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日軍在東北有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廣州也有一支波字第8604細菌部隊,後者以當年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為本部,用粵港難民進行活人試驗、活體解剖,開展細菌試驗、進行細菌戰。真實記錄抗戰期間日軍在廣州對粵港難民進行慘絕人寰細菌迫害的「8604」細菌戰史實,正式入編今年年底出版的《廣東通史》第6卷。
據廣州日報報道,第6卷分管主編之一、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沙東迅從1994年開始調查搜集日軍在廣州用粵港難民進行活人試驗、活體解剖的駭人罪證。本次入編《廣東通史》的「侵華日軍在廣東的細菌戰和化學戰」,就是他歷時20年調查取證完成的。
「昭和17年(1942年)2月∼5月,在中國廣州灘石頭(按:經沙東迅查實應為南石頭)難民收容所,日軍侵略香港,使香港難民大量被趕出市區,沿珠江溯流而上湧進廣州,大部分被關進收容所施以慘無人道的細菌戰。部隊長派飛機去(東京)軍醫學校取來腸炎沙門氏菌(副傷寒菌),指使的場守喜班長將其投放到飲用湯裡……在難民不知不覺中投放細菌。那天夜裡開始出現了病人。沙門氏菌死亡率很高,陸續出現了死亡,死屍由(偽)省政府負責埋掉……」
——當年日軍駐廣州細菌部隊的檢驗班長丸山茂
細菌班長
流淚跪拜「粵港難民之墓」
1995年7月24日,為了表達懺悔之心,丸山茂應日本東京的一個電視攝制組邀請專程來到廣州,在現場由他指證拍攝了當年中山大學醫學院、南石頭難民收容所等多處當年細菌部隊的遺址。沙東迅全程見證了丸山茂所有指證行為。
據丸山茂證實,中山大學醫學院圖書館舊樓這幢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兩層紅磚水泥建築,就是當年侵華日軍波字第8604部隊駐址。
根據當時採訪過丸山茂的本報退休記者李堅回憶,丸山茂流淚跪拜在「粵港難民之墓」前,並在墓前獻上2450只日本少年兒童手工折疊的彩色紙鶴,表達對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的深深懺悔和對死難者認罪之情,祈願「中日友好,永不再戰」。
從2004年開始,本報記者就一直跟蹤關注沙東迅對日軍「廣東細菌戰」調查取證進展,並在沙東迅的帶領下走訪了部分當年日軍涉及的相關罪證的現場。今年是「廣東受降」69週年,4月24日,沙東迅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再次獨家披露了涉及侵華日軍「廣東細菌戰」的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
丸山茂
公佈掩蓋半世紀駭人聽聞一幕
「戰爭是不人道的,為了不再出現侵略他國的情況,我決定將不為人知的『大量屠殺香港難民的細菌戰』史實披露出來。」1993年,在日本東京一個日本731部隊的罪行展覽舉辦之後,當年駐廣州細菌部隊的檢驗班長丸山茂受到極大的震動。
丸山茂向全世界公佈了自己親眼看到的駭人聽聞的細節,還特別提供了兩張憑記憶畫出的細菌試驗的具體位置。發生在廣州粵港難民遭受日軍慘絕人寰細菌迫害的史實,終於在掩蓋了半個多世紀之後真相大白。
1995年7月23日,「8604」部隊另一名老兵井上睦雄也在日本揭露了日軍在粵進行細菌戰的細節,稱日軍對(被俘)抗日游擊隊員進行活體解剖,並養了大量老鼠,每月生產10∼15公斤的鼠疫跳蚤,進行鼠疫戰。
廣東學者
艱難取證調查日軍細菌戰罪證
作為中國調查日本廣州「波字第8604部隊」開展細菌戰的第一人,沙東迅從1994年開始著手調查,經過對15名目擊者和倖存者的訪談和對多處當年現場的調查取證,他統計得出,從1939年到1945年,日軍共有1200名專業人員在廣州從事各種細菌研究、傳染病研究及鼠疫培養和病(活)體解剖。而廣州淪陷期間起碼2萬名粵港難民因細菌戰而喪生。
當年的南石頭難民收容所,實際上就是日本「8604」部隊細菌戰實驗場所,大批粵港難民在這裡成了日軍細菌實驗的犧牲品。「南石頭鄧崗發現的大片白骨就是日軍廣州細菌試驗的重要罪證!」 沙東迅說。
「更多人只熟知日軍的『731』細菌殺人試驗,對日軍在廣州進行細菌戰卻一無所知。」沙東迅回憶,他關注日軍在廣州進行細菌戰的線索源於日本的一本名為《戰爭責任研究》的雜誌,其中《舊日本軍細菌戰部隊關係圖》一文,明確標注提及「日軍在廣州灘石頭設有檢疫所,檢疫所西側珠江彎曲部有舊炮台的地方,前方就是監獄和難民收容所,在此使用細菌毒害來自香港的大批難民。」
親歷者說
6個搬屍工幾個月才搬完屍骨
沙東迅找到了當年細菌戰的多位受害者。退休多年的廣州造紙集團工人肖錚,左腳上還留有被做細菌試驗後留下的疤痕,他父親是當時被日本人強拉去當搬屍工的6個農民之一。肖錚說,父親親眼目睹當時難民所裡兩個化骨池都被堆滿屍骨,6個搬屍工整整用了幾個月時間才將屍體運完。據父親生前回憶,當年難民病死或病倒(還未死,仍會喘氣)後,就被抬到南箕路兩邊一帶掩埋,數以萬計的粵港難民就這樣地被日軍用細菌殺害。
調查中沙東迅瞭解到,從1953年到上世紀80年代,廣紙建宿舍樓時兩次在地下發現大量屍骨,後來被遷移到增城小樓鎮和花都市赤泥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