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解讀嬗變的京津冀格局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3-2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民生週刊報道,亞當·斯密說,分工是財富形成的原因。你生產這個產品,我生產那個產品,彼此通過中介物相互交換,就形成了財富。「在談及京津冀協同發展時,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首先給記者上了一堂經濟知識普及課。

作為區域經濟專家,肖金成指出,城市和區域的關係是城市帶動區域,區域支撐城市。如果城市離開了區域,就變成了一座孤城,很難生存下來;一個區域如果沒有城市來帶動,沒有城鄉分工,大家都從事農業,自給自足,那就只能維持貧困落後狀態。

然而長期以來,京、津的輻射帶動作用並沒有發揮出來,相反,在其周邊卻出現了」不可理解「的貧困帶。與此同時,在過去20年間,京、津人口每年以六七十萬的速度增長,而河北的城市規模普遍較小,與北京、天津的發展差距不斷拉大。

對於這種「大樹底下不長草」的現象,編製京津冀都市圈規劃,似乎顯得尤為重要與緊迫。

規劃難產

「1998年,我出版了一本書,叫《跨世紀的難題--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提出東部沿海地區應建立三個經濟合作區,即長三角經濟合作區、珠三角經濟合作區、京津冀經濟合作區。」現年73歲的區域經濟學家徐逢賢說。

然而,京津冀經濟合作區的設想直到2004年才提到國家層面。該年4月份,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在河北廊坊召開京津冀區域合作會議,三省市發改委的領導及河北省各地級市的領導參加了會議,會後發表了《廊坊共識》,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很大影響,京津冀經濟合作拉開了序幕。

2006年,國家發改委正式啟動京津冀都市圈規劃的編制。「我記得很清楚,當時規劃的動員大會是在唐山召開的。」肖金成對記者表示,之所以選在唐山,是因為在歷史上唐山的發展水平比較高,與京津差距並不是太明顯,有一定的地位。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唐山和京津就不在一個層面上了,與兩市規模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語。

那次動員大會提出,用一年時間完成規劃編製。「當時規劃範圍是『2+8』。『2』指北京、天津,『8』指河北省除南部的邯鄲、邢台、衡水外其他8個地級市。」肖金成說。

談到京津冀都市圈規劃的背景,肖金成透露,國家「十一五」期間要編製區域規劃,準備搞四個試點:京津冀都市圈規劃、長三角城市群規劃、成渝經濟區規劃、東北經濟區規劃。第一種類型是都市圈,就是以北京、天津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發展;第二種類型是城市群,最初的範圍僅包括長三角16個城市;第三種類型是經濟區,包括成渝經濟區和東北經濟區。

四個規劃試點幾乎同時啟動,其中長三角城市群規劃在2010年獲得國務院批准。與當初設想相比,最終方案有很大變化,範圍不再是16個城市,而擴大為兩省一市(江浙滬),浙南、蘇北被納入規劃。

這時,河北提出意見,既然長三角城市群規劃範圍擴大了,那麼京津冀都市圈的範圍是不是也應該擴大?是不是應該把河北的南三市也包括進來?對於河北省的訴求,高層領導表示同意。

「這種利益訴求是無可厚非的。」肖金成說,河北省一直比較低調,政治意識比較強,缺乏主體意識,很長時間一直堅持兩環戰略(環京津、環渤海),而在如何借助京津發展方面考慮得比較少,行動比較遲緩,這是導致河北省比較落後的原因之一。

「而將三市納入進來後,規劃就得做出大的調整,因為規劃編製不是說把這三個市的名字加進來就行了,在空間、產業結構上都需要通盤考量。所以,規劃就一拖再拖,文本也是不斷修改,我印象裡看過的文本是第十七稿。」肖金成說。

徐逢賢分析認為,規劃進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北京不太積極,總是認為北京作為首都,政策相對很多,而作為都市圈,資源就會分散開來。「說白了,還是受行政區域慣性思維束縛太多。」

概念轉換

2011年3月,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發佈,提出推進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首都經濟圈,重點推進河北沿海地區、江蘇沿海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等區域發展,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

「京津冀都市圈不提了,轉而提首都經濟圈,但問題又跟著來了,首都經濟圈的範圍有多大?大家又爭論起來。」肖金成說。

「首都經濟圈」概念提出後,北京首先主導搞相關研究,提出「1+3+6」方案。「1」指北京;「3」指天津武清、薊縣、寶坻三個區縣;「6」指河北的六個地級市,即保定、廊坊、張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島。

「從這個範圍你能看出什麼問題嗎?」肖金成反問,「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天津。原來都市圈規劃是包括天津的,不包括天津,但包括秦皇島,是不是給人捨近求遠的感覺?因為城市的輻射是由近及遠的,從這裡可以看出京津兩市的關係有點微妙。」

然而據媒體報道,在2013年12月20日舉行的首都經濟圈發展規劃編製工作座談會上,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司長范恆山指出,規劃編製在總體上要把握凸顯首都地位、體現雙城聯動、促進一體發展、發揮比較優勢、解決關鍵問題、著力示範帶動等重要原則。其中,「體現雙城聯動」意味著天津將整體納入首都經濟圈規劃。

對於新版規劃,河北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訴求:秦皇島距離北京290公里,石家莊距離北京也差不多290公里,為什麼可以輻射到秦皇島,而輻射不到石家莊?滄州距離北京比秦皇島還近一些,而衡水也不遠,為什麼不能規劃進來?

「說到底,就是對首都經濟圈的範圍是有爭議的。顧名思義,首都經濟圈是根據北京市的輻射範圍確定的,北京市的輻射半徑最多200公里,若超出這個範圍,就不是首都經濟圈了,就是京津冀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因此,範圍的確定涉及到名正言順和名副其實的問題。」肖金成說。

目前各方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規劃的範圍應該包括兩市一省。徐逢賢認為,這樣的範圍比較廣、比較科學。肖金成則認為,規劃名稱應改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規劃或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這樣就名副其實了。「但是,不管叫什麼,最關鍵的是要把規劃編製好。」

去年以來,京津冀一體化不斷激發著各方熱情。有媒體報道稱,被外界廣為關注的「首都經濟圈」規劃新方案已經初步確定,「1+3+9」新方案的編制工作正由國家發改委加緊制定,有望在2013年底之前出台。

然而最終,規劃未能如期與公眾見面。

「情況是這樣的,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央提出要推動規劃的進展。北京開始重視起來,規劃編製的步伐也加快了。當年5月,京津冀三方在廊坊召開會議,並達成共識,但由於規劃不完善,所以到去年年底還沒有批准下來。」徐逢賢說。

最早八月出台?

「規劃很難馬上出台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規劃編製本身有難度。」肖金成對記者表示,規劃應該具有科學性,要對市情省情吃透。此外,哪些東西應該寫進規劃,哪些東西不應該寫進規劃,本來就很難確定。「因為你不能面面俱到,如果面面俱到,搞出幾百萬字的規劃,還沒等你看完,規劃就到期了。」

同時,規劃還要考慮每一個主體的利益訴求,但是主體之間的訴求有時是相互衝突的。肖金成舉例說,北京發展哪些產業,不發展哪些產業,在規劃裡需要明確;天津港和河北的港口要不要分工?如果分工,將如何分工?再比如,是否修建北京第二民航機場,能否利用天津機場和石家莊機場?如果修建第二機場,就會有一些服務產業在機場附近集聚,媒體熱炒的航空城就會拔地而起。

「三方都認為這是一個機遇,北京希望在北京範圍內建設航空城,河北希望在河北的範圍內發展,天津希望在天津範圍內發展。如果在北京發展,北京的人口就會進一步膨脹,交通也會進一步擁堵,環境就會進一步惡化。可見,到底怎麼去規劃,需要周密科學的論證。」

如何對規劃進行論證?「首先是聽取每個行政主體和利益主體的訴求。第二是充分聽取專家的意見。第三是與部委對接,比如說,建機場得找航空局、規劃新區得找國土局、環評得找環保部,這些部委的意見都需要聽,這些溝通都需要時間。」肖金成說。

各方聲音很雜,會不會對政策制定者形成干擾?對此問題,肖金成認為,「這就需要國家發改委自己去判斷。如果過多地遷就各利益主體的利益,那麼就會對宏觀層面產生影響;如果考慮宏觀面沒有考慮各主體的利益,規劃就很難取得各方同意。因此,規劃一定要有科學性和權威性,還要有約束力。規劃時間長一些是必要的,因為一旦出台,就要管幾十年。」

政策拿捏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也讓公眾對規劃的出台時間再次打上問號。對於規劃出台的時間表,肖金成用了三個「不好說」來回答。

而徐逢賢卻明確表示,規劃將在今年8月到10月間出台,最早可能會在8月。「因為今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了七點要求,我估計全國『兩會』之後,各方就會加快編製進程。只要報告出來,中央肯定會馬上批准的。」

「京津冀經濟圈不僅能帶動這一區域內的經濟發展,而且今後還能輻射到山西、陝西、河南等中西部七省份,拉動這些地區跨越式發展。」徐逢賢說。

在徐逢賢眼中,京津冀經濟圈的格局更大些。

      責任編輯:Faye
解讀嬗變的京津冀格局      [2014-03-25]
中紀委1天公佈查6人 含遂寧市長      [2014-03-25]
中國駐馬大使:「end」不是墜毀      [2014-03-25]
山東一縣交通局飯局發票開工程款      [2014-03-25]
「雪龍」號降速接近漂浮物      [2014-03-25]
惠州市政協副主席鄧炳球被雙開      [2014-03-25]
家屬靜坐一小時 馬大使仍未現身      [2014-03-25]
馬航最新聲明顯示機組多出一人      [2014-03-25]
中國首個百億方頁岩氣田3年建成      [2014-03-25]
重慶客車側翻致3車相撞 15死56傷      [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