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內地教育界緬懷邵逸夫


http://www.wenweipo.com   [2014-02-21]
放大圖片

座談會現場。 江鑫嫻 攝

香港文匯網訊 (記者江鑫嫻 北京21日報道)在香港實業家、慈善家邵逸夫逝世45天之際,內地教育界緬懷邵逸夫座談會21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邵逸夫基金贈款項目省、自治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代表和學校代表,共同追憶了邵逸夫愛國重教、奉獻社會的善行義舉和謙遜平和的工作作風。教育部副部長郝平表示,各級各類學校共有「逸夫樓」項目6013個,遍佈中國31個省份。「逸夫樓」和「逸夫樓模式」是邵先生留下的寶貴財富。

郝平表示,邵逸夫基金教育贈款項目是當前海內外愛國人士通過教育部實施的持續時間最長、贈款金額最大、建設項目最多的教育贈款項目。項目採用贈款與配套資金相結合的方式,促進了地方將更多的財力投入教育。基金會累計47.5億的捐贈帶動了地方近4倍的投入。

邵逸夫贈款項目嚴格的制度使「逸夫樓」經得起考驗。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災區「逸夫樓」無一垮塌,這不僅是一個記錄,更是向每一位在「逸夫樓」中讀書孩子的鄭重承諾。郝平表示,「逸夫樓」和「逸夫樓」模式,是邵逸夫先生留下的寶貴財富,而他關注民生公益的上善之心和遠見卓識,為慈善事業注入了更深廣的內涵。

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於永明表示,邵逸夫對家鄉的關心家鄉人感恩於心。作為接受邵逸夫捐贈最多的省份之一,浙江的教育在邵逸夫的關注下取得了巨大進步。然而老人每次回鄉都很低調,盡量不麻煩當地官員,讓人感佩。

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回憶稱,浙江大學和邵逸夫先生有著跨世的不解情緣。1985年年近八旬的邵逸夫就是從浙江大學捐贈設立邵逸夫科學館開始了在內地的慈善之路。在此後28年間,「逸夫樓」遍佈全國31個省份。

作為少數見過邵逸夫本人的校方代表,新疆醫科大學副校長張剛強還記得,邵逸夫在該校宣傳欄看到學生免費送醫下鄉的照片時面露欣慰的笑容。在他看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應當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

安徽省黃山學院黨委書記徐成鋼表示,邵逸夫基金先後兩次共捐助1000萬港元資助了黃山學院逸夫圖書館和逸夫綜合樓項目建設。如今,在黃山學院的標誌性建築——逸夫圖書館廣場前矗立著一座「書籍翻閱狀」的雕塑,上面鐫刻著邵先生的名言「我的財富取之於民,應用回到民眾」,時刻提醒著莘莘學子應加倍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感恩社會,報效祖國。

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學副校長多傑表示,先生不僅關注東部發達地區教育,更是心繫西部地區教育。從1990年至今,邵逸夫分21批次為青海省捐建各類學校共175所,捐款總額達9965萬元。如今,由邵氏捐贈1000萬港元建設的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學藝術圖書綜合實驗樓已經建成,這個面積約1萬平米的建築,為來自青海省三江源地區近3600名藏族孩子提供了優良的閱讀和實驗環境。老師們將教育和引領學生們以邵逸夫先生為榜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根在每一位學生心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