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有2.8億人正飲用「問題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4-1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4月14日,在自來水苯超標事故發生3天後,蘭州市解除了所有主城區供水應急措施,恢復正常供水。一場水危機似乎正在淡出人們的視野。目前圍繞事故的發生仍有多個謎團待解。不僅涉事企業蘭州石化公司一直未回應公眾的質疑,水務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諸多疑點也沒有消除,「飲用水源地安全」這一更為普遍的問題也引起公眾強烈關注。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環境保護部3月14日發佈的公開消息稱,全國有2.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近年來,從水源地水質保護、取水、輸水、水處理、配水到終端用水,中國的水質安全問題在每一個環節都開始集中爆發。

水源地多存在安全隱患

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王輦莊鄉甘雨溝村,村民於曉凡從缸裡舀起一瓢水,不到一分鐘,水底便沉下一層灰色的粉末。她對本報記者說:「這是粉煤灰沉澱物。」

村民們說,發電燃煤產生的粉煤灰已經嚴重污染了當地的飲用水水源地。

這都是附近一家名為「陡河發電廠」鬧的。這家發電廠燃煤產生的粉煤灰,通過「水除塵」處理,經高壓排漿泵運輸到距甘雨溝村400米的粉煤灰場儲存。長年累月,因儲存的水和粉煤灰越來越多,又沒有採取適當的排水設施,致使灰場周圍的地下水位逐漸升高。

本報記者此前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八一鄉豐收村採訪時,66歲的村民王貴義也表示,由於周邊企業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村民們不僅喝不上水,就是抽上來,水也有味不能喝。

在湖南省,境內河流和湖泊有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和洞庭湖。其中湘、資、沅、澧四大水系覆蓋了湖南省大部分城鎮地區,有154個飲用水水源地,其中河流型101個、湖庫型41個、地下水型12個。

據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謝立介紹,目前,飲用水水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突出,城市人口集中、工業廢水排放導致供水壓力增大,城鄉基礎設施滯後等問題加劇了水源地保護的難度。

湖南省環保廳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湖南省已關閉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級和二級內排污口65個。但目前仍有一些排污口未關閉,直接威脅到飲用水源地的安全。

目前,北京市2/3的飲用水來自地下,全市1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中地下水源占17個;天津市集中供水以於橋水庫引灤入津水源為主,但北部武清、薊縣、寧河三區縣城區供水依賴地下水水源,覆蓋數十萬人口。

本報記者從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得到的一份《京津地區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情況督查報告》顯示:「仍有1/3左右人口的飲用水水源情況環保部門尚不完全掌握。」「在京津兩市運行的33家垃圾處理單位中,不少防滲處理不盡如人意,高濃度的滲濾液成為污染地下水的嚴重環境隱患。」

北京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此前曾表示:「儘管目前北京在用的地表水水源符合國家水源飲用水標準,但各處的水源水質成分卻不一樣,面臨著水源多樣化、水質複雜化的問題。」

《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198個地市級行政區中,近六成地下水水質較差或極差。

中華環保聯合會能源環境專業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王雅珍告訴本報記者,地下水是我國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全國有近70%的人口飲用地下水。全國657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等專家的研究發現,由於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超量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垃圾場的淋濾和地下油罐的滲漏等原因,地下水正遭受著越來越嚴重的污染。

如果水源遭到嚴重污染,水廠再怎麼處理,水質也難得到保證。

「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單位體重的白水飲用量為31毫升,在水中污染物濃度相同的情形下,我國居民經口飲水暴露的健康風險是美國的2.4倍,經皮膚暴露水的健康風險是美國的40%。」參與環保部組織的「中國人群環境暴露行為模式研究」的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潘小川告訴本報記者,飲用水水質與其來源和類型密切相關。

中信證券一份環保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稱,我國適用於作為理想水源的河長占比僅為34.8%,38.5%的重點湖泊(水庫)水質為劣V類。

進入水質事故高發期

「供水源水污染嚴重,供水設施陳舊,供水安全壓力迅速加大。」早在2009年,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就表示,中國「即將進入水質事故高發期」。

該研究中心所作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國內城市原水合格率約為70%,而如果加上小城市,這一數據可能低於50%。

「不安全飲用水」一般指直接飲用未經集中處理的地表水(江、河、湖水等)、地下水(井水、泉水等)等。潘小川介紹,目前來看,農村的問題比較大。一般而言,城市是集中供水,經過了水處理廠的處理,且有嚴格的檢測和衛生監管等措施,相對安全。

但實際上,近年來城市供水水質問題不斷,各地接連發生的停水事件,讓居民們擰開水龍頭時便擔心流出來的會不會是「毒水」。

這也意味著,喝不上安全飲用水的人數,可能遠遠超過2.8億。而城市供水過程一旦出現問題,受影響的人數少則數十萬,多則上千萬。

2011年,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一電解錳廠尾礦渣暴雨後流入涪江,造成涪江江油、綿陽段200多公里水體指標超標,影響沿岸江油至綿陽段城鄉過百萬居民正常飲食用水。

2012年年初,位於廣西的龍江發生鎘污染事件,河池宜州市境內龍江河段被污染,流至下游的柳江,威脅柳州市的飲用水安全;同年2月初,江蘇鎮江又發生了苯酚污染城市水源地事件。這兩起事件因為威脅到柳州、鎮江等數座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而備受關注。2012年12月發生的邯鄲市水污染事件,也讓該市停水多日。

曾在全國多處水源地作過調研的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張文台介紹,除了近3億農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飲用水外,在城市中生活的約5000萬人的飲用水也不不達標,「從源頭到水廠再到水龍頭的各個環節均有可能存在污染」。

公開報道顯示,住建部在2002年、2003年曾調查數百個城市的供水管網,發現管網質量普遍低劣,不符合國標的灰口鑄鐵管占50.80%,普通水泥管占13%,鍍鋅管等占6%。這三類低質管網主要鋪設於上世紀70年代至2000年之間。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環保部還瞭解到,除了污染問題外,許多城市竟然沒有備用水源地。

環保部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314個地級以上城市中,216個城市建設了備用水源,占68.8%,沒有備用水源地的城市還有近百個,絕大多數城市都是單一水源的供給形式,尤其在南方多數城市都以地表水作為單一水源。

而從近年發生的水危機事件來看,江河湖渠的水源因受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傳統的水源地保護方式大多以取水點和工程措施為手段,已經無法再適用於面源污染加劇、流域內生態功能退化的情況。」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中國辦公室駐華代表朱春全對記者表示,應該考慮的不僅僅是水源地,而是要考慮水源地整個流域的保護。

中信證券上述報告介紹,在水污染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常規淨水處理工藝(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已難以有效應對新的污染問題與標準的不斷提高,特別是有機物的去除效果較為有限(僅為20%~30%)。

此外,管網的二次供水污染也不容迴避,這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自來水部門為改善水質所做的努力。

經濟手段解決水質問題

城市供水為何一再出現問題,據本報記者瞭解,與供水成本持續上漲、水價長期偏低、水價形成及調整機制缺乏、供水行業入不敷出等也密切相關。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告訴本報記者,去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環境商會收集眾多城市供水企業的意見,通過全國工商聯向政協大會提交了一份團體提案,反映供水企業存在的困難。

環境商會的調查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36個大中城市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含水資源費、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城市供水價格和污水處理費)平均為2.94元/噸(按各城市2011年居民生活用水量加權),其中58%的城市水價在2元∼3元/噸,33%的城市水價大於3元/噸。

調查顯示,我國水費支出占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超過1%。在水價最高的天津市,其水費支出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僅為0.8%。而世界銀行對發展中國家居民可承受水價研究表明,家庭收入的5%為可支付供水和污水處理服務的上限。

「我國城市水價遠未達到世界銀行提出的居民可承受上限,與有關部門提出的占家庭收入適宜比例也有一定距離。」駱建華認為,我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費支出占家庭平均收入的2%∼3%是比較適宜的。

在水價長期偏低的同時,供水成本卻一直在上漲。環境商會的調查顯示,近幾年電價、原材料、人工等供水成本大幅提升,供水企業虧損嚴重。據測算,用電成本占單位制水成本比例近20%,如北京市的大工業電價在近十年上漲了50%。人工成本增幅更大,北京職工平均工資增長了近160%。但近十年北京的水價上漲明顯滯後,2003年為2.9元/噸,2013年為4元/噸,上漲38%。

供水成本的不斷高漲也催生了水價倒掛現象,導致大批水廠長期虧損。2012年,全國約30%的城市供水企業處於虧損狀態。供水企業迫於資金壓力,難以進行必要的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水質問題被長期忽視,供水質量無法得到較大提高,供水陷入低價低質的惡性循環。

2002年頒布的《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規定:「城市供水企業管網基本漏損率不應大於12%,最高不超過15%。」但《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1)》數據計算,2011年36個大中城市的管網漏損率平均為14%,最高的城市為大連市,高達33%。

本報記者從環境商會瞭解到,國家發改委日前已就上述提案答覆環境商會。發改委表示,政府有責任將徵收的稅費用於城市供水等城市公用基礎設施的建設維護,擔負起提供普遍服務的義務。具體補貼形式及補貼標準,由地方財政、發展改革(價格)等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統籌考慮。

2010年,環保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2008-2020年)》。該規劃提出要全面改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質量狀況、提升水源應急監測及應急供水能力,測算總投資將達到580多億元。

與此同時,駱建華指出,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政府自始至終應起主導作用。但需要強調的是,政府主導不等於政府建設、政府運營、政府提供,而應是政府規劃、企業生產、政府採購、保障供給。這就要求政府應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方面的先導作用,充分發揮企業在市政公用行業投資、建設和運營中的主體作用。

政府應進一步強化監管,尤其是在完善特許經營制度、設立嚴格的市場准入與退出機制、加強運行安全的監管、加強產品與服務質量的監管、制定合理的價格和收費機制、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本報記者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瞭解到,目前該聯盟正在牽頭開展「大城市水源地可持續保護」項目的實施。該聯盟中國辦公室駐華代表朱春全介紹,計劃在北京密雲流域和廣東嘉泉流域開展項目示範。重點針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特別是水供給和淨化功能,進行調查評估和風險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策略,指導流域景觀恢復。

「北京是中國的行政中心,也是城市飲用水資源問題的典型案例。因此,緩解水資源供給危機的試點工作,對中國其他城市水源地流域綜合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朱春全說。

      責任編輯:Faye
中國2.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      [2014-03-15]
評論:誰在給「太子輝」撐腰      [2014-04-16]
中國海軍海上閱兵因馬航搜索取消      [2014-04-16]
雲南森林火災持續 近五千人撲救      [2014-04-15]
中國今年養老保險虧空或超千億元      [2014-04-15]
二季度城市部分地價或止漲回落      [2014-04-15]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2014-04-15]
內地「創新銀行」助台企融資轉型      [2014-04-15]
習氏國家安全觀出爐 專家:確立民眾安全為第一位      [2014-04-15]
國安委人事成謎 央媒報道無畫面      [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