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一架美國巡邏機日前在海南島以東上空進行所謂「例行偵察」時遭遇中國殲-11B戰機接近。有外媒稱,中美軍機相遇引發新緊張之際,美國海軍向亞太地區派出第二艘航母戰鬥群「卡爾·文森」號,該航母將與在日本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會合。
據環球時報25日綜合報道,「猶如好萊塢大片《壯志凌雲》中的場景,中國戰機在距離美國偵察機僅30英尺(約9米)的距離做出翻滾動作。」剛過去的週末,一條中國殲—11戰機在南海上空「驚險攔截」美軍P—8巡邏偵察機的消息成為西方媒體上最抓人眼球的新聞。爆出該消息的五角大樓及美國安全高官宣稱中方做法「非常危險」,是「令人深感擔憂的挑釁」。
對於美國的惡人先告狀,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23日予以回擊。批評美方指責完全站不住腳的同時,楊宇軍強調:「美方對中方大規模、高頻度的抵近偵察才是危及中美海空軍事安全、導致意外事件發生的根源。」不顧中國強烈反對,美國常年靠近中國近海進行偵察活動,並多次引發摩擦,2001年的中美南海撞機事件曾在中美之間引發一場軒然大波。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美國不停止對中國搞抵近偵察,我們也應該到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甚至到美國本土附近進行偵察活動,來而不往非禮也,必須「你來我往」。
美聯社24日以「中國為攔截美國海軍飛機辯護」為題說,中國國防部駁斥美國關於中國軍機在南部沿海攔截美軍偵察機是危險行為的指控,並譴責華盛頓對中國發起大規模和高頻度抵近偵察行動。在23日晚發表的聲明中,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介紹,19日上午9時許,美國海軍一架P-3反潛機和一架P-8巡邏機飛抵海南島以東220公里附近空域進行抵近偵察,中國海軍航空兵一架殲-11飛機起飛進行例行性識別查證。他表示,中方飛行員的相關操作是專業的,並與美機保持了安全距離。美方對中方的指責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在批駁美方指責的聲明中,中方沒有透露雙方軍機的確切距離。今年5月,日本指責其偵察機在東海被中國戰機「異常接近」時,宣稱雙方最近距離一度只有30米。如果按照美方說法,兩架軍機相距9米是什麼概念?一名有戰機飛行經驗的空軍專家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9米並沒有超出風險可控的距離,9米屬於密集編隊狀態的間距。如果兩機相距在5米以內,也就是超密編隊的距離,就比較危險了。而且從以往經驗來看,美方經常單方面誇大事實,這次也不排除美方借渲染危險達到惡人先告狀的目的。
中國國防大學張召忠教授24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對於這次事件必須看清一個關鍵點,是美國偵察機跑到中國沿海搞抵近偵察,而不是中國軍機到美方沿海騷擾美國飛機。美國偵察機已經進入中國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在專屬經濟區內,他國船隻和飛機可以無害通過。但美方是軍用飛機對中國進行軍事偵察,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很大危害。海南又是南海艦隊的所在地,美國偵察機對中國核潛艇構成威脅。所以中國必須出面攔截,這也是國際慣例。既然出面,就必須起到威懾作用,靠得越近威懾越大。9米距離不算什麼,冷戰時期,蘇聯戰機對美國偵察機靠得更近,有時只有幾十厘米。蘇聯的蘇—27甚至曾從美國軍機下方飛過,用尾翼把美國偵察機的腹部劃開一道口子。
透過外界的一些報道也可以看出美國對中國的偵察越來越變本加厲。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五角大樓稱此次事件發生於8月19日,而在此之前,華盛頓在這一地區悄然採用新戰術,遏制中國在南海緩慢但穩固的「領土進軍」。這些新戰術包括加強P—8等偵察機的活動,在爭議區域附近加強美國海軍的行動。不顧中國抱怨,美國在這一地區長期進行空中偵察,但在爭議區域使用新一代P-8A偵察機表明這種活動加強。中方的反應符合其一貫立場,即美國無權在其海岸線附近進行偵察。
德國《青年世界報》稱,中美兩國之間的危險動作增加,與美國3年前制定的亞太政策有關。美國要將60%的海空力量投入到亞太地區,遏制中國崛起,以確保美國在那裡的霸權。美國在中國周邊建有多個軍事基地,這也給南海地區「火上加油」。但中國在海上正展示不斷增長的自信。
在五角大樓正式表態前,《華盛頓自由燈塔》引用匿名官員的話率先披露了此次事件。中美雙方互相表態後,該報進一步稱,對於中方的反駁,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表示:「我們堅持我方對這起危險和不專業事件的說法。」報道稱,美中軍機相遇引發新緊張之際,美國海軍向亞太地區派出第二艘航母戰鬥群「卡爾·文森」號,該航母將與在日本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會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