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經「嫦娥三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研究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
據新華網綜合報道,「嫦娥三號」將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各項測試結果正常,已完成全區綜合演練,發射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記者29日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瞭解,即將奔月的嫦娥三號力爭實現「零窗口」發射。
「零窗口」發射是指在一定長度的發射窗口時間內,緊貼窗口上沿即最優時間,分秒不差地實施發射。比如,發射窗口為5時至5時30 分,「零窗口」就是指5時整。在這個時刻發射,衛星無需中途修正就能進入預定軌道,同時又能在變軌過程中節省燃料從而為後續工作留下更多動力。
「『零窗口』發射,通過採用定時控制火箭點火的辦法實現,如果火箭不能準時發射,則要推遲,等待下一次發射窗口。」探月工程發射場系統副指揮長趙明說,決定「零窗口」發射的主要因素包括工程的任務目標、地日月運動規律及太陽對飛行過程中能源採集的影響、測控覆蓋能力、發射場區天氣狀況以及軌道環境等。
趙明說,「零窗口」發射對於發射要求很高,涉及工程任務的多個系統,因此,它的成功實施更體現了幾大系統的協同配合能力。
解讀
為什麼是西昌?只有這裡能發射大推力火箭
嫦娥三號衛星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目前,我國共有酒泉、太原、西昌三個衛星發射場,為什麼要選在西昌發射呢?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孫保衛說,在這次發射中,嫦娥三號衛星要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運行,這對火箭推力以及姿態控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使用大推力火箭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在我國3個航天發射場中,只有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具備發射這種大推力火箭的能力。
地理條件也是決定火箭發射的重要因素。「西昌地形為峽谷帶,地質結構堅實,也有利於發射場的總體佈局。」
此外,西昌還具備便利的交通。這裡既有成昆鐵路經過,又有可起降各種大型飛機的機場。
揭秘嫦娥三號
備200多預案風險依舊不小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在國防科工局舉行的嫦娥三號任務首場發佈會上表示,月球探測是非常複雜且高風險的工程。「儘管進行了大量地面模擬實驗驗證,但是對月球,尤其是著陸區的環境認識還不充分。」
李本正坦言,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嫦娥三號」做了200多個預案。但是,從這些數據來看,整個的探月活動風險還是很大的。
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
李本正介紹,這是我國在航天器上首次實現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大概飛到離月球表面100米高的時候,著陸器由變推力液體火箭發射器控制,通過各種光學、微波等敏感器測量,在月球表面百米高度上進行懸停和平移,以規避岩石和深坑等障礙,選擇最佳著陸點。這時,發動機會讓著陸器慢慢下降,直到離月面4米高度時發動機熄滅,著陸器以自由落體方式軟著陸在月球上。
「包裹式睡眠」對抗-180℃低溫
月球晝夜溫差大,月晝溫度可達130℃-150℃,而月夜的14天內溫度可降至-180℃至-160℃。「沒有太陽的時間很長,而著陸器和月球車都要靠太陽來發電工作,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說。對此,技術人員為月球車設計了可以伸縮的太陽能帆板,白天發電時展開,夜晚則收起來的「包裹式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