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2013年6月,經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對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立案檢查。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中央紀委查實了倪發科的受賄問題,其收受大量玉石,占受賄總額近八成的事實也浮出水面。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9月底,倪發科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玉石,色澤溫潤,晶瑩剔透,歷來深受人們喜愛。古人常把君子之德和玉石品質相提並論,更是提升了玉石的文化內涵。
然而,對於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來說,玉石映照出的不是他的君子之德,而是在縱好圖利驅使下的腐化墮落軌跡。一塊塊精美的玉石,如今卻成了他一筆筆受賄的鐵證。
玩物喪志:從癡迷愛好到放縱圖利,他淪為慾望的「俘虜」
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為禍。」對於黨員領導幹部來說,愛好是把雙刃劍,既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也會玩物喪志、因好致害。
倪發科2008年擔任安徽省副省長後,分管國土資源工作,未經組織審批同意,就擔任了省珠寶協會名譽會長,接觸上了玉石,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到了瘋狂的地步。
「玉石是身份的象徵,集文化藝術價值、現實價值和收藏價值為一體,玉能養人,人能養玉,經常與玉接觸能促進玉與人的物質交換。」說起玉石,倪發科頓感精神,眼睛發光。
在賞玉、玩玉的需求感和滿足感的驅使下,倪發科不能自已:看電視、看書,玉不離手;穿得多時,脖子上還要戴上一個玉石掛件;每到週末,把喜歡的玉石玉器鋪開,一件一件欣賞;每隔兩周,給精品玉石玉器逐一打蠟、上油;到外地出差,再忙也要擠時間到當地的玉器市場或商場看一看,甚至藉機繞道到玉石產地和玉石市場;隨身攜帶小電筒、放大鏡,到商場、古玩城檢驗自己的賞玉水平,在與玉石老闆的交流中,享受當專家和被認同的快感。
倪發科還喜歡「斗玉」,常約上幾個玩家,各帶幾塊好玉,一起欣賞,比比誰的玉好。此時的倪發科,已全然忘了自己是高級領導幹部的身份和該有的自我警醒、自我約束。漸漸地,倪發科玩得越來越出格,越來越放縱。
倪發科鍾情於玉石,不止於愛好,更因為他深諳其價值。他說:「玉石滿足了我對它現實價值的貪慾感和對收藏價值的期盼。好的玉石玉器資源稀缺,不可再生,物以稀為貴,給後代留些有價值、有文化藝術品位的優秀作品和財富,遠比留其他錢財更安全,也更有價值和意義。」
蒼蠅專叮有縫的蛋。一些老闆早就覬覦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就怕你沒愛好。安徽首礦大昌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吉立昌等老闆就一次次投其所好,為其買單。而倪發科明知玉石價值不菲,卻照收不誤,對好的和田玉更是來者不拒。
在這些老闆中,吉立昌給倪發科送玉石玉器最多,價值也最高。
2011年春的一天,與倪發科已「深度」交往多年的吉立昌來到倪家「匯報」工作。看到吉立昌腰上掛著一個玉石手把件,倪發科就讓他取下看看。把玩了幾下,倪發科說:「這個手把件品相一般。」從中嗅出一些「意味」的吉立昌連忙說,家裡還有3塊新疆朋友送的玉石籽料,可以拿來請他鑒賞一下。
很快,吉立昌回家將3塊玉石籽料送到倪家。「不錯、不錯,是和田玉籽料。」倪發科摩挲著玉石說。「倪省長要是喜歡的話,就送給你了。」倪發科客氣一下,就收下了。
此後,兩人經常在一起談論玉石。因為吉立昌對玉不太懂,倪發科就專門介紹一位玉石專家與他認識。2011年5月的一天,倪發科讓吉立昌和玉石專家一起去新疆買玉,吉立昌心領神會,就聯繫玉石專家一起飛到烏魯木齊。吉立昌回合肥後將購買的玉石全部拿到倪發科家中,讓倪挑選。最終,倪發科選了1個帶木底座的玉擺件、3個手把件、2個玉掛件和2條籽料手鏈,價值約50萬元。
2011年6月,吉立昌和玉石專家再次前往新疆,買了20多塊籽料,花費約100萬元。送到倪家中後,倪發科細細把玩、鑒賞之後,全部收下。
2012年5月,吉立昌到烏魯木齊辦完事後專程繞道和田買玉。他這次買了一個長約七八厘米、寬約六七厘米,橢圓形,全身包紅褐色皮的籽料,價格95萬元,還買了大大小小的其他一些籽料。回合肥沒幾天,吉立昌就將這些玉石拿到倪發科家中,那塊價值95萬元的籽料讓倪發科愛不釋手,首先被選中。這一次,倪發科從中挑選了總價達350萬元的玉石。
給倪發科送玉較多的還有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負責人黃某某。
2010年上半年的一天,黃某某到倪發科家裡看望,聊天中得知倪對玉石很有興趣,馬上表示,下次來帶一塊送給倪欣賞。隨後,他就來到合肥市一家玉器店,花16萬元買了一塊雕刻好的玉石手把件。倪發科沒推讓就收下了,還說:「這塊玉石白度不夠,我更喜歡白度好的原石。」黃某某明白倪發科的意思,就說下次再幫著找找看。
過了一段時間,黃某某去另一家玉器店買了一塊和田玉原石,白度較好,扁圓形,購買價格16萬元。倪發科這次表示很滿意。
不僅玉石玉器,對於字畫,倪發科也照收不誤,因為他懂得「字畫有一定價值,可以留給下一代」。從上世紀90年代起,他就開始收受字畫,並一直延續到案發前。專案組從其家人處扣押的字畫有90幅之多,其中,2003年至2007年,僅收受黃某某所送名家字畫就達15幅。
玉本無瑕,奈何貪慾作祟。表面看,倪發科似乎是「栽」在了玉石上;然而,根本上還是私慾膨脹,他被自己的貪慾所「俘虜」。
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倪發科接受了吉立昌、黃某某等老闆送的大量好處後,原則、底線被拋在一邊,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為他們牟利。
為了吉立昌公司的發展,倪發科放下副省長的「架子」,和其一起跑環評、項目審批手續,為吉立昌實際控制的公司挪用國家下達的保障房用地指標,幫助其以低價購買鐵礦探礦權。
對於另一個「信賴的朋友」黃某某,倪發科屢次違規四處打招呼、施加壓力,幫助其更改項目規劃、調整容積率、逃避處罰等,使其從中獲取巨大收益。
除了收受吉立昌、黃某某的巨額賄賂,倪發科還接受丁某、鄭某等個體老闆給予的支付旅遊費用、免費裝修房子等好處。作為回報,倪發科為他們公司的房地產開發等項目濫用權力,當「掮客」拉關係,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落實用地指標,等等。
此時的倪發科,手中的權力已經成為這些不法老闆謀取非法利益的「開路斧」、「搖錢樹」。他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迷失方向:從激情幹事到沉溺享樂,他一步步走向歧途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倪發科為玉石、字畫等「雅賄」所擊潰,被熏心物慾所擒獲,折射出當前腐敗現象的新手段和新特點。倪發科的落馬,也為領導幹部面對紛繁的物質誘惑,面對奢靡、享樂之風,如何把握住自己,敲響了警鐘。
—在追求享樂中,理想淡化了,信念滑坡了,人生目標轉向了。
倪發科1954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他從下鄉知青、安徽生產建設兵團班長幹起,一步步走上副省長的崗位,用他自己的話說:「走過來不容易。那時有一種理想和信念支配著自己,激發出熱情和激情,為黨和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倪發科說,自己在副省長任上的前兩年工作還是很積極的,後來感到自己年齡大了,快到點了,提拔沒有希望了,再加上受到一些消極現象的影響,思想隨之發生了變化,將重心從工作轉移到為退下來的生活做準備。「過去幾十年是為別人活的,現在到了該為自己活一把的時候了。」
「思想上的變化導致我的人生目標追求隨之發生變化,由過去追求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到追求個人享樂、攀比奢靡消費。看到別人出入高檔消費場所,喝名酒、抽名煙,請客送禮一擲千金,我也認同並將其看成是社會普遍現象。」倪發科說,他選擇收取、欣賞玉石作為自己的享樂,是因為「玉石是新型的高檔商品、特殊商品,一塊上萬、幾十萬的都有,絕對是高消費、奢侈品」。理想信念滑坡是最根本的滑坡,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倪發科的價值觀變了,人生追求的目標變了,必然把時間和精力用於培養這一興趣愛好上,由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追求享樂中,底線失守了,防線衝垮了,權錢交易成為尋常事。
「人生目標追求轉向後,導致權力觀也發生了變化。」倪發科覺得,自己這麼多年培養的民營企業家好多都是億萬富翁,既有成就感,又有失落感。「他們知道我收藏玉石,就投我所好。吉立昌送我石頭最多,他的礦後期效益非常好,也很有錢,對他來講買點玉石只是毛毛雨。我拿了他的好處後,順其自然地想到為他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倪發科說,他被喜好沖昏了頭腦,吉立昌和黃某某最初給他送錢送物,也曾被他拒絕。後投其所好,改送玉石,他便難抵誘惑,並作為一種樂趣和慾望來享受,從而越陷越深。
「我也知道這是權錢交易。」倪發科說,但他認為玉石、字畫比現金高雅、文明、隱蔽,披上愛好的外衣,更能掩人耳目。玉石、字畫物小價高,保值增值,易保管,易隱蔽,即使被人發現,「玉石無價,無法認定。懂的人知道你有這愛好,不懂的人也不知道什麼價錢」。
吉立昌為什麼給倪發科送玉石?我們還是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說的吧:「我是外地人,在安徽辦企業開礦不容易,企業的許多方面都需要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比如安監、土地、稅收、治安等方面,都需要政府關照。與倪發科搞好關係,就是想靠上這棵大樹,為我們企業提供保護。」吉立昌的自白,道出了他給倪發科送玉石的動機。權錢交易,使倪發科一步步墜入犯罪的深淵。
—在追求享樂中,老闆成為「親密」的朋友,勾肩搭背,不分彼此。
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應有道。對領導幹部來說,親商、安商,優化發展環境,是職責所在,但必須堅持原則,公私分明、不能逾矩,如果跨越界限,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則早晚要出事。
倪發科與很多老闆過從甚密,甚至達到了不分你我、「親密無間」的地步。這些老闆出入倪發科家,如進「菜園子」,想來就來。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不是去辦公室,而是進他家門商討、「匯報」。
比如吉立昌,倪發科與他特別「投緣」。兩人交往密切,經常在一起吃飯、出遊。一次,倪發科應吉立昌的邀請,去吉家吃羊肉餃子。吃完飯後,吉立昌讓倪發科看他珍藏的籽料,倪發科順手就挑了3塊較大的帶回家。倪發科擔任副省長後,吉立昌還專門安排一輛汽車和一名司機,隨時為他服務。而倪發科則用得安之若素、「心安理得」。
不僅倪發科自己與老闆「親密」接觸,他的家人也和老闆們「深度」交往。因此,老闆們不僅給倪發科行賄,還給他的家人送禮。他收受賄賂中的一部分,就是通過其家人代收的。
沉痛的教訓讓倪發科認識到:「領導幹部與老闆之間還是保持一定距離比較好,不要互相走進對方的生活。」
—在追求享樂中,貪婪擊退恐懼,誘惑侵蝕理性,僥倖心理讓他失去一次又一次自我挽救的機會。
在接受組織調查時,倪發科曾經抱怨:「如果組織上早提醒或早處理我兩年,我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也不至於這麼大,自己犯的錯誤也不至於這麼嚴重。」然而,當他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舉動,後悔的是,自己一次又一次失去自我挽救的機會。
倪發科收受大量玉石、字畫後,自知價值太大,內心也曾彷徨、恐懼過,但最終還是貪婪擊退了恐懼,誘惑侵蝕了理性,他沒有主動認錯改錯,而是處心積慮規避調查,掩蓋錯誤。
早在2005年,安徽省委巡視組到六安市巡視時,聽聞風聲的倪發科便要求黃某某把他送的幾幅字畫先拿回去,兩年後,倪發科居然又把字畫要回。2012年7月,倪發科得知可能被調查,於是將部分玉石退還給了吉立昌,兩個月後以為調查停止了,不僅收回了之前退的玉石,而且「忍不住」又順手收了3塊大的玉石。在得知組織調查後,他將收受的大量貴重物品轉移到了13名親友處,而且考慮到關係親疏,將價值高的玉石轉移到最親近的人那裡。同時,擔心其大量收受玉石問題暴露,倪發科還向吉立昌提出以吉的名義辦個玉石展示館,將其收受的玉石轉移到展示館托管,使其貌似「物歸原主」,企圖逃避黨紀國法的追究。
「現在,腸子都悔青了。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決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倪發科痛悔莫及。
然而,人生沒有如果,人生也不可能重來。倪發科的後悔,為時已晚。
理想信念動搖、思想防線崩潰,縱情享樂、私慾膨脹,玩物喪志、自甘墮落,最終深陷腐敗泥潭—倪發科帶給我們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深刻認識到,享樂主義盛行,不僅腐蝕幹部、損害形象,也危害公信、敗壞風氣;不僅弱化黨自身的凝聚力,也消解著社會的「精氣神」。任由其蔓延而得不到有效遏制,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就會像一把無情的刀割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深入開展,每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務必對照倪發科這個反面典型,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努力做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