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網報道,16日,「2014中德建築節能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河北省高碑店市舉行。期間,德國能源署署長斯蒂芬·科勒透露,該署將同河北省合作建設一座中德建築節能合作中心,併力促更多德國企業和技術到河北扎根。
16日,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德國能源署署長斯蒂芬·科勒及德國企業家代表團一行蒞臨「2014中德建築節能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論壇現場。斯蒂芬·科勒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透露,德國能源署將與河北省共同建設中德建築節能合作中心,並在該中心建設一座被動式「超級建築」,以開展節能生態建築領域的研究和培訓等工作。
斯蒂芬·科勒說,德國與中國在能源和能效領域已建立有效合作,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技術,尤其在節能生態建築方面,德中雙方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斯蒂芬·科勒表示,德中兩國沒有任何貿易壁壘,雙方在工業節能和農業節能領域同樣具有合作潛力。德國經濟部正力促在發動機驅動、空氣壓縮系統節能等方面與中國開展合作。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稱,中國所面臨的結構轉型和環境保護等問題在河北省得以集中體現。河北省以傳統產業為主,鋼鐵、玻璃等過剩產能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這和德國過去面臨的挑戰相同,但德國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因此,以河北省為中心的中德合作更具特殊意義。
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表示,河北省2013年GDP總量在30個省市中排名第六,但重化工業佔得比重較高,所以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勢在必行。德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走過了工業化的階段。目前,德國依然把工業和製造業作為戰略性產業,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德在節能和環保技術、產業發展、技術教育、政策支持上具有較大合作空間。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認為,至2020年,中國人口峰值將達到15億,如不能很好控制建築總面積和全面推廣節能建築,每年總能耗將超過10億噸標煤。通過建築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期望將能耗控制在每年8.4億噸標煤,年節約標準煤可達1.6億噸。
劉加平表示,中國將通過設計建造與地域氣候條件和太陽輻射資源相適應的低能耗建築物,設計安裝高效的建築能耗設備系統,以及充分採用太陽能等可再生替代能源等系列措施,全面推行建築節能設計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