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俄否認中俄共建反導 中國實力更強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5-22]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多家俄羅斯媒體21日報道稱,俄羅斯外交部官員在上海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俄外交部沒有掌握亞太國家,特別是俄中兩國,構建聯合反導系統的消息。儘管如此,這一表態仍然引起外界對中俄聯合打造反導系統的可能性產生無限遐想。有專家認為,從技術角度來看,中俄共建反導系統存在技術基礎,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難度非常大。

俄否認中俄共建反導傳言

據環球時報援引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21日報道,當天在上海有記者向俄羅斯外交部亞太合作司司長哈基莫夫提問「您是否瞭解有關中國和俄羅斯準備聯合建造反導系統的信息」,對這一問題,哈基莫夫表示,俄外交部沒有掌握亞太國家,特別是俄中兩國構建聯合反導系統的消息。俄羅斯與中國並不打算在亞洲建立聯合反導系統,以對抗美國在這一地區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他說:「我首次聽到這個消息。莫斯科和北京反對美國在亞洲地區建立反導系統,這點很清楚。而且大部分亞洲國家也反對建立反導系統,這點也是客觀事實。」

而這次已不是第一次有關中俄等國聯合研製反導系統的傳言了。早在幾年前,就有西方媒體稱,中、俄、伊朗要聯合研製部署反導系統。據俄新網2013年1月10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捨夫在俄中第八輪戰略安全磋商結束後表示,俄羅斯與中國將共同應對美國的亞洲反導系統,這是俄官方首次表明這一立場。

中俄有構建反導系統的實力

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介紹,從技術角度上看,中俄具備聯合研發、部署反導系統的技術實力和物質基礎。俄羅斯具有較為完善的導彈預警系統,包括天基的導彈預警衛星和地面大型導彈預警雷達。該系統一方面為其戰略火箭兵部隊提供預警,另一方面也向用於保衛莫斯科的A135反導系統進行預警。A135反導系統採用以核反核的方式進行反導攔截,由於誤差較大,其攔截彈採用核戰鬥部,依靠核爆的強大電磁脈衝和衝擊波擊毀來襲導彈,基本上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所以處於被淘汰的地位。目前,俄羅斯還在研製具備防天反導能力的S-500防空系統,根據俄羅斯媒體的描述,其大致相當於美國的「薩德」系統,用於中近程彈道導彈的末端區域攔截。但俄羅斯至今未公佈其詳細性能。

中國也曾兩次宣佈進行過彈道導彈中段攔截試驗。這意味著中國具備研製類似美國地基反導系統的常規反導系統。從技術角度上看,該系統應該比俄羅斯現役的A135更為先進。另外,中國具有研製導彈預警衛星和大型導彈預警雷達的技術實力和物質基礎,美俄於上世紀60年代開始部署這些預警系統。

從上述分析來看,中俄兩國具備共同研製部署反導系統的技術基礎。

兩國反導系統能兼容嗎?

當然,中俄具有的這種技術基礎並不能成為中俄聯合構建反導系統的主因。中俄在很多裝備技術領域都具有一定基礎,但實際上,兩國幾乎還沒有在某一裝備領域進行過對等的聯合研發並裝備兩軍。有專家稱,中俄在軍事上的獨立性都非常強,有各自的技術風格,這之前對聯合研發的需求不大。另外,中俄對反導系統需求不同。例如,中國面臨的彈道導彈現實威脅要超過俄羅斯,而且既可能包括常規彈道導彈也包括核導彈,可能的國家也不止一個,而俄羅斯則重點針對美國的彈道核導彈。如果僅僅從對抗美國反導系統的角度考慮,也沒必要對應發展過於燒錢的反導系統,而只需在導彈突防能力上做文章。

而從技術角度上看,現有中俄的反導系統很難實現深度交聯。真正一體化的反導系統可以實現這樣的功能:俄羅斯的預警衛星發現敵方導彈發射,可以將數據傳輸到俄羅斯或者中國的指揮所,由指揮所將有關數據傳輸到導彈預警雷達進行精確跟蹤,然後自動啟動落點附近的攔截系統實施攔截,無論這些導彈預警雷達和攔截系統處於哪個國家。這種交聯需要在雷達格式、攔截系統、通信協議等方面實現高度一致,而這在目前看來僅從技術角度就不容易實現。將一方得到的情報簡單通報給對另一方很容易,但這種通報對反導作戰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責任編輯:賀頓
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      [2014-05-20]
烏克蘭與外國談判售俄最強導彈技術      [2014-05-19]
俄羅斯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抵達上海      [2014-05-18]
不明物體疑似俄火箭內部燃料罐      [2014-05-17]
媒體:中國被看作改變國際平衡砝碼      [2014-05-15]
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      [2014-05-14]
烏東部兩州今公投 將建「新俄羅斯」      [2014-05-11]
白宮要求取消俄羅斯普惠制待遇      [2014-05-08]
外媒:普京決定從烏克蘭邊境撤軍      [2014-05-08]
烏東部婦女哭求俄羅斯援手抵抗基輔      [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