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央行5月12日公佈的4月統計數據顯示,人民幣存款餘額108.45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5個和5.3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6546億元,同比多減5545億元。其中,居民存款減少1.23萬億元。
據證券時報報道,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表明,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是7.2%,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加快。令人不解的是銀行4月存款增幅卻創歷史新低,居民存款減少竟然高達1.23萬億元。有趣的是,當前餘額寶規模為5400億元,老百姓手裡的存款到底去哪了似乎成了謎團。
近年來,全國各地各類擔保公司、農民資金互助社、投融資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民企內設財務公司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些經營組織中不少公開從老百姓手中違規「變相吸存」,至於隱性吸存數額只有天知道。湊巧的是,全國公安機關2013年偵破的非法集資案件達3700餘起,挽回經濟損失64億余元。5月11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又爆出湖南婁底九龍集團非法集資涉及金額數十億元,參與人群遍佈婁底市全城。普通百姓面對社會上如此眾多的「山寨銀行」與「准銀行」,目睹所處環境到處都是「合法的攬存機構」,把血汗錢投入到九龍集團這樣當地最大的民營企業也就見怪不怪。
在「寶寶們」與銀行理財產品短期投資收益雙雙依然接近或超過5%的誘導下,流行在民間各類借貸月息一分五的利率則成了普通百姓普遍認同的「約定俗成」。按照老百姓的說法,「現在銀行公開發行的理財存款,半個月的收益都有5%了,給別人借錢一分五的利息算是低的了」。只要不是明顯高出這一標準,老百姓就會按照邊際安全的「心理定律」參與到當前層出不窮的各類非銀行「存款市場」。如此一來,銀行居民存款大幅削減也就不難理解。
可以預言,隨著各類民間非法集資的加劇、網絡平台變相吸存的提速、山寨銀行肆無忌憚的擴容、理財市場瘋狂發展的擠壓,銀行居民存款迎來「流失之痛」將會為期不遠,籠罩在金融生態環境的「霧霾」亦將日益明顯。一旦銀行居民存款減少勢頭難以遏制,實體經濟特別是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要想獲得銀行信貸支持更會難上加難。
各級管理層摸清了銀行住戶存款大幅減少的隱情,就應從規範金融秩序入手全面開展金融市場大整頓,盡快出台規範化的民間金融行為指引法規,從政治和經濟雙重高度提醒人們養成正確的金融行為習慣,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監管職能,將地方金融活動納入監管範圍,對違法違規開辦金融業務的行為予以堅決打擊和制裁,就能有效避免「金融受損,政府兜底」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