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27日,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發佈《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藍皮書)。其中援引國家審計署提供的數據和材料稱,地方干涉使審計工作時常受阻,每年審計署僅能審計10%的審計對象,有些單位從未接受過審計。報告還梳理案例稱,網絡反腐中落馬官員近半系艷照、情婦舉報導致。
地方干涉 審計時常遇阻
據南都報道,國家審計被喻為「反腐敗利劍」,然而,這把利劍在履行職責中也遇到了諸多困難。藍皮書援引審計署提供的材料稱,每年審計署僅能審計10%的審計對象,有些單位從未接受過審計。對大案要案展開審計時,審計機關時常遭遇隱瞞、拒絕提供材料、銷毀證據或提供偽證等行為。
藍皮書將「地方保護影響」列為國家審計履行反腐職能面臨的首要挑戰。根據1982年的《憲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審計機關由地方各級政府成立,實行對地方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的雙向負責制。然而,在現實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對審計工作干涉過多、過廣、過深」,致使審計工作無法保持獨立性。
作為反腐重要環節,國家審計目前還面臨基層審計人員、經費不足等較突出問題。藍皮書稱,擁有全國約80%審計人員縣級審計機關中,相當部分是安置性人員,有些基層審計機關在食、住、行方面不得不依靠被審計單位,增加了其自身的廉政風險。
網絡信息助「開門辦案」
2008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主動借助網絡信息「開門辦案」,各地紀委上網查案件線索日趨常態化的同時,網絡「案源」也提升了紀檢查案進度。
藍皮書課題組選取近五年的39起典型網絡反腐案例分析得出,廳局級和縣處級幹部被曝光人數最多,鄉科級幹部雖人數較少,但被查處時間最短,平均僅需2天。
網絡反腐的舉報線索,則主要集中在生活作風、奢侈消費、弄虛作假等方面。因艷照、情婦曝光致落馬官員的比例高達48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