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人民日報:李鵬對子女要求嚴格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7-0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李鵬回憶錄》,1983年,李鵬任副總理前夕,找子女談話,約法三章:在家裡住就要遵守家裡的規矩,不得夜出不歸。每月要交10元生活費,但父母不會花你們的錢。不能向他人借錢,不能替人傳遞信件和接受他人的禮品。《人民日報》刊文稱,李鵬同志對子女要求嚴格。

據人民日報報道,《李鵬回憶錄(1928—1983)》是李鵬同志親自撰寫的一部自傳體書籍,詳細記述了他從1928年至1983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經歷。全書16章,48萬餘字,收入了130餘張珍貴的歷史照片。《李鵬回憶錄(1928—1983)》內容豐富、翔實,感情真摯,語言質樸,從一個側面為讀者展現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的畫卷,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李鵬同志是我黨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作為在延安成長起來的革命者,李鵬同志不僅是延安歲月的親歷者,更是延安精神的踐行者。正如李鵬同志所說:我在延安受到的革命教育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精神財富,通過學習我樹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樹立了為革命勝利而奮鬥的人生觀,接受了從物質到精神、從感性知識到理性知識的認識論,以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論,學到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理論,還有延安許多優良的作風,比如說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互助、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等。這些收穫使我銘刻在心,終生難忘。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這些優良的革命傳統和基礎理論知識,使我受益終生。

打開《李鵬回憶錄(1928—1983)》,激盪的歲月撲面而來。

一、紅色家庭 烈士後代

李鵬同志出身於一個紅色家庭,是革命烈士的遺孤。

他的父親李碩勳是中國共產黨著名的革命活動家和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之一,是周恩來的親密戰友。1927年,李碩勳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師黨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南昌起義。此後又先後擔任中央軍委委員和浙江、江蘇等省軍委書記。1931年任中共廣東軍委書記。同年7月,他在海南島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兩個月後英勇就義。

李碩勳犧牲後,母親趙君陶按照中央安排帶著才三歲的李鵬從香港到上海,一年後又帶著剛一歲的遺腹女李瓊和李鵬從上海到成都。她一方面利用各種條件做黨的地下工作,一方面悉心照料李鵬兄妹,含辛茹苦,飽經磨難。

趙君陶深明大義,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李鵬同志在《紀念我的母親趙君陶》一文中說:「我要感謝母親在幾個關鍵時刻對我的幫助。1941年,在我13歲的時候,她就毅然決定把我送到革命聖地延安去學習,使我受到黨的教育,像父母一樣,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建國前夕,黨中央決定派遣一批青年到蘇聯學習經濟建設的專業知識。我原來不想去,而她極力主張我去。為此,我們母子之間發生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衝突。她批評我目光短淺,有自滿情緒。最後,我聽從她的勸告,服從組織決定,到蘇聯學習了水力發電專業。」「1955年,我從蘇聯學成回國,分別多年的母子又得重逢,她是多麼想能與兒子生活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然而,當她得知組織上分配我到東北基層工作,以便受到更多的磨練,她放棄了自己的願望,又一次毅然送我走上了新的征途。在東北基層的鍛煉,對我的成長是多麼重要,我要感謝她的智慧和遠大的眼光。」

二、前輩關懷 後繼有人

作為烈士後代,李鵬同志也受到了很多革命前輩的關心與愛護。

毛主席的關懷令李鵬始終銘記在心。1942年在延安,李鵬隨陳雲去中央機關食堂吃飯時遇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得知李鵬正在看《三國演義》,就問他:你對《三國演義》的哪一個人最佩服?李鵬脫口而出:曹操。主席追問李鵬:為什麼呢?李鵬說:曹操能團結幹部。毛主席讓李鵬舉例。李鵬說:官渡大戰後,曹操取得了勝利,繳獲了許多他的屬下私通袁紹的高官和謀士的書信,但他並沒有採取什麼處置措施,而是當著這些人的面把這些書信都燒了,因此團結了這一部分人。聽完了以後,毛主席點頭稱是。他對陳雲說:這個娃娃了不起,要好好培養,將來一定是個人才。

周恩來、鄧穎超非常關心李鵬的生活,要求也非常嚴格。在延安,有一次李鵬去周恩來家。他隨手拿起一本名著《唐吉訶德》,但看後並未放回書架原處,導致後來周恩來一時找不到。為此,周恩來批評了他。「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周恩來做事是那樣的嚴謹,那樣的有秩序,他這種一絲不苟的作風影響了我的一生。」

書中還澄清了李鵬同志是周恩來養子的傳聞。李鵬同志寫道:周總理、鄧媽媽與我的關係,就是老同志與烈士後代的關係。有人傳說我是周總理的養子,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周總理、鄧媽媽關心的烈士子弟,不止我一個,他們同樣關心愛護其他戰友的子女。我們都稱他們周伯伯、鄧媽媽。

鄧小平同志也曾鼓勵過李鵬。1958年9月,鄧小平等幾位中央負責同志來東北時到豐滿發電廠考察,發現水庫水位很低,幾乎只剩下庫底了。小平同志鼓勵在這裡工作的李鵬要好好幹,他說:「現在有人攻擊豐滿發電廠,說去年放流不當,發生洪水,今年又把水用干了。你不要聽這些話,用棉花把兩個耳朵塞住,照樣工作。」

任弼時、陳雲、李富春、蔡暢、聶榮臻、劉瀾波等革命前輩也曾在不同時期給予李鵬關懷和鼓勵,使李鵬從前輩的言傳身教中獲益良多。

三、革命熔爐 鍛煉成長

1941年2月,李鵬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在這個革命的大熔爐裡生活了整整5年,對這裡感情深厚。

延安生活很艱苦。李鵬同志回憶:由於日軍「掃蕩」、國民黨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延安的生活是非常艱苦的。我們一般都是八到十個人住一個窯洞,非常擁擠。窯洞本身就不大,只在門框的旁邊開了一扇窗戶,到了夏天非常悶熱,有的同學就把自己的被褥搬到外面露天睡覺。到了冬天,特別是11月以後到次年3月,非常寒冷,日子更不好過。

延安卻又是充滿希望的。為了戰勝困難,堅持抗戰,1942年底,黨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號召解放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毛主席還發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李鵬和同學們也投入到了大生產運動之中。之後,大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解決溫飽了。

雖然生活艱苦,但是李鵬認為:延安的大生產運動不僅讓我們改善了生活,而且使我們青年一代學到了自力更生的生活本領,樹立了艱苦奮鬥的人生價值觀,也讓我們受到了勞動的鍛煉。

延安的整風運動也給青年李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鵬同志回憶道:通過學習整風運動文件,我進一步增強了對黨的認識和理解,也深刻認識到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給黨的事業帶來的極大危害。

在延安生活了近5年,李鵬從一個少年成長為青年,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四、留學蘇聯 志向高遠

赴蘇留學,是李鵬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1948年,經中共中央批准,由東北局負責,選送了李鵬等21位青年去蘇聯學習,為新中國的建設儲備人才。

在選擇高校、專業時,赴蘇治病的任弼時同志對他們說:你們不要選擇政治,也沒必要去軍事院校。你們應該學習經濟管理和自然科學,我們國家急需這方面的人才。至於選擇哪一個學科,要根據你們的愛好和志向,自主選擇。

李鵬同志回憶:任弼時同志的意見對我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結合他的意見來思考自己的選擇。我選擇了享有盛名的莫斯科動力學院的水電專業。

李鵬學習非常刻苦、認真,最後的畢業設計得了滿分。這樣,李鵬就成為當時中國留學生中的全優生。

讓留蘇學子非常激動的事,就是毛主席在訪蘇期間接見了李鵬等留蘇學生。毛主席非常關心大家的學習和生活,鼓勵同學們要努力學習,要艱苦奮鬥,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有了好身體才能為祖國作出貢獻。

留蘇期間,李鵬還當選為中國留學生總會的主席。留蘇學生總會的任務很重。包括接待國內來的新生入學,配合留學生黨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組織學習《人民日報》及大使館傳達的黨內有關文件和報告,幫助留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組織報告會,協助做好訪蘇代表團的接待等。這些工作,他都圓滿的完成了,並從中得到了鍛煉,增長了才幹。

1955年3月初,李鵬順利結束了在蘇聯的學習生活,回到了祖國。

五、扎根基層 貼近群眾

李鵬同志從蘇聯回國後,主動要求到基層工作。他發揚延安傳統,密切聯繫群眾,和廣大幹部、技術人員、工人打成一片,取得了成績,樹立了威信。

李鵬回國後,劉瀾波徵求他的意見,是到部裡當秘書,還是到基層工作?李鵬聽後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已經考慮很久了。我還是願意先到水電基層去工作,因為我在國外學的是水力發電專業,雖然也到過幾個水電廠實習,但那都是走馬觀花,僅僅是瞭解一點皮毛,我所學的書本知識還沒有和實際相結合。根據以往的經驗,外國留學生回國後如果不與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遲早是要碰釘子,犯教條主義的毛病,這在我們黨內已有過很多教訓。因此,為了使我學的書本知識和生產實際有一個較好的結合,還是應該先到基層去工作。」

1955年3月,李鵬來到吉林豐滿發電廠,任見習廠長。在這個崗位上,他積極學習,勤於鑽研。廠長李旭對他說:「你來的這幾個月,大家對你的反映不錯,因為你沒有留學生的架子,能夠和工人與技術人員打成一片,在技術上也很有前途。」1955年12月,李鵬被任命為豐滿發電廠副廠長兼副總工程師。

1965年7月19日,國務院任命李鵬為阜新發電廠廠長。為了盡快熟悉火力發電的生產過程和管理業務,李鵬每天穿著工作服,戴著安全帽,精力飽滿,早8點準時到廠,開始對全廠的生產運行情況進行巡迴檢查。檢查電廠的運行狀況,是從廠房的0米層開始,到鍋爐房、汽輪機房、上煤裝置,最後到電廠的中央控制室。他每天上午都這樣深入到生產第一線,風雨無阻,四季不變,得到全廠工人的好評。在阜新發電廠,李鵬同志和楊耀邦總工程師等還組織領導了電廠有史以來第一次9台機組的滿出力發電,獲得了成功。

六、勇於擔當 身先士卒

勇於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李鵬同志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難事急事,但他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體現出共產黨人勇於擔當的堅強意志和優秀品格。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地區發生了大地震。李鵬同志立刻趕到北京電管局電網調度所檢查電網情況,隨後率隊緊急奔赴唐山。在災區,李鵬同志決定盡快開動帶來的柴油發電機,首先向市中心的和平路路燈送電,給受災群眾一個鼓舞。大約72小時後,北京供電局搶修隊首先修復了這段線路,和平路上的路燈點亮了。李鵬同志還制定計劃,先把北京的電送到唐山賈庵子變電站,再考慮電廠的修復問題。在北京供電搶修隊的努力下,由玉田到唐山賈庵子的輸電線路,經過七天七夜終於修通了,載波電話也開通了。接著,搶修隊又搶修了19個110千伏變電站和55個35千伏變電站。地震一個月以後,唐山地區的供電恢復工作基本完成了。

1981年9月,龍羊峽水電站工地發生了200年一遇的大洪水,流量達到5570立方米每秒,龍羊峽水電站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全國人民都在關心龍羊峽的安危。李鵬同志作為電力部部長主動提出要到現場指揮抗洪搶險。到了龍羊峽,李鵬同志及時傳達中央指示,積極匯報汛情,現場多次組織召開防汛指揮部會議,與氣象部門加強聯繫,仔細觀察現場,用科學的方法調度抗洪大軍,在非常時刻及時拍板決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最終取得了龍羊峽抗洪搶險工作的決定性勝利。李鵬同志親臨第一線指揮,連香港輿論也給予了好評。

七、堅持真理 立場堅定

在建國以來的歷次政治運動中,李鵬同志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忠誠黨的事業儘管遭受了一些錯誤的批判和指責,但他始終堅持真理,體現出了一位傑出的共產黨人難能可貴的崇高品質。

1974年1月25日的下午,在首都體育館召開了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批林批孔」動員大會。江青宣佈:今天大會的錄音整理以後,要傳達到全黨全軍,動員全黨全軍全民開展「批林批孔」運動。藉著這次大會,北京電力局的派系人物又活躍起來了。幾天之內,北京電力局的大樓裡大字報鋪天蓋地,他們指責局黨委對「批林批孔」不積極。更有甚者,還質問局黨委:為什麼要隱瞞中央的重要文件不傳達。當時主持日常工作的李鵬同志十分冷靜,對那些挑釁性的大字報置之不理,並以未收到通知為由,頂住壓力,堅持不傳達大會的錄音。

1976年1月,周恩來總理逝世。當時,輿論工具已經被「四人幫」控制,不讓發表悼念周總理的消息。群眾的不滿越來越深、越來越大。終於在清明節前後,爆發了各種形式的沉痛悼念周總理的活動,天安門廣場則成為悼念活動的中心。當時的政治形勢是很緊張的,但李鵬、朱琳夫婦還是帶著三個子女不顧危險,幾次到廣場悼念,並在紀念碑前留下了幾張全家的合影。之後,有公安人員甚至來到北京電管局調查李鵬同志所乘車輛。

八、實事求是 敢於直言

李鵬同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敢於直言,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踏實作風。

到電力部工作後,李鵬同志始終站在黨和國家大局的角度思考能源問題。1980年6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開會討論「六五」期間的能源政策。會上有同志提出,從我國目前的財力來看,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只能採取節約與開發並重,而且是以節約為主、開發為次的方針。李鵬同志表示,電力部擁護開發與節約能源的政策。同時,「六五」期間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還是應該從2000萬千瓦回到2500萬千瓦。資金不足,國家計委應該給些政策。一是借點外債;二是實行利潤包干。電力部門今年創造利潤50億元,而計委只給電力留10%,太少了,至少應為50%。那樣,每年就可以有25億元,才能為每年再增加100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和降低線損創造條件。李鵬同志發言後,國務院副總理谷牧說,電力部這位同志講得很好,有數據,有道理。

1982年10月,李鵬同志隨胡耀邦同志去江西和福建考察。針對耀邦同志提出的近期要有100個縣依靠小水電實現農村全盤電氣化的觀點,李鵬在考察中多次向耀邦直陳小水電的優點與不足。李鵬同志回憶道:「我相信耀邦同志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他提倡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是深入人心的。他雖然位居黨的總書記,但我認為無私才能無畏,我應該在小水電問題上講實話。在小水電作用方面,我和耀邦同志有不同的看法,當時我希望能通過這次考察使耀邦同志既能體會到小水電的作用,又能認清它的不足之處。」經過實地考察,耀邦同志欣然接受了李鵬同志的意見。

九、堅持黨性 能上能下

李鵬同志黨性強,服從組織安排,淡泊名利,能上能下,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進退,始終腳踏實地地工作。

1982年,中央決定水利、電力兩部合併為水利電力部,3月2日,宣佈由原水利部部長錢正英任水利電力部部長,原電力部部長李鵬任第一副部長。李鵬同志在書中寫道:「對我來說,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天,也是考驗我的一天,我的心情是平靜的。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是為了做官,還是為了革命?難道只能上,不能下嗎?虛名能值幾何?有那麼多的工作等待我去做,從某種意義上講,擔子不是輕了。」「我可以擺脫許多雜事,集中更多精力,把電力的事管好。有關水利的大事,我也要學習瞭解。」

李鵬同志在水電部成立後的黨組會上表示,當副部長,能上能下,當好助手,協助錢正英做好工作。他在會上強調,新機構重點是要提高效率,使黨的政治路線有實施的保證。李鵬同志還就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五點意見:提高效率從黨組做起,黨組開會不帶助手,由成員自己匯報。權力要下放,要發揮網局和流域機構的作用。要制定明確的職責條例,實行崗位責任制,但不可能樣樣清楚,司局之間還要發揚協作精神。要抓方針政策,搞調查研究,各司局都能寫出有份量的報告,把日常瑣事下放在基層。機關要改變作風,既要起機關作用,又要為基層服務,上層建築要促進生產力發展。

李鵬同志說到做到,在副部長的崗位上始終踏實工作,獲得了廣泛肯定。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開,李鵬同志當選為中央委員。

十、幸福家庭 良好家風

家風實質上是個人作風的折射和延伸,優良的作風必然離不開純正的家風。出身於革命家庭,受革命前輩的熏陶,李鵬同志家中始終保持著溫馨樸實、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

1957年元旦之夜,李鵬在聯歡會上初見擔任蘇聯專家翻譯的朱琳,隨著交往的增加,兩人之間產生了愛情。他們於1958年7月10日正式組建家庭。對於這一婚姻,不僅雙方家庭滿意,周恩來也曾誇獎說:「李鵬,你有一個好妻子,朱琳是革命的賢妻良母。」

2008年7月10日,是李鵬、朱琳50年金婚紀念。李鵬同志寫道:「50年說來話長,我們經過了很多的風風雨雨,可以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彼此激勵,相互幫助,也開展了友善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特別要說的是,我們的政治信念始終高度一致,我們的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也很合得來,這成為我們50年夫妻生活堅實的感情基礎。50年來,我們的感情一直非常好,不少人,包括我的同事和外國友人,都稱讚我們兩個人為模範夫妻。能夠找到這樣的終身伴侶,我感到非常幸福。」

李鵬同志對子女要求嚴格。1983年,李鵬同志就任國務院副總理前夕,他特意找他的三個子女談了話。他寫道:「職務變了,對孩子們要求要更嚴」。並對三個孩子約法三章:在家裡住就要遵守家裡的規矩,不得夜出不歸。每月要交10元生活費,但父母不會花你們的錢。不能向他人借錢,不能替人傳遞信件和接受他人的禮品。

《李鵬回憶錄(1928—1983)》文字樸實流暢飽含深情,讓人看到了李鵬同志從烈士遺孤到國家棟樑的成長歷程,更看到了他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他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表現出的深入實際、密切聯繫群眾、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勇於擔當等品質,處處閃耀著延安精神的光輝。他用自己的實踐書寫了五個大字「我是延安人」!我們從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延安的好傳統好作風,他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更給我們以深深的啟迪。

      責任編輯:吳筱惟
人民日報刊文評介李鵬新書      [2014-07-04]
李鵬新書:被毛澤東贊娃娃了不起      [2014-06-30]
李鵬:有人傳我是周總理養子不正確      [2014-06-30]
李鵬新書憶婚戀:與朱琳稱大琳大鵬      [2014-06-29]
李鵬新書憶愛情 與朱琳互叫愛稱      [2014-06-29]
《李鵬回憶錄(1928-1983)》出版發行      [2014-06-24]
李小鵬調研 坐小板凳與村民座談      [2014-04-21]
李小琳談李鵬:意志堅定 做事認真      [2014-04-12]
三峽集團問題多 幕後或有大老虎      [2014-03-29]
李小琳著藍色時尚套裝參會      [201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