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台灣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評:學運延續台灣朝野政治惡鬥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4-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學運是結束了,帶給台灣當局的反思應該說是深刻的。

【文匯網訊】台灣沸沸揚揚的學運於10日落下帷幕,20多天的學運癱瘓了台灣「立法院」,影響到民眾的正常生活。這場太陽花學運造成的損失達3.91億元新台幣。學運由最開始的「反黑箱」、「反服貿」,到後來的要求退回「服貿協議」、「設立服貿監督條例」,再到最後走上凱達格蘭大道,變成反馬英九示威。學運一路下來,最後變了味。學運結束了,但學運所帶來的影響遠未結束,給兩岸帶來諸多反思。

據中評網報道,反服貿只是噱頭,學運變成了台灣朝野政治惡鬥延續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去年8月份,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信誓旦旦就服貿協議要與馬英九公開辯論,結果蘇不戰而退。蘇貞昌為何打了退堂鼓?大概是自知歪理站不住腳,難以獲勝,不如避戰,免得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丟人現眼。然而,蘇貞昌雖棄戰,但他所領導的民進黨並未停止對服貿協議的杯葛,更是變本加厲,在「立法院」上演全武行,阻撓服貿協議的通過,借此對馬當局進行打壓。難道服貿協議真如民進黨所描述的對台灣業界如洪水猛獸嗎?其實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們對之都心知肚明。正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4月8日接見多位英文報業總編輯,首次在回應英文中國郵報(China Post)總編提問時,對兩岸服貿協議發表看法時說,這是好協議,不簽可惜。李顯龍還說,學生攻佔「立法院」,甚至衝進「行政院」,在民主國家都是不正常的行為;學生若關心國事,必須透過既有法律途徑表達意見。台灣淡江大學教授聶建中認為,這次反服貿學運不但沒有正面影響,甚至很可能造成台灣未來經濟崩潰的無比嚴重的負面影響。聶建中表示,因為台灣是要靠出口貿易生存的經濟體,沒有服貿又怎能有加入國際經濟整合的機會與可能?不能加入這些國際區域經濟整合,台灣就會成為國際貿易的孤兒,未來也只有經濟崩潰一條路可走。

由此可見,兩岸簽訂服務貿易協議對雙方都是好事,外人都能看得明白。民進黨這些人士難道真的不明白?蘇貞昌之所以不敢與馬英九辯論服貿協議,原因他心裡很清楚,民進黨其他人也很清楚。而據台媒報道,民進黨指控服貿協議邪惡,一遭到美方指責,馬上聲明不反服貿。民進黨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嘴臉,又說明了什麼?民進黨反服貿只是個噱頭,其實是徹頭徹尾為反對而反對,其「逢中必反」的意識形態沒有改變,其根子在反對兩岸交流互動,走「一邊一國」的「台獨」路線。

而學運由開始的「反服貿」到後來「反馬英九」,除了大部分不明服貿協議真相的學生被慫恿跟風外,最為關鍵的是發起學運的領袖人物全都是民進黨黨員,這就無不讓人聯想到民進黨縱容和操縱學生領袖之嫌疑,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與各學生團體間的關係十分微妙,這些大家都很清楚,讓人不得不懷疑學運幕後的操盤手。

縱觀這場變了味的學運,從學運所為及造成的後果看,正如李顯龍所言,在民主國家都是不正常的行為。由此,從本質上看學運,其實是被政治集團操縱的運動,它只是台灣政治惡鬥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它更容易撕裂台灣社會,製造新的對立,造成台灣的動盪,對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毫無益處。服貿協議的爭議已顯得不那麼重要了,而重要的TPP及RCEP將無法作為討論的議題,將是台灣更大的損失。

學運謝幕,給兩岸帶來的反思。學運謝幕了,其對台灣的影響遠未有結束。學運的發起及產生的影響是多方因素造成的。其一,有台灣政治幕後操弄因素;其二,有馬英九當局提振經濟不力,民眾無感,民調低迷的因素;其三,有馬當局對兩岸簽署協議宣導不力的因素。這些因素交集到一起,服貿協議只是個導火索,在政治操弄下,發生學運變得自然而然了。前面講到,學運到後來,演變成反中反馬,走向民進黨所倡導的「台獨」訴求。這也充分表明,學運的政治操弄性。

學運是結束了,帶給台灣當局的反思應該說是深刻的。馬當局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關係發生了良性互動,走上了和平發展之路,符合民心所向。但馬當局奉行的「不統、不獨、不武」兩岸路線,已難以適應當前兩岸關係發展新的形勢要求,特別兩岸關係處在深水區如何破解政治難題上,顯然被其所束縛。而這種兩岸路線對台灣青少年一代的思想影響深遠,不能不察。台灣經歷了李登輝、陳水扁去中國化謬誤教育的長期毒害,在今天的青年學生中已經顯現出這種謬誤教育的毒害。馬當局在處理去中國化教科書問題上,雖然有動作,但動作太慢,作為不力,這是要值得深刻反思的。

反觀,馬當局對學運的處理,曝露出「府院」間的溝通不暢,特別是「馬王政爭」心結未解,馬王在處理政治議題上很難步調一致,形成合力。如此大的不團結空子,當然民進黨有可鑽之機了。正因為不團結,形成不了強大的戰鬥力。以致於在「立法院」佔多數的國民黨,卻不抵少數的民進黨,讓人感到詫異和不解。這或許是馬當局應該著力解決的另一個問題。

早在兩岸簽署ECFA時,馬當局因宣導不力,引發民進黨的惡意攻擊,誤導民眾。而這次簽署服貿協議是對ECFA的完善與補充,但卻遭到了民進黨的再次杯葛,充分說明馬當局並未吸取上次的教訓,缺乏有效的宣導工作。如果民眾都清楚了服貿協議內容,都知道其利大於弊,還會有誰走上街頭反對?宣導不力,讓民進黨再一次抓住時機,歪曲服貿協議,把服貿協議塗抹成洪水猛獸,誤導視聽,讓民眾惶恐不安,彷彿天下大亂,這也是引發學運的一個原因。

學運從表面上看好像對民進黨有利,但其實不然。學運被帖上民進黨街頭暴力的標籤,學生佔領「立法院」、「行政院」,這些是民主地區極不正常的行為,卻在台灣自稱為民主的地區發生了。民進黨的「台獨」圖謀在學運中曝露無疑。這也讓兩岸更進一步地看清民進黨的本來面目。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看來只是喊喊口號,混淆視聽,唬弄民眾,騙取選票。民進黨的轉型可不是最後一里路,而是遙不可及。

學運對大陸來說,同樣值得思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深水區,交流合作發展相向而行,特別是經貿交流更為深入。可以說,台灣民眾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形勢下,獲得了更多的和平紅利,這種和平發展大局得到了兩岸大多數人的支持。大陸向台灣讓利,包括這次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連李顯龍都說是好協議,不簽可惜了。那麼,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年學生為何還要反對?除了台當局宣導不力外,更為重要的原因兩岸交流特別是青少年間的交流還不夠廣泛深入,無法讓更多的台灣青少年真正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時代內涵和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作為大陸來講,兩岸經貿交流應更多地讓廣大台灣基層民眾得到實惠,這或許是下一步對台經濟交流合作的重點。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兩岸一家親。正因為兩岸一家親,兄弟之情,才有大陸讓利於台灣。兩岸加強經貿交流是基礎,但加強兩岸的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顯得更為重要,也更為迫切。兩岸民眾只有加強交流,加深彼此認知和增進感情,才能更進一步地融合與理解;兩岸只有加強文化交流,才能使兩岸民眾在共同的中華文化氛圍中,感受同文同根同祖,血脈相連的兄弟真情,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進而對一個中國的認同。

      責任編輯:東方
台灣反服貿學生活動落幕      [2014-04-10]
20天佔領後台灣立院議場大變樣      [2014-04-09]
中評:「台獨」運動借反服貿攪翻台灣      [2014-04-03]
海協會長回應台反服貿事件:你懂的      [2014-03-31]
台警方稱凱道集結人數突破21萬      [2014-03-30]
台反服貿團體號召10萬人上凱道抗議      [2014-03-30]
馬英九周六上午將回應反服貿遊行      [2014-03-28]
反服貿成了台灣年輕人的「時尚」      [2014-03-26]
台灣反服貿學生魏揚今20:30受審      [2014-03-24]
台灣衝突174人受傷 含119名警察      [201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