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最新統計報告顯示,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然而,中國為了阻止這份報告,整整忙活了一年。
據財經網援引華爾街見聞消息,世界銀行贊助的國際比較項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發表了最新研究報告,稱若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將在今年取代美國,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該報告援引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對中美經濟的預測數據:在2011年至2014年期間,中國經濟將增長24%,而美國將僅僅增長7.6%。結論是:如果忽略支出結構以及通脹程度的變化,那麼2014年全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出美國0.12%。
上述數據是對貨幣在不同國家的購買力的最權威估計,為IMF等大多數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機構所採用。這是自2005年以來該數據首次更新。購買力平價被認為是比較經濟體規模的最佳方法,能反應真實的生活成本。
然而,中國對此權威報告相當排斥。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幫助整理這份報告的知情人消息稱,
為阻止被冠以如此名號,中國已為此抗爭了整整一年。
據該報告消息,中國國家統計局「並不認可將其作為官方統計結果。」報告中有這樣一行:中國國家統計局對本報告採用的方法論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意見。
「一年前,中國和相關組織還為此發生了激烈爭辯。中國不希望這樣的統計數據被公之於眾,不希望成為NO.1。他們對該統計結果將給中美兩國帶來的政治影響力感到憂慮。」這位知情人還稱:「他們(中國)軟硬兼施,鬧了整整一年。中國痛恨這個數據。」
亞洲開發銀行獨立評估部局局長Vinod Thomas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他們(中國)當然不希望誇大經濟規模。他們對此很敏感。儘管在公眾面前這種阻力和敏感已經被淡化,但在幕後,這卻是非常肯定的。
亞洲開發銀行對世行的這份報告也作出了貢獻。
中國政府拒絕公佈這方面的具體數據。但在中國之外,這個數據已經被廣泛報道了。
這種拒絕可不是第一次。英國《金融時報》文章表示,北京方面經常拒絕一些國際預測數據,主要是那些關於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的內容,從碳排放到能源使用,方方面面的測算結果都令中國憂慮。
該文章還稱,中國領導人正擔心上述數據可能帶來的國際責任。「若以人均基礎來計算,中國仍然屬於貧困國家。因此,他們並不願意被推上國際舞台——至少目前不樂意。」一位服務於中國高層決策者的顧問說。
以當前匯率和經濟增長率預測值角度看,若扣除物價因素按實值計算,中國可能在十年左右趕超美國。但即便預測成真,考慮到中國13.6億的龐大人口,從人均角度測算中國仍是貧窮國家。
根據世行的這份報告,假如以人均購買力計算,那麼中國僅排在全球第99位,而美國排在第12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