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由話劇到韓劇,核心離不開「文化要堅持」。昨日下午3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與北京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暢談近期以來的思考體會。
談話劇大腕演話劇就是甘於清貧
據法制日報報道,全國人大代表、人藝院長張和平談到人藝發展的困境,「所有的收入增長跟全院的職工沒有任何關係,沒有體會到一種激勵機制,因為我們沒有轉企,這裡有一個規定,就是工資總額用於人頭的費用是死數,是不能夠突破的。要不然你就改企,要不然就是事業單位進行企業化管理,但是人藝無論如何不行。」
張和平說,那些藝術家大腕能夠回歸到舞台,是因為對藝術的敬佩,是對人藝品牌的熱愛,「如果變成了北京人民劇院股份有限公司,我斷定他們不回來了,因為錢和他們沒有太大關係。他們回來演出完全是一種奉獻。在外面無論多麼風光,進了人藝立刻就縮下來,這個就是對藝術的敬畏。」
張和平用《喜劇的憂傷》為例,「前後一共演了50多場,票房1955萬,被形容成買話劇票如同買春節火車票。兩個演員陳道明、何冰拿多少錢呢?每個演員演出費是稅前1500塊錢,55場演下來16.5萬,這個顯然是有問題的。他們做影視演員一集電視劇十幾萬、幾十萬,五六十萬。」
此刻,一直默不作聲的王岐山突然插話:「人家不是衝著錢,這些腕兒到這兒來,要的就是甘於清貧。」
談韓劇韓劇走在前面內核是儒文化
話鋒一轉,王岐山談起文化的感受。「我現在努力看書,悟出個道理,文化產業的前景,中國人還是離不開自己老祖宗的東西。」
他突然想到「最近網上時髦的那個叫一顆顆星?」電視劇的名字似乎忘了。
底下有人小聲接話:「來自星星的你。」
王岐山稱:「這些官僚都不知道,年輕人坐後排都清楚。」他手一指會場後排大聲回應說,「是韓劇。」
王岐山稱,他其實在考慮一個問題,韓劇為什麼佔領了中國?為什麼漂洋過海,影響了美國,甚至歐洲?前幾年他們出了一個江南style風靡美國。「說真的,有時候我也有一段沒一段看看韓劇,最後看半天明白了,韓劇就是走在咱們前面了,內核和靈魂是儒文化,恰恰是中華文化回歸的昇華。」
「仔細想想韓劇,都是家長裡短的,就是中國人的事,就是中華文化。當年《渴望》播出時也是萬人空巷,所以相信自己,相信五千年不斷的中華文明。」他說,要看到中華文化的希望。
談演出「角兒」上台不被承認就完了
張和平談到票價時說,人藝的票價再高也不超過1000元,應建立激勵機制,再怎麼給演員,跟影視永遠畫不了等號。「剛才說的陳道明,他不是每天僅拿1500元,他們還要買票送人的,每天最少要買10張票,800一張,就是8000元。」
這個話題又引起王岐山的興趣。「世界上要麼店大欺客,要麼客大欺店。人藝現在對這些角兒來說,就是台大欺角兒,當年出了名的都想回人藝,在這個台上不被承認就完了。」
「其實我怎麼看這種現象?你能到我這裡來,就像有些人到維也納金色大廳弄一場獨唱會一樣,以此為榮。也有跳芭蕾舞的,說起在世界哪幾個劇場都演出過,而且都是第一主角。這都說明你能到我這裡來就不錯了。」
他最後總結道:「人藝的台階不能下,入口就要高。」對此,張和平表示贊同,「為錢別來。」張和平補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