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體育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首支華人車隊出戰法國勒芒耐力賽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1-26]    我要評論
     

程飛渴望挑戰世界難度最大的賽事。

【文匯網訊】(記者 梁珊珊、肖晶 實習記者 鄭艷方 武漢報道)在由西方人長期強勢主導的體育運動項目中,華人的突圍,相比中國體育傳統的優勢項目,引爆著國人更高的興奮點。就像李娜問鼎澳網,這座冠軍獎盃在整個國家的熱血沸騰中已不僅僅是她的個人成就,而承載著太多的民族情緒。這樣的明星效應,也讓我們見證了一項西方運動以及背後的產業,在中國從水土不服走向日漸普及的可能性。

今年6月,世界最著名的三大汽車賽事之一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將在法國舉行,首支全華人車隊將在世界頂級汽車賽事中亮相,與歐美選手展開角逐。本報獨家對話車手程飛,向讀者揭秘華裔小伙的賽車之路和勒芒賽事的看點及魅力。

勒芒24小時耐力賽同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F1)、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 (WRC)並稱為世界最著名三大汽車賽事,自1923年起每年在位於巴黎西南200公里的小鎮勒芒舉行。比賽一般從第一天的下午四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次日的下午四點,歷時24小時。每部賽車由3名賽手分別駕駛,以及採用換人不換車的方法,所有的加油、換胎和維修時間都包括在24小時以內。最後,行駛里程最多的賽車獲勝。

程飛,是一名在出生於湖北武漢的華裔車手。去年12月9日,程飛和同為華裔車手的董荷斌所代表的OAK車隊獲得勒芒亞洲系列賽馬來西亞站的冠軍,並憑借四站的總成績一舉拿下2013年勒芒亞洲系列賽冠軍,獲得參加今年法國勒芒總決賽的資格,他們的車隊將成為出現在勒芒總決賽上的首個全華裔車隊。

衝擊勒芒總冠軍

「今年6月,OAK車隊將組建一個全華班,由三名華裔車手參加法國24小時勒芒賽。」程飛透露,如無意外,董荷斌、程叢夫將與他一同組隊出戰勒芒總決賽。

由於勒芒24小時耐力賽換人不換車,隊友之間的默契配合就異常重要。三名華人車手不僅在賽場上多次並肩作戰,彼此之間也是非常親密的朋友。程飛說三人私下裡幾乎每天都會微信聯繫,交流的話題也不局限於賽車,共同的文化背景讓他們更加投緣和默契。

「我們華裔車手在技術上並不輸給外國人,去年的勒芒總決賽,有不少參加過F1的車手參加比賽,今年相信也會很多。我在比賽中,贏過這些車手,作為職業車手,那怕對方開過戰鬥機,我的信念,也是戰勝他。」這次參賽,程飛和隊友的目標非常堅定,「我們這支華人車隊的目標就是在勒芒總決賽中奪冠,讓歐美車手記住華人車手的衝勁。」

賽車的煉獄

勒芒環行跑道全長13.5公里,其中絕大部分是封閉式的公用高速公路,賽車在其2/3的路段上時速達370km/h左右,在跑道上有一段約6km的直路,賽車在這段路上飛速駛過,速度達到390km/h,甚至比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客機 ——協和飛機的起飛時速還要快。車手們在24h的比賽中,在這段路上行駛要用6h,緊張得令人感到窒息,哪怕是稍有疏忽,後果都不堪設想。這段路對車輛也同樣是最嚴酷的考驗,發動機拚命地嘶叫,彷彿是要從底盤上掙脫開來,要從機器罩下竄出似的,輪胎也好像是被火爐烤得要爆炸一樣。

多次獲得過勒芒大賽冠軍的法國車手波斯卡科洛曾說過,如果不打算參加勒芒車賽,就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賽車手。勒芒賽事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艱苦的汽車比賽,對汽車的性能和車手的耐力都是極大的考驗,而且比賽的危險性也極高,被稱為賽車的煉獄。它像惡魔一樣令人生畏,也像磁石一樣吸引著賽車手。

同許多賽車手對F1的嚮往不同,在程飛心中,勒芒總冠軍才是他的終極職業目標,因為在他看來,勒芒大賽是對車手真正的考驗。「對車隊來說,跑完全程都並非易事,不少賽車都是因為過程當中的碰撞提前退賽。」前二十一二個小時都在維持車子的狀態,最後兩小時才是決勝負的衝刺。一般一晝夜下來,成績最好的賽車行駛大約5000公里。

勒芒24小時耐力賽比拚速度與耐力,從純粹的技術角度來看,甚至比F1更加刺激。由於不像F1那樣對汽車技術進行嚴格限制,參賽廠商們不惜血本,將發動機、懸架、材料等各個方面最先進的技術應用於賽車之上。「勒芒就是汽車工業的大試驗場,而且是最高級別的試驗場,許多新的技術都是通過勒芒檢驗後,再批量投產民用車上,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汽車工業的發展。」

漫長的賽程,在同一賽道上飛速行駛350多圈的賽車和現場觀戰的車迷們共同形成了賽車界獨一無二的情景。程飛說,「這24小時就是一個巨大的party,大家帶著美酒美食一起狂歡,甚至有人帶著燒烤架和帳篷在賽車中間的草坪安營紮寨,這種濃烈的氣氛是不到現場就無法想像的!」

從超越別人變成超越自己

不瞭解賽車的人會認為賽車手要每天坐在車裡試車,但程飛表示,其實訓練大多都發生在賽車之外,「真正去練車的話,成本太高了。」

「對賽車手來說,卡丁車和小型方程式就好比是小學和中學,是打基礎的時間,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練車。」程飛說,前期一定要達到這個程度,不管跳進什麼車裡,都可以把它開快,這也是職業與非職業的分別。

而後期訓練則體現在不同方面,一個是體力的保持,畢竟賽車對車手體力的消耗非常巨大,另一個就是心態的訓練。

「賽車不同於其他運動,像籃球個子高點就佔優勢,足球跑得快就佔優勢,」程飛指著自己的大腦說,「它的優勢不在於體力或者身高,在這裡,在你腦子裡。」

在程飛眼中,賽車是一門配合的藝術,「跟彈琴一樣,它是節奏的配合,來達到最快,狀態更好做得就更好,這是賽車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接觸賽車的第一個階段,都是在跟別人比,想著要怎麼超過別人、打敗別人,但是後來賽車手的目標變成超越自己。

比如對抗恐懼。上賽場前,程飛的母親總會很緊張地說,「你要小心一點」。程飛則說,「我不能小心。在走路的時候,眼睛看哪就往哪走;車也一樣,開到極限,眼睛看到的只能是前面的賽道,如果『小心一點』,注意的東西多了,就會心虛,反而出事,如果看著牆那就會撞上去。」

為了調整狀態,程飛會通過瑜伽中的冥想將自己放空,什麼都不想。「這也算是東方的傳統文化在賽車上的運用,在西方他們往往更加注重爆發力,最近幾年才意識到這種『靜』的狀態對賽車手的穩定發揮更有幫助。」

雖然不能每天碰賽車,但程飛的「思維賽車」卻天天都在進行。「每天臨睡前,都會在腦海中按照勒芒的賽道,將賽車的情景預演一遍。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這種情景模擬非常有用,賽車的速度、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與真實的比賽別無二致。」

世上沒有不可能的成功

在武漢出生的程飛6歲時隨父母遠赴美國,和許多賽車手一樣,他迷上賽車是從卡丁車開始的。13歲時,程飛第一次駕駛卡丁車,「頭盔一戴,整個世界就消失了,非常寧靜美好。」

出於對安全的考慮,父母對程飛玩兒卡丁車的要求並未應允。但他的激情沒有被澆滅,開始瞞著父母,把零用錢和打工賺來的工資幾乎全部用在賽車訓練中。

「剛開始開卡丁車,10分鐘需要20美金,對於一個13歲的孩子來說,真的是太貴了。我把媽媽每天給我的午餐錢偷偷攢下來,午飯就跟同學拼著吃,這個同學不吃蘋果,我就要過來,那個同學不喝牛奶,我就拿來喝。拼不到飯的日子,只有餓肚子,直到放學回家刨壁櫥、翻冰箱地找東西吃。」

到15歲可以打工的時候,程飛一天打兩份工,既在披薩店做披薩,又在百貨店理貨,攢了一年錢,終於擁有了第一輛屬於自己的二手卡丁車,並開始參加職業卡丁車賽。其他的選手比賽大多是全家上陣,家人在一旁加油,但少年程飛卻總是一個人。「車子出了問題單憑我自己根本抬不動,就必須四處找人幫忙將車子翻過來。」

高中畢業後,程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華盛頓大學,就讀公共政治專業。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程飛還收到一家賽車俱樂部的邀請,直到這個時候,不知情的父母才真正瞭解到兒子的天賦以及對賽車的熱愛。他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和父母談判:「要是讓我繼續從事賽車,我保證不會耽誤學習。」最終,程飛的父母妥協了。在修了220個學分後,在校長的建議和支持下,程飛提出休學,全情投入到賽車事業中。

「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做的事情,只要你努力、堅持,早晚都會成功的。」這是程飛在少時那段看上去不可能的時光中最大的感悟,也至今影響著他的賽車之路。

      責任編輯:京辰
李娜職業生涯總獎金近1億元      [2014-01-26]
羅德曼送金正恩奢侈品遭調查      [2014-01-25]
李娜奪澳網冠軍 摘第二個大滿貫      [2014-01-25]
劉國梁確認郭躍被調整出國家隊      [2014-01-24]
李娜微博fans超對手國家人口數      [2014-01-24]
李娜駁外媒「變籍論」:我愛中國      [2014-01-24]
劉延東寄望新足協振興中國足球      [2014-01-23]
「申奧」成張家口2014年重點工作      [2014-01-23]
英超陳冠希1夜狂發70性愛視頻      [2014-01-22]
乒乓老將蔡振華當選足協主席      [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