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讓農民成為體面職業……12月24日,從新一屆領導集體悉數參加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傳出大量讓人心暖的詞句。按計劃,中國農村5年內完成土地確權。未來,當農民將更受尊重,也將有更好的收益。
據人民網報道,同在24日,幾大新聞網站同時推薦了2013年11月號《文明》雜誌。通讀本期雜誌7篇新一屆領導集體特稿,不難發現:他們要麼出身農家,要麼當過農民,或與農民關係密切,他們跨過黃土高坡的溝溝壑壑,趟過鳳陽農村的田埂地頭,在東海風浪中打過魚,在東北大地上種過莊稼……並最後在中南海會合。
因為經歷,他們身上有著濃重的三農情懷,與農村、農業、農民有著不可割捨的情緣。曾經,他們在田埂上思考國家未來,而今,他們在中南海裡眷顧莊稼。而這不是一種簡單巧合。
習近平: 陝北的老鄉們對我幫助最大
據一位參會者回憶,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描寫農村和田園風光的詩句,並熟稔農事諺語,隨手拈來。足見他對「三農」的熟知和親近。
中國農村常有他的腳步。2013年元旦前夕,履新總書記剛一個半月,習近平即來到河北阜平龍泉關鎮駱駝灣等村看望困難群眾,並品嚐蒸土豆。4月9日,他在海南亞龍灣蘭德玫瑰風情產業園考察,對「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種植經營玫瑰花、示範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做法表示肯定。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他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村考察,摘了柚子,叫了「大姐」,看了豬圈。全會後,他到山東臨沭縣曹莊鎮朱村「老支前」王克昌家看望,對老人說:「請你批評指正……」
外國農家也是他愛去之地。除了愛踢足球,能開拖拉機,這是習近平留給世界的又一印象。
6月3日,哥斯達黎加,習近平走訪當地農戶薩莫拉一家時說,我當過農民,曾在農村基層工作多年。到後來在縣、市、省、中央工作,我經常去農村,同農民見面,瞭解他們的溫飽冷暖和喜怒哀樂。
去年2月16日,參觀美國考察艾奧瓦州金伯利農場時,他步行前往農場糧倉進行實地考察,參觀和實際操作了農場聯合收割機、播種機、拖拉機等大型農機用具。同日,在中美農業高層研討會上,習近平提到自己「對農業深有愛好」。他分析了自己對農業、農村、農民都有深厚感情的原因——
曾經在中國西部的一個省當農民當了7年,並且做了一村之長。之後又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或專門分管過農業工作,或領導全面工作也重點領導過農業工作。因這些經歷,他熟知中國的西北農業、華北農業、山區農業、閩南農業、現代農業、都市農業,等等。
他所提到的7年,是1969年至1975年。1968年12月,16歲的習近平前往山西延安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當了一名普通農民。新華社特稿報道,那些年,習近平幾乎沒有歇過,種地、拉煤、打壩、挑糞……什麼活兒都幹過,什麼苦都吃過。在鄉親們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麥子走10里山路長時間不換肩的習近平,是個「吃苦耐勞的好後生」。「幹活不惜力」、「有知識、點子多」的他,逐漸贏得鄉親們的信任,不但入團入黨,還擔任了大隊黨支部書記。他曾坦誠地說,在他的一生中,對他幫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輩,一是我那陝北的老鄉們」。
此外,習近平的博士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2001年12月),關注的也為農村問題,論述了當時農村市場經濟體制發展中面臨的難題及解決方式。他還著有《現代農業理論與實踐》(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一書,等等。而其發表的農業相關論文更多。
2006年12月1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刊發《政者需要學與思》,引用了《左傳》中的「政如農功,日夜思之」。用農事比喻從政,足見習近平對政農相通的深刻體會。
李克強:在幾十年前我就是農民
李克強總理的目光常在「三農」。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他去了黑龍江省撫遠縣,查看農田深松情況,登上駕駛室與農機手攀談,詢問購機補貼情況。2月4日,他到內蒙古興安盟考察,坐在村民家的炕頭上與村民們拉家常、話脫貧。1月5日,他與來自最基層的18名鄉村醫生座談結束時,側身說「請『最美鄉村醫生』(身患殘疾的周月華)先走」。
他的志向是給農民打工。今年2月3日,農曆小年,時任副總理的他,在內蒙古包頭火車站候車室看望返鄉農民工,他說:你們為了過上好日子,在外打工不容易。我也當過農民,懂得你們的辛勞。我在政府工作,也是給你們打工。
他關心農民的願望。3月17日,履新總理的第一次答記者問上,李克強提到,我在農村調研的時候,經常和農民聊天,他們在談到對未來生活的願望時,不少人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表達,說是希望過上和城裡人一樣好的日子。他強調,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必須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他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曾是農民。9月10日,在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這位總理專門提到,我並不想把「總理」和「農民」這兩個崗位做貴賤之分。在幾十年前我就是農民。當年我當農民的經歷對我今天擔任總理的職務受益匪淺。我也相信,這個會場建築中心的管理者,如果他有「刷馬桶」的經歷,會把這個建築群管理得更好。
他也曾是知青。新華社報道,「文革」期間,安徽鳳陽是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1974年3月,李克強到該縣大廟公社東陵大隊插隊。白天下田勞作,夜晚挑燈夜讀,他在那裡深深瞭解了什麼是貧困和飢餓,其吃苦耐勞的品格和才幹,深得鄉親們的擁戴,不久便擔任了大廟大隊黨支部書記。以至多年後,那裡的老鄉們還念念不忘他,稱讚他「要求別人做的自己總是先做。很善良,當大隊書記,從不整人,不欺負人」。
《文明》雜誌述評稱,從中國農村最基層到中國著名高校北京大學,到共青團中央;從主政全國人口最多的農業大省河南到「共和國長子」工業大省遼寧,到進入中共中央最高領導層,一路走來,李克強的統籌、決策能力不斷提升,積累了豐富的從政閱歷和理政經驗。
他的博士論文《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榮獲中國內地經濟學界最高獎項——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論文獎,其中重點談到「三農」話題。
其他領導人:善於跟農民交朋友
據新華社特稿、《文明》雜誌特稿及公開資料顯示,新一屆領導集體中的其他領導人,也都與「三農」有緣。
張德江生於遼寧省台安縣,1968年從吉林省長春市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羅子溝公社插隊,屬於被稱為「老三屆」的知識青年。1996年,他主政農業大省吉林時,曾冒雪來到全國糧食狀元縣農安縣訪問農戶,現場承諾「絕不允許出現糧食豐收、農民減收的情況。保護價政策要繼續堅持」。
俞正聲關心農民工。2009年,其時任上海市委書記,談到農民工,他說,外來農民工不僅是上海發展的建設者,也是許多郊區農民通過房屋租賃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重要來源,關心外來農民工、支持他們穩定就業,也是在促進上海本地農民增收;妥善安排好農民工的生產生活,也是為全國作貢獻。
劉雲山善於「跟農民交朋友」。祖籍山西忻州,出生在古稱敕勒川的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右旗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學習、成長都在內蒙古自治區這個邊疆省份。參加工作之初,他在農村學校做過教師,在農村參加勞動鍛煉。1975年至1982年,劉雲山在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當了7年「農牧口」記者。他1981年采寫的《夜宿車馬店》,反映了改革開放後農牧民「豐收的喜悅」。
王岐山作為知青曾在延安插隊,與當地農民結下深厚的友誼。此後,雖然歷經多個工作崗位,他始終心繫農村、農業和廣大農民。上世紀80年代初,他進入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擔任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首任主任,參與農村改革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並爭取到3億美元的世界銀行長期優惠貸款,為探索中國農村改革提供資金支持。
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張高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本身就是個苦孩子,我的責任是恪盡職守做好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全心全意服務。」1946年11月,張高麗出生在「東海邊上的小村莊」福建晉江東石潘徑村。他的祖輩都是當地貧苦的農民。他的親兄長現在還在農村,還是農民。
至此,便不難理解,為何中央領導集體在中南海裡如此眷顧莊稼與農戶。一方面,一個人最寶貴的青春時光獻給的地方和領域,總是帶著一份情結。另一方面,同農民交朋友是我們黨的傳統,而他們繼承了這一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