,讓不少美國專家學者大跌眼鏡。15日美國主流媒體都在顯要位置報道中國放鬆「一胎化」政策,廢止勞教制度,承諾國有企業改革,加快金融領域開放。用的最多的詞是「包羅萬象」(sweeping)、「雄心勃勃」(ambitious)、「出人意料」(surprising)。

同樣是《時代》週刊,同一個記者,令人驚訝地寫出了調門完全相反的又一篇文章:中國經濟改革比任何人意識到的都要包羅萬象,誓言的改革比先前預示的更豐富,更有力。

正在北京訪問的美國財長雅各布•盧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後,以「雄心勃勃」來形容中國的改革議程。他說:「方向具有重大意義,但改革的特色與步驟也很重要。」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李成認為,這是中國20年來最市場化和最全面的改革一攬子計劃,尤其是推進司法獨立的具體步驟更令人鼓舞。路透社指出,北京宣佈30年來最大膽的一整套經濟和社會改革計劃,有助於驅除人們對中國領導人對改革興趣不大的疑問,顯示了習近平的控制力。

長期以來,西方媒體人習慣於透過固定的稜鏡看中國,很多時候觀察中國現象,如霧裡看花,隔靴搔癢,忽熱忽冷,左右搖擺。許多主流學者和記者至今仍是意識形態至上,常以美國的標準來看待中國的事情。以最新公佈的中國60點改革計劃為例,內容確如媒體報道的「包羅萬象」、「雄心勃勃」,但美國媒體當天連篇累牘報道的集中於兩件事:放鬆「一胎化」政策,廢止「勞改」政策。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15日一下午的新聞節目,不斷重播:中國「單獨」夫婦終於可以生二胎了,中國「臭名昭著」的勞教制度終於廢止了,並請人權活動人士連線點評。其它媒體也一樣,當天打開英文網站,滿屏說中國,說的主要就是這兩件事。雖說這確實是兩件重大的政策變化,媒體報道的總體調門是積極的,也有助於改善美國受眾對中國人權狀況的觀感,但媒體面對如此浩大精深的中國改革藍圖,只盯在這兩件事上,眼光未免太狹窄,思維未免太自我。

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改革,不僅將決定中國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方向與動力,也因中國的快速崛起勢必對全世界產生深遠影響。《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說,中國金融改革預示著全球經濟廣泛的變化。這種定義並沒有拔高,這也是美國政府出於自身利益,最關注中國金融改革與市場開放的原因所在。

中國改革是艱巨複雜浩大的工程,每一步改革的推進都會遭遇巨大阻力,中國改革進程必然還會堅持漸進主義。如果因為媒體一時的積極調門,而過份提高美國人對中國改革進度的期待值,到時候難免又會掉進從希望到失望,從熱情到灰心,從讚揚到指責的窠臼中。

改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特別策劃
      責任編輯:連檣
中共直面政改難題 三中全會展「大動作」      [2013-11-18]
全會有關「公平」改革的六大亮點      [2013-11-17]
全會民生改革十大看點應群眾期待      [2013-11-16]
美專家:全會改革案針對最重病灶      [2013-11-16]
專家:高層機構防改革「放空炮」      [2013-11-16]
「決定」起草歷時7個月 習近平任組長      [2013-11-16]
外媒稱改革藍圖透露中國將巨變      [2013-11-16]
一張圖讀懂三中全會《決定》      [2013-11-16]
央視將摘要播發三中全會《決定》      [2013-11-15]
三中全會後美政要接連訪華      [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