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6日上午在米蘭與意大利總理倫齊共同出席第五屆中意創新合作周大會並致辭。
李克強積極評價中意創新合作周為推動兩國科技創新合作所作貢獻。李克強指出,中國與意大利都是文明古國,分別是東西方文明的傑出代表,兩國在絲綢之路上的交往源遠流長。當前,中意交流與合作日益緊密。我此次訪意期間,兩國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科技創新是其中的重要領域。中方願同意方加強科技、工業設計、製造業等領域的創新合作。相信通過雙方攜手努力,科技創新合作將在兩個偉大文明的交匯中煥發出時代的光彩,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李克強在致辭中表示,我們的時代是創新的時代,科技創新不僅來自對科學的瞭解,對技術的把握,也源自創意,希望中意青年用東西方智慧碰撞出更多「奇思妙想」,讓創意促進創新,進而提升兩國產業競爭力。
■ 延展
李克強歐洲三國行 「創新」成主題
李克強外交「大片」上演第六季——鏡頭搖過亞歐大陸,展現德國、俄羅斯、意大利三國版圖,會晤、磋商、簽約、演講,大大小小的「珍珠」散落在地圖上,將它們串起來的,是一根主線、一個關鍵詞——創新。盤點總理的出訪成果,某種意義上就是欣賞這條被命名為「開放式創新」的「珍珠項鏈」。
李克強創新宏觀調控國際上受矚目
在國內各個場合,無論是出席會議還是考察工作,人們從李克強口中最常聽到的表述就是「改革創新」,從國務院各項決策中解讀出的核心理念,也是「改革創新」。對這樣一位言行一以貫之的總理,人們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他把改革塑造為本屆政府的根基,把創新界定為本屆政府的靈魂。
這樣一個「創新型政府」,通過簡政放權「革自己的命」,一年多來取消和下放6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真正激發了市場的活力和人民的創造力。也正是這樣一個「創新型政府」,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沒有選擇實行「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創新宏觀調控,以巨大的定力和勇氣劃定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這一舉措成效明顯,並在國際上廣受矚目與好評。
訪歐洲三國創新成為活動演講主題
外交當然是內政的延續。李克強把他堅持的根基與靈魂裝在出訪的行囊中。
在德國,他與默克爾共同主持中德政府磋商,其後兩國發表了以「共塑創新」為主題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這是迄今為止中德之間內容最豐富的一份共同文件。
在俄羅斯,他出席「開放式創新」莫斯科國際創新發展論壇,在演講中這樣介紹道:國外朋友經常問我,中國持續發展的秘訣是什麼?根本上靠的是中國人民的勤勞加智慧。中國的改革開放,涉及13多億人,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創新活動。
在意大利,他出席中意創新周大會時勉勵年輕人:我們的時代是創新的時代,科技創新不僅來自對科學的瞭解,對技術的把握,也源自於創意,希望中意青年用東西方智慧碰撞出更多「奇思妙想」,讓創意促進創新。
中國總理展示給世界的,是一個舊邦新命的「創新中國」。中國總理的宣言,鏗鏘而又謙遜——「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階段,都需要與各國取長補短、互學互鑒,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永遠做開放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創新的大國。」
總理外交地圖 底蘊是國家創新宏圖
盤點諸多外交場合,足以證明,處於大變革、大調整之中的當今世界,創新已是浩蕩的國際趨勢。由此反觀國內,無疑更可理解國家領導人語重心長不斷強調創新的拳拳之心,畢竟「創新鴻溝」現實存在,是縮小還是繼續被拉大?畢竟中國人已熟悉那句警語,「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盤點此次訪歐,亦可加深對於創新的理解。正如李克強所指出: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創新,墨守成規不行,單打獨鬥也不行,需要開放、合作與分享,需要各國攜起手來實現知識的倍增、價值的倍增。開放式創新,不僅包括技術領域的創新合作,也包括體制機制的創新、互鑒。
事實上,李克強總理的出訪成果,本身就有極強創新意味。在外交領域,人們已經熟悉了「戰略夥伴關係」的表述,而此次,中德之間「創新夥伴關係」的提法讓人眼前一亮。同時有評論稱,李克強訪俄一項最重要的「創新」就在於,提出打造北京至莫斯科的歐亞快速運輸走廊,中國高鐵將開進俄羅斯廣袤大地。
這部外交「大片」,主旨是創新。勾勒外交地圖時,這個國家的底蘊在於創新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