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人民論壇:中國夢是復興民族方法論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2-1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人民論壇》刊文:中國夢是民族復興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講話中深刻闡釋了中國夢的科學理論內涵,並將這一理論命題奠定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理論基礎之上,與各種錯誤思想劃清了理論界限。

從哲學原理的角度上講,中國夢不僅是一種奮鬥方向,也是一種理論形成的先決條件。這種理論的形成就是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頂層設計上的指導思想,形成我們在復興中華民族大業上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對世界觀和方法論終極意義的探索和解釋,是一種思想價值在精神、文化、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各種層面上的理論原理的確立。中國夢也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新表述,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進行頂層設計過程中形成的新的價值觀和思想體系,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孕育。

中國夢與空想社會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理論界限

中國夢從歷史唯物論出發,實現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理想與現實相結合,不僅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國夢」的命題,而且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空想社會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劃清了理論界限。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指出:「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1中國夢遵循歷史唯物論這一基本原則,不是脫離中國實際從主觀願望出發,描繪使「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它所選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通向共產主義的必經歷史階段,「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習近平強調:中國夢「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中國夢不是想入非非的「癡人說夢」,它是由特定歷史前提和現實國情決定的。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建立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之上,是對近代中華民族追求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歷程的深刻總結,是對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取得偉大勝利的經驗總結,是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持續探索,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礎,具有歷史必然性和客觀規律性。中國夢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理想與現實的統一。

基於唯物史觀的中國夢,建立在嚴格的歷史前提、歷史邏輯和「現實運動」基礎上,同空想社會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劃清了界限。空想社會主義者從唯心史觀出發,顛倒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邏輯關係,企圖用「理想」取代現實,借助發明一套完善的社會制度和社會改造方案,通過脫離現實的途徑來實現「烏托邦」的社會夢想,這種空中樓閣的主觀臆想根本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歷史虛無主義者置中華民族的歷史邏輯於不顧,任意解構歷史、假設歷史、割斷歷史,否認客觀歷史事實以及被實踐檢驗的真理認識,妄圖通過否定歷史來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樣做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夢與主觀主義唯意志論和形而上學獨斷論的界限

中國夢遵循歷史辯證法,堅持社會整體發展觀和歷史合力論,正確處理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辯證關係,與主觀主義唯意志論和形而上學獨斷論劃清了界限。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基本矛盾運動,貫穿於人類社會始終,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一旦形成,就形成一種現實作用力,影響並制約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實踐方式,從而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與自然環境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且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恩格斯晚年創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歷史合力論」,「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3唯物史觀是歷史唯物論與歷史辯證法的統一,歷史發展整體觀與歷史合力論的統一,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中國夢深刻地體現了這種統一性。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不斷夯實實現中國夢的物質文化基礎。」這一論述科學運用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原理,是在新的歷史境遇下對社會發展整體觀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他強調:「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4這裡集中體現並發揮了恩格斯的唯物史觀歷史合力論的科學思想,通過凝聚每個中國人的力量,形成合力齊心共築中國夢。中國夢與《共產黨宣言》所憧憬的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在本質上具有一致性、貫通性,「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5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自由創造、自由發展之夢,也是中華民族這個偉大「聯合體」之夢。

基於歷史辯證法的中國夢,建立在對社會基本規律,對自然、社會與人的辯證關係的科學把握基礎之上,與主觀主義唯意志論和形而上學獨斷論劃清了界限。主觀主義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從觀念出發來繪製社會發展藍圖,或寄托於「假大空」的唯意志論;或借助於上蒼的恩賜,以實現其虛幻的夢想。而中國夢則建立在全國人民齊心合力的集體創造,「不斷夯實實現中國夢的物質文化基礎」之上。形而上學獨斷論的理想觀、發展觀,割裂社會基本矛盾的辯證關係和社會發展的整體性,或片面追求經濟指標,造成不可持續的畸形發展;或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主觀片面地變革生產關係,導致生產力的破壞;或造成貧富兩極分化,實現的是少數人的奢欲之夢等。在歷史辯證法基礎上,這些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中國夢與唯心主義英雄史觀和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界限

中國夢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歷史創造主體與價值主體的統一,與唯心主義英雄史觀和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劃清了界限。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作為社會實踐主體,不僅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作為社會歷史創造者,既是社會創造主體也是社會價值主體,是勞動成果的創造者與享有者的統一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主體是人民群眾,其價值目標是為了人民的福祉。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鬥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6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所提出的中國夢是理想和現實的統一,不僅代表了中國人民「最近的目的和利益」具有現實性,而且「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具有理想性,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人民性。習近平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擴大人民民主,推進依法治國……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主心骨」,是實現中國夢的領導力量。中國夢的社會實踐主體和價值主體是中國廣大人民,是人民共創和人民共享的有機統一,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人民實現的中國夢,不僅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而且指向共產主義崇高理想。中國夢的提出是對《共產黨宣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繼承與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重要理論成果。

與此相反,唯心主義英雄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邏輯前提出發,從剝削階級利益出發,否認人民群眾是社會創造主體,抹煞人民群眾的偉大歷史作用,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造歷史的觀點。唯心主義英雄史觀必然導致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氾濫,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扭曲為滿足個人私慾的奢靡之夢,喪失崇高理想及時行樂的享樂主義之夢,脫離實際、脫離人民群眾的官僚主義之夢,敗壞風氣、欺人害己的形式主義之夢等。實現中國夢要求「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堅決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作鬥爭,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為黨和人民事業而奮鬥。」7中國夢與唯心主義英雄史觀、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社會之夢、人生之夢劃清了界限。

中國夢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的界限

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復興之夢與各國人民和平發展之夢、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中華民族偉大理想與人類崇高理想的辯證統一,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劃清了界限。

《共產黨宣言》指出:「隨著資產階級的發展,隨著貿易自由的實現和世界市場的建立,隨著工業生產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條件的趨於一致,各國人民之間的民族分隔和對立日益消失,無產階級的統治將使它們更快地消失。聯合的行動,至少是各文明國家的聯合的行動,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8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唯物史觀於165年前作出的科學論斷,依然具有重要理論指導意義。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特別是同其他發展中國家有著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發展任務、共同的戰略利益,使我們凝結成命運共同體。社會主義中國13億多人民致力於實現的中國夢,與各國人民期望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具有一致性。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於促進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同時呼籲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發展壯大,帶給世界的是更多機遇而不是什麼威脅。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9他在坦桑尼亞演講中也宣示:「中國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秉持公道、伸張正義,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富壓貧,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十經濟全球化打破了時空局限和民族分隔,改革開放的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民族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有利於佔領人類道義的制高點,贏得國際話語權,為實現中國夢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復興之夢與各國人民和平發展之夢、中華民族偉大理想與人類崇高理想的辯證統一。

中國夢具有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辯證統一的文化特質和價值取向,彰顯出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的根本性區別。當今世界,國際安全風險呈現出多元化、複雜化趨勢,美伊戰爭結束後恐怖襲擊不斷,阿富汗戰亂頻仍無休無止,利比亞內亂未已動盪不安,敘利亞內戰愈演愈烈,阿拉伯國家顏色革命社會動盪險象環生,美國重返亞太步步緊逼、圍堵、遏制中國等。它們為了實現一己之私的霸權主義之夢,不惜用各種手段撕碎、踐踏世界人民的和平發展之夢,致使千萬無辜百姓死於非命,造成無數家庭悲劇、民族悲劇。中國夢與美國夢絕然不同,美國夢以個人主義為核心,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秉持的是我贏你輸、我興你衰、我得你失「零和」博弈的利己主義原則;中國夢則建立在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基礎上,奉行的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造福人類的集體主義原則。

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的中國夢具有極其豐富的科學內涵,繼承和發展了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偉大的中國夢與世界人民的和平發展之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致力於把中國的機遇化為世界的機遇,把世界的機遇化為中國的機遇,必將譜寫出造福中華、惠及全人類的偉大歷史新篇章。

中國夢的歷史航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用人民的力量凝聚改革的共識,使中國人民的大團結匯聚成科學發展的正能量,使之成為一個時代的力量,時代的精神,時代的方向,最終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

(作者為武漢紡織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註釋】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頁。

247習近平:「在第十二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光明日報》,2013年3月18日,第1~3版。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頁。

56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頁,第65頁,第50頁。

9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光明日報》,2013年3月24日,第2版。

十習近平:「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的演講」,《光明日報》,2013年3月26日,第2版。

      責任編輯:賀頓
蔡名照:中國夢正發揮巨大感召力      [2013-12-08]
習近平中國夢論述摘編出版      [2013-12-03]
外媒熱議中華民族復興進程指數      [2013-11-25]
發改委:中華民族復興指數達65.3%      [2013-11-22]
「中國夢」郵票一周漲4倍      [2013-10-08]
金正恩賀中國國慶 首提中國夢      [2013-10-01]
習近平:為實現中國夢凝聚有力道德支撐      [2013-09-27]
豫一小學將「中國夢」列入收費項      [2013-09-16]
泛珠媒體達成《貴陽共識》 將攜手共築中國夢      [2013-09-05]
江澤民之子談中國夢:甘坐冷板凳      [201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