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娛樂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跟風吐槽春晚:不開胃的夜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1-3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自從馮導換裝「主廚」,操刀春晚這場「夜宴」,人們就猜他會給開胃,還是會倒了胃口。

據法制晚報報道,平常心的香港《大公報》說,觀眾吐槽春晚已成常態,但不管怎樣,你看與不看,春晚就在那裡,不早不晚。而似乎看出門道兒的「新聞評論網站Wangpost」則稱,儘管給春晚帶來變化的空間不大,但馮小剛大用「明星效應」,還是贏得了不少觀眾芳心。

不過,記者發現,每年同質化的內容卻也遭到新加坡媒體的吐槽,稱其束縛了春晚國際化,並不開胃。

看出門道

押寶馮小剛 導演成了最後殺手鑭?

「當得知今年春晚的導演是馮小剛時,就知道今年的春晚終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盛宴。」新聞評論網站Wangpost並不外行地點評說,執導過包括《手機》等近20部電影的馮小剛,無疑是現在中國電影市場最佳的商業電影導演,其觀眾票房最能說明問題。這也說明馮小剛導演知道如何抓住觀眾的心。

報道指出,近年來春晚收視率不見起色,借光馮小剛商業上的成功,是此番贏回觀眾的一大押寶。

馮小剛在今年春晚上首次「引入」兩名外國明星:法國女演員蘇菲·瑪索和韓國明星李敏鎬。儘管兩位大明星的風格完全不同,但是可見這是馮小剛是在響應「群眾的呼聲」的大膽之舉。「蘇菲·瑪索優雅的演員氣質,吸引到的是更為成熟、喜愛藝術的觀眾。而李敏鎬的春晚首秀,則會為晚會帶來更多年輕受眾群。」報道稱。

除了外援,「中國好聲音」和「星光大道」等選秀節目走出來的明星也一一出現。評論稱,馮小剛導演清楚「明星效應」能夠為晚會帶來什麼。由於春晚的娛樂形式受到傳統的限定,給春晚帶來變化空間並不大,因此,贏得觀眾芳心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明星效應」,畢竟春晚不能像拍電影一樣,要講述一個令人信服的故事。

春晚獻唱的海外藝人

2014年 李敏鎬(韓國) 蘇菲·瑪索(法國)

2013年 席琳·迪翁(加拿大)

2007年 阿牛(馬來西亞)

也遇吐槽

聘請洋明星 外援帶來春晚國際范?

「春晚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大公報》稱,時間的積澱讓其成為一種「新年俗」。從1983年2月12日那個晚上開始,春晚正式登上歷史舞台。從此,它的任何一處細微之變都牽動億萬觀眾的視線。不過,3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隨之而來人們的利益和興趣變得多元化,選擇的自由不斷擴張。與此同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家一起看春晚的記憶也逐漸被打破,春晚在電視上「割據的領地」,逐漸被其他綜藝節目蠶食,公眾對春晚的評價呈現著魚龍混雜的景觀。

相較於香港媒體的感慨,新加坡「亞洲新聞網」則站在老外的角度吐起槽來。

「亞洲新聞網」評論文章指出,法國「國寶級」影星蘇菲·瑪索和韓國人氣明星李敏鎬受邀參加中國馬年春晚,引發了公眾的熱烈討論。邀請海外明星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春晚,本身並沒有錯,特別是有很大一部分受眾對海外名人效應特別「感冒」。

應該看到,相比於推進中國文化的發展,海外明星上春晚更多帶來的是「商業效應」。

評論指出,邀請「外援」能夠使得春晚國際化?其實不然。文章作者舉例稱,由於受到每年「同質化」內容的約束,可能使得春晚的前進步伐比較緩慢。在加拿大,每年也有一檔名為「Bye Bye Show」的節目。這檔節目通常會回顧和分析過去一年來發生的大事件。但是作者的親身感受是,在看了數年的節目後,身邊很多人逐漸對節目失去了興趣。

作者最後一次看「Bye Bye Show」還是在1990年。而這檔節目最後也宣告「Bye Bye」,因為觀眾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

文章說,央視春晚與加拿大的這檔節目內容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春晚就像是闡述中國文化方方面面的一張「大碟」。但是,與加拿大這檔節目一樣,作者在觀看了頭幾年後,也放棄了看春晚。因為對於一名外國人來說,似乎春晚的節目太過於重複了。

2013年春晚,國際歌星席琳·迪翁被邀請,但是很多國外的友人不會為了看席琳·迪翁而觀看春晚。更多的「國外藝術家」可能吸引的是大批對此感興趣的中國觀眾而非更多的外國觀眾。

品「中國夢」

中國人狂歡背後都有啥期許?

既然目前是中國人的熱鬧,自然能從中把脈中國動態。

《今日美國》就觀察說,春節前夕的「開門大戲」,就是全家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而在這場盛宴中就傳遞出了中國來年的新基調,正如歌曲中所唱,民眾希望在春節來臨,「能夠完成自己的『中國夢』。」

報道指出,新的一年,很多人都充滿了期許,其中就包括對習近平主席經濟改革的希望。報道採訪中國民眾表達自己小小的「中國夢」。35歲的于德軍(音譯)稱,「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中國的教育系統未來能夠變得更加的平等。」32歲的胡秀蓮(音譯)則希望,中國的食品更加安全,中國的奶企能夠生產安全質量可靠的奶製品。自己不會再購買昂貴的進口品牌。

不僅如此,整台晚會也貫穿著中國上下所倡導的「節儉樸實風」。新聞評論網站WangPost評論注意到,不同於往年,本屆春晚的氣氛更為活躍。晚會的語言「簡潔而通俗易懂」。主持人之間的對話也更為自然。而今年以歌曲為主導的晚會,也不像往常那麼浮誇,演員所唱歌曲和所跳舞蹈更加強調的是情感上的表達。

打分春晚

諷刺幽默沒了 60分

今晨,在美國留學的王聰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稱,在家的時候,和父母一起看春晚,成了每年必備的娛樂活動。其實春晚質量的好壞在他眼中並不是那麼重要,年三十看春晚是一種習慣,你很難割舍下。

「今年的春晚,在我的記憶中或許是最不出眾的。」王聰說,自己覺得馮小剛或許沒有導演這類晚會的天賦,他的電影風格以幽默、諷刺為主,但他卻又砍去春晚中最具此風格的語言類節目,僅存的語言類節目還是和過去一樣,亂套用網絡成語且無新意。

「馮式春晚」並沒有什麼突破,但他同時也表示「吐槽也是對春晚的愛」,希望春晚能走出老套的、能被人預言出的模式。

在法國留學的林夢說,她年年都會看春晚,今年為了「跨年」,她還請了假沒去上課,和家人在網上邊聊天邊看春晚。她覺得晚會有些許馮小剛「電影鏡頭」的感覺,雖然沒有大的突破,但是晚會比往年簡單、有了更多的人文氣息。

最不可思議的是,春晚也會「自嘲」了,這或許就是馮小剛帶來的。但不得不承認,他也無法改變春晚。

在安哥拉工作多年的史先生告訴記者,這次春晚的舞台較去年簡單,顏色以紅色為主,再加上許多「紅歌」,有時候感覺整個舞台紅得都要燒起來了。

史先生是一位相聲迷,他對本次春晚的語言類節目有點失望,他說:「今年的歌曲舞蹈類節目都很真摯、樸素,讓人感覺很不錯,但語言類節目在數量減少的同時,質量卻沒有任何提高,這使整個春晚少了許多笑聲。」

      責任編輯:春緋
娛評:網絡春晚何止是網民的狂歡      [2014-01-31]
小彩旗:很HIGH 不在意沒鏡頭      [2014-01-31]
學者:春晚似馮小剛「私人訂製」      [2014-01-31]
超4成網友給馮氏春晚不及格      [2014-01-31]
魔術師Yif承認穿幫:沒法挽救      [2014-01-31]
小彩旗春晚轉足4小時被指殘忍      [2014-01-31]
畢福劍遭張國立擠兌:必浮賤      [2014-01-31]
央視春晚:蘇菲瑪索中文祝福中國      [2014-01-30]
29歲女白領被逼婚 求住院躲相親      [2014-01-30]
成龍報幕口誤:「最好」成「最後」      [201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