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共中央政治局5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5年經濟工作,提出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並明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據中新網報道,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提新常態,而與前兩年直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才透露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取向不同,此次會議提前明確了這兩項宏觀政策的主基調,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五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新常態 穩中求進總基調明確
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這是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到新常態。今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首次以「新常態」描述新週期中的中國經濟:「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隨後,習近平7月在與黨外人士的座談會上再次提出「正確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共同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11月,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首次系統闡述了新常態。
在習近平看來,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公報中,有三處提到新常態:「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出現的一些趨勢性變化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已經進入到新常態,經濟增速、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此次會議如此強調新常態,非常清楚地告訴人們,中國不可能再回到過去那種「經濟一下行就趕緊刺激」的老路,充分表明了中央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決心和信心。
「在新常態下,原來那種依靠規模擴張,依靠低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環境成本來發展的模式難以為繼」,趙錫軍認為,當前中國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和能源約束增強、產能過剩等諸多挑戰,經濟要繼續健康發展,不能再延續過去只考慮速度,而不考慮結構、模式和質量的傳統思維。
「必須要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把促改革、調結構、防風險和惠民生有機結合起來,並突出創新驅動,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 趙錫軍說。
定調貨幣政策 「積極—穩健」連續五年「聯手」
此次會議還提出,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意味著「積極—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組合將實現連續第五年「聯手」。
記者注意到,2013年和2012年年底前,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並沒有透露具體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取向,均是在稍晚時候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才正式公佈,而此次會議則為這兩項宏觀政策提前定調。
此前,中國央行宣佈於11月22日全面降息,這一時隔兩年再度降息的舉動,一度引發外界「中國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疑問。
在趙錫軍看來,官方提前公佈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利於明確和穩定社會預期,而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也是適應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積極的財政政策有利於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穩健的貨幣政策意味著維持適度的流通性和信貸規模,有利於企業擴大生產和投資,但又不會帶來較大的通脹壓力,兩者搭配用得好,就能夠使經濟獲得較強的增長動力。」趙錫軍說。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中國連續第五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符合當前的經濟形勢,「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但就業形勢不錯,結構調整也有進展,宏觀調控政策不必做大的調整。」
「前不久的降息主要還是為了降低企業貸款成本,今年10月末M2(廣義貨幣)增長12.6%,低於年度13%左右的目標,這個指標說明貨幣政策總體是穩健的,但未來在保持穩健的同時,也需要預調微調。」祝寶良說。
在不少機構和專家看來,明年中國還會降息降准。申銀萬國的分析報告指出,由於地產投資回落,2015年經濟增長將會繼續承壓,而2015年中國的貨幣政策將處於「穩健」的上限,即實質上的穩健偏寬鬆的狀態,預計2015年至少有一次降准和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