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電商巨頭劉強東和房地產巨頭潘石屹「槓上了」,為的是潘石屹的哈佛捐款。
據觀察者網報道,12月21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的「第十六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北大邱德拔體育館舉行,論壇主題為「文化重塑與經濟轉型」。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和京東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均對企業文化發表了各自的看法。潘石屹提出每個月要拜訪五家以上互聯網公司,而搞電商的劉強東則直接否定了所謂「互聯網思維」。
潘石屹被論壇主持人楊銳提問捐款哈佛:什麼要把這些資源輸送給外國的學校,這對文化的重塑和經濟轉型具有什麼特殊意義?
對此,潘石屹回應,兩個出發點:一、教育益處對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是巨大的。要說教育的進步,最根本的進步就是人們掌握知識,而不是樓房蓋的高。第二、從我跟我太太兩個人受教育的經歷和背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資助,如果是沒有別人,甚至好多默默無聞的人的幫助,不可能有我們倆的今天。
潘石屹說,他說這件事的出發點就是讓中國的貧困學生能接收到最好的教育資源。但是曾經擔心給哈佛捐錢會被村子裡的人罵。
不過潘石屹的這番解釋卻遭到劉強東的當場「吐槽」。劉強東稱潘石屹說了那麼多原因還是沒有觸及核心。
劉強東說,今年自己給人民大學捐了1000多萬,其中規定一半給家庭比較貧困的學生,但是得到的反饋是獎學金髮得出去,但助學金卻很少有人拿。劉強東對此不解,他所自己在人大上學時,班上將近一半的人申請助學金,因為班上70%的人來自農村。後來校方告訴他,現在情況不一樣,現在能上人大的學生,家裡窮的很少了。「也就說窮人想上人大、北大、清華很困難,所以說,何況再去上哈佛呢?」劉強東說。
而後,劉強東繼續說,「我來代帶潘總說說真實原因是什麼。」「你可不能瞎說!」潘石屹趕忙拿起話筒回應。頓時,引起現場一陣哄笑。
劉強東表示,到今天為止,就是必須講真話。關鍵是我們經歷短短30年的經濟發展,我們跟哈佛還是有距離的,是有差距的,我們必須承認這一點。如果每個人都說老子是天下第一,永遠不可能成為全球最好的學校。我們要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電商是一個先進的生產代表。
記者注意到另外一個細節,劉強東與其清華女友「奶茶妹妹」章澤天一起出席的論壇。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潘石屹:一個月一定要拜訪五家以上互聯網企業
楊銳:謝謝「王大大」對我們的開場致辭,我忽然意識到五位「大爺」,不算我,今天是坐而論道,華山論劍,其實哲學家講的還是整合社會的道德底線,底線思維是凝合我們社會的凝聚力,避免它進行分裂,非常關鍵的一個時代的命題。坐在「王大大」邊說的是「潘大大」,我們都是出生在1963年,60後的很多,特別是在座的五位「大爺」都是事業有成的人,在我們50出頭的時候,是不是該停下來思考一下,怎麼樣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華麗的轉身,請潘石屹先生做一個3分鐘的口頭陳述。
楊銳:來到北大,我覺得北大的精神是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能夠自我反省,當時蔡元培先生提出要兼容並包,思想自由。教育在我們內心是沉甸甸,我想問的是SOHO集團為什麼要拿出一個億的美元來培養那些家境貧寒,但非常聰明的留學生到美國接受教育,為什麼要把這些資源輸送給外國的學校,這對文化的重塑和經濟轉型具有什麼特殊意義?
潘石屹:其實我們的出發點還是要讓中國最優秀的貧困的學生能夠受到很好的教育,就這一個出發點。我們從紐約開車到哈佛的路上,我擔心我們村子的人,為什麼你把錢捐給哈佛了,沒有給我們村子捐過多少的錢,我跟我老婆說,簽字的時候你在上面跟哈佛的校長簽字,我在下面照照片,結果簽字之前,他們安排我也要到上面。我就想,我村子的鄰居肯定想,我小時候還抱過你,你怎麼沒有把錢捐給我,結果三天之後,我收到鋪天蓋地的批判。我覺得沒法說。這還是兩個出發點:一個出發點對於教育也好,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是巨大的。要說教育的進步,最根本的進步就是人們掌握知識,而不是樓房蓋的高,樓房蓋的多,這些都是很表面的。所以,這個是我們想的一個出發點。
第二、從我跟我太太兩個人受教育的經歷和背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資助,如果是沒有別人,甚至好多默默無聞的人的幫助,不可能有我們倆的今天。所以到今天我們具備這個能力,能夠幫助別人。80年代出國的中國的貧困學生都是得到別人的幫助,今天我們的國家富裕了,我們自己也富裕了,能夠為我們自己的學生付學費的時候,我覺得是應該做的事情。
楊銳:非常感謝當初的窮孩子潘總一番肺腑之言,知識改變了命運,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就有希望。剛才嘉實基金的老闆說從事金融行業起步的人,要跟實業界摸爬滾打,從零幹起。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叫富而不貴。在您企業文化,四個關健詞裡面,哪個跟您的企業文化最相近?就是誠信、創新、環保等。
潘石屹:剛才開會來早了一個小時,聽了上場的論壇,他們講的都很好,都很對。我覺得我們再次談,應該談一些錯話。錯話才可以引發的思考,如果我們談的錯話讓在座的每個人都覺得我們是錯的,是思考,我覺得這就是論壇的價值。一定要說真話,要誠實,哪怕是錯話,傻話,都要講,這就是我理解的文化。
文化我們講了幾千年,今天又談有什麼不一樣的談,我覺得是互聯網的文化,我們處在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是一個新的工具,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文化,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到底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文化呢?第一個就是分享,它是體現了這樣的一種文化。第二,多元化,只有互聯網才可以實現多元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在我們這個時代和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不一樣的文化,構造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都要有團結合作的文化,如果離開了這個文化,任何人,任何組織將會一事無成。甚至離開了別人,離開了團結合作的精神,你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所以,我覺得我們談了一千年,今天要談一個不一樣的文化,就是互聯網文化。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全新的文化。
前不久我到美國去,和一個人在聊,我朦朦朧朧意識到的一個東西,他通過很多數據給我說明和證實了這個問題。是一個什麼事情呢?就是我們50後,60後,70後,80後都是一樣的,只有90後,在互聯網的環境中生存起來的那一代人,他們取得知識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我現在給自己定了一個制度,一個月一定要拜訪五家以上的互聯網企業,向他們去學習,向90後去學習。
劉強東:根本不存在什麼互聯網思維
楊銳:潘總語出驚人,說到要勇於犯錯誤,知恥近乎勇,道可道非常道,一下把我們論壇的核心話題上升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但是,談到共性之前我發現我跟同為1963年出生的潘總有一個出奇的一致,我們的紅領巾打法是一樣的。我跟潘總有分享,所以談到互聯網文化,互聯網文化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快樂就是分享。接下來我看今天在這個論壇上最有發言權的,如何做好世界最強的電子商務公司的發言人,應該是劉強東,京東的老闆,「劉大大」,您3分鐘的開場白。
劉強東:不敢稱就是「大大」,只能算是一個「小弟」。我的觀點,潘總剛才提的要有不同的看法,要有不同觀點可能才能把話題深入下去。我認為一個文化是一個企業最基礎的東西,無關與新技術,新行業的發展。在我看來,根本不存在什麼互聯網思維,或者互聯網文化。
楊銳:我們注意到中國文化有一種演進的規律,叫否定之否定才能有進步。
劉強東:每個人都說社會不斷的進步,我們必須拋棄過去的文化,找準新的文化,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我覺得錯了。到今天為止,我們一兩年前中國99%的文化都依然適應於互聯網時代。今天的主題是企業發展和文化,所以我回到微觀層面,前面兩位都是說的比較宏觀,在思想和哲學層面,我往微觀說。
我覺得作為一個初創公司,比如京東這樣的公司,一定是我的文化就是企業的文化,不可改,有人說企業文化要改,我說我退休之後可以改,只要我不退休,改不了,改了也是「裝」。
楊銳:改就是裝,包裝的「裝」。
劉強東:我們的價值觀其實已經定型了,我相信每個到了22歲之後的,你的價值觀基本上定型了,不可能有徹底的、大的改變,除非獲得重大的變故,比如大的自然災害過程中,你能夠生存下來,就是非常大的事情,才能對你形成巨大的刺激,「錯」可能真正改變你的價值觀,否則你的價值觀是不可以改變的。一家公司的文化就是以企業發展最初期,企業創始人的文化。我們京東強調正直;第二強調做一切的價值。我們多少年做物流,就是我們企業文化決定的,因為我們堅持一定要做有價值的商業模式,我們認為不管互聯網發展到物品,大家對商品的消費總是要把物品從A點搬到B點,總要從生產工廠搬到你家裡。
在我2004年進入電子商務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互聯網?2004年做電子商務,2006年年初的時候,才正兒八經的研究亞馬遜的模式。所以,我的意思,回到我剛才的主題,一家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要麼是創始人決定的,如果創始人退休的時候,你可以做一次再造,而且文化是不隨著新行業的發展而發展的。甭管今天是互聯網,明天是移動互聯網,我相信京東的文化和價值觀都可以適應新的時代的變化。
楊銳:我們感謝劉強東為什麼今年有一個特別的理由,我注意到李總理在多次會見企業家,在多次政策闡述的時候強調就業問題,由於物流業的強勢崛起,今年解決了1300萬人的就業,而這裡邊以劉強東先生為代表的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的貢獻。
楊銳:說到捐款,是企業文化的另外一部分,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包括公益事業,非常恭賀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剛剛今年成立了公益管理碩士班。那麼,我想請靠互聯網迅速積累了大筆財富的劉強東先生,您覺得如何看待財富,恐怕我們面對企業文化的轉型和重塑要回答最根本的問題,財富從哪裡來,它將到哪裡去,回饋給社會。
劉強東:我覺得到今天為止,就是必須講真話。我也給人民大學捐過,其中規定一半必須捐給貧困學生。其中規定一半給家庭比較貧困的學生,但是得到的反饋是獎學金髮得出去,但助學金卻很少有人拿。自己在上學時,班上將近一半的人申請助學金,因為班上70%的人來自農村。現在校方告訴自己,現在情況不一樣,能上人大的學生,家裡窮的很少了。也就說窮人想上人大、北大、清華很困難,所以說,何況再去上哈佛呢?也就說窮人想上人大、北大、清華很困難,所以說,何況再去上哈佛呢?關鍵是我們經歷短短30年的經濟發展,我們跟哈佛還是有距離的,是有差距的,我們必須承認這一點。如果每個人都說老子是天下第一,永遠不可能成為全球最好的學校。我們要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電商是一個先進的生產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