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正在展開清理工作的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遺址核心區域,攝於7月7日。 【文匯網訊】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顯示,731部隊至少生產2470枚細菌炸彈。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調查研究」課題組完整編譯出關於侵華日軍細菌武器的《阿爾沃·湯姆森報告》。
紀念抗戰爆發77周年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調查研究」課題組完整編譯出關於侵華日軍細菌武器的《阿爾沃·湯姆森報告》。該報告記錄了731部隊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的供述,截至1942年,731部隊共研製生產了2470枚細菌炸彈。報告還認為,侵華日軍731部隊研發細菌武器是經官方批准的,並且得到最高軍事當局的支持。
生產至少10種細菌炸彈
《阿爾沃·湯姆森報告》是1946年由當時美國迪特裡克基地中校阿爾沃·湯姆森對731部隊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和次任部隊長北野政次進行審訊之後,形成的總結性報告。該報告詳細記述了731部隊總部的體制、配置、職責以及細菌戰和人體試驗等有關信息。
石井四郎供述,至1940年,已經研製出9種用於細菌病原體傳播的炸彈,並進行了實地測試。其中包括用於污染土地、製造傳染性雲霧,以及爆裂彈藥,即通過污染炸彈碎片和炮彈碎片造成傷害而感染並致傷亡。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負責人楊彥君說,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得出侵華日軍生產了至少10種類型的細菌炸彈。包括石井式陶瓷細菌彈、H A型炸彈、I型炸彈、RO型炸彈、SI型炸彈、U型炸彈、老型U JI炸彈、GA型炸彈、100U JI型炸彈、母女彈等。
以細菌戰攻擊為最終目標
據石井四郎向湯姆森提供的數據,1937年至1942年,731部隊共生產了2470枚攜帶細菌病原體的炸彈,這些細菌彈以炭疽菌、鼠疫菌和傷寒菌為主要填充菌。
楊彥君說,侵華日軍生產的細菌炸彈中以石井式陶瓷細菌彈、H A型炸彈為主要類型。其中石井式陶瓷細菌彈是731部隊生產最多的細菌彈,由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直接參與研發設計,是專為填裝帶有鼠疫菌的跳蚤而設計的,1940-1942年共生產約500枚。
「根據《阿爾沃·湯姆森報告》的詳細記錄,可以明確斷定細菌炸彈的研製是以細菌戰攻擊為最終目標的。根據翔實的實驗數據和設計圖紙,進一步證實了731部隊以進行細菌戰為目的而開展了細菌武器研究、試驗和生產的歷史事實。」楊彥君說。
細菌武器研發經官方批准
湯姆森在報告中寫道:「儘管石井四郎宣稱細菌武器只是關東軍水供給和淨化部中非常微小的一方面,並且該研究的進行也不曾得到官方指示。但是,從其所完成的研究和所取得的進展來看,顯然細菌武器研發的各個階段都是大規模進行的,是經官方批准的,並且得到最高軍事當局的支持。」
據楊彥君介紹,湯姆森在第一次問訊時,石井四郎掩蓋了細菌戰、細菌武器的研究和人體試驗罪行,而通過多次問訊,湯姆森得到了比第一次更多而又重要的情報。「石井四郎從避談細菌戰、人體試驗到積極配合湯姆森的調查,短時期內有如此大變化,除了美軍施加壓力之外,美軍和石井四郎達成了交易,為獲取細菌戰和人體試驗情報信息,將調查不作為戰爭罪行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