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習近平從2012年11月15日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至2013年12月末的400餘天時間裡,共用了39天,進行了14次國內考察調研,遍及全國1/3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七大軍區。
據《瞭望》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作為一個領導集體,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集體領導體制。從決策理論和實踐看,集體領導體制在充分共享信息的信息結構與充分民主決策的民主結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其中,集體調研作為降低信息不對稱性的一項重要機制,是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委員為瞭解實際情況而親身深入全國各地基層,通過實地查看或邀請瞭解實際情況的人進行座談的工作機制。
黨的總書記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的「班長」,帶領「一班人」堅持集體領導體制,實行民主集中制,其中一項重要的機制就是,帶頭深入地方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帶頭問計於人民,充分體現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這已經形成了一個集體領導體制的機制,也是保證決策正確的信息來源和基礎。此可謂「踏遍青山,問計人民」。
具體而言,一是「真知來自於實踐」,真理是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二是「政策來自於群眾」,正確的政策是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三是「創新來自於基層」,改革創新是從基層中來再到基層中去。由此就構成了中國獨特的決策機制,制度化地使調查研究成為最主要的社會實踐活動、與人民緊密聯繫、與地方交流互動的「三位一體」,並為創新理論、集中民智、改革創新提供了宏大的歷史舞台。
根據新華網、人民網等公開報道提供的信息統計,習近平從2012年11月15日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至2013年12月末的400餘天時間裡,共用了39 天,進行了14次國內考察調研,遍及全國1/3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七大軍區,也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傳遞了重要信息,代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一班人」,帶頭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顯示了極大的政治透明度。從調查研究的具體情況看,可歸納為五個主要特點。
統籌全局
全面推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工作。
其一,在治黨方面,習近平於2013年7月到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並於9月參加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他指出,「要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鬥性,使各種方式的黨內生活都有實質性內容,都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堅決反對黨內生活中的自由主義、好人主義。黨內生活要交心,黨內同志要做諍友、摯友」。
其二,在治國方面,14次考察調研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多個主要領域,與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相一致。
其三,在治軍方面,習近平作為中央軍委主席,在全國各地考察調研的同時有9次深入解放軍及軍隊院校和武警部隊,足跡遍及7大軍區,8次明確強調「強軍目標」和「提高履行使命任務能力」。
2012 年12月,習近平在廣州戰區考察調研時繼中國夢之後又首次提出「強軍夢」。他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必須牢記堅決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會首次將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國總體改革的大佈局之中。
銳意改革
以「全面深化改革」為重中之重。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第一次地方調研就選擇了廣東,到「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以「黨的十八大向全黨全國發出了深化改革開放新的宣言書、新的動員令,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此後,又有7次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進行調研,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獲取調查研究的第一線和第一手信息。
習近平在湖北考察時特別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他還提出了最具爭議的又是非常緊迫的6個重大問題,並就改革議題徵求各方面意見。
情系人民
堅持以改善民生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
14次考察調研中,有6次明確強調改善民生。在考察國家重點貧困縣河北省阜平縣時,習近平深入困難群眾家中,詳細詢問他們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取暖的煤炭夠不夠,小孩上學遠不遠,看病方便不方便。
2013年5月,習近平到天津就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專題調研。他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要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在湖南湘西,習近平深入苗族貧困村看望鄉親們,同大家一起商量脫貧致富奔小康之策。他強調:「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裡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力促創新
以科技和制度創新驅動經濟社會全面轉型升級。
在海南,習近平強調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要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新路。
在中國科學院考察時,習近平與中國傑出的科學家們討論如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如何增強科技創新活力,他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要結合實際堅持運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經驗,積極回應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活力,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在遼寧,習近平深入老工業基地,具體指導他們如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14次調研中,每次都明確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身先垂范
帶頭實踐求真務實、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
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踏遍青山,深入地方基層開展實地調查研究,問計於人民。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末,十八屆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共進行國內考察調研38次,遍及全國六成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特別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除習近平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也分別前往各自聯繫點,李克強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張德江到江蘇省,俞正聲到甘肅省,劉雲山到浙江省,王岐山到黑龍江省,張高麗到四川省,深入鄉村、城市社區、企業和政府部門,直接聽取廣大幹部群眾意見和建議,具體指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為全黨作出了表率。
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其他同志根據分工分赴全國各地,開展調查研究,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稿起草聽取意見建議,對形成正確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