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故居遺址被發現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1-08]
     

資料圖:倉央嘉措故居

【文匯網訊】「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曾在錯那宗(今西藏山南地區錯那縣境內)生活學習過十二三年,他在錯那的兩處故居遺址目前已經被發現並考證,這將有助於研究其生平及入主布達拉宮前的生活。」西藏自治區社科院原副院長、藏學家巴桑羅布對記者說。

倉央嘉措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僧,1697年以六世達賴喇嘛的身份被迎請至布達拉宮。據史料記載,倉央嘉措不僅在錯那宗城住過,而且住的時間相當長,但其故居長期以來未被發現。

巴桑羅布介紹說,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於門隅。1685年至1697年,他居住在錯那。史料記載,倉央嘉措一行當初從門隅烏金林到錯那宗城,但其時倉央嘉措的達賴喇嘛身份尚不明朗,因此當時的錯那宗徵用民房,將其一家老少安置在錯那宗城居民鬧市區一處「八柱間房裡」。

根據這一線索,巴桑羅布等研究人員發現了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第一處位於今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故居主體建築是四柱八梁、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上層屋頂全部垮塌,底層房頂也多半坍塌。故居屬石木結構,用料精緻,梁、柱及椽子木選材講究,木紋細密,質地堅硬。外圍石牆砌技講究,牆面平整,間或方木砌於牆體。目前這一故居已被列為西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記載,倉央嘉措一行到達錯那的第二年,他被認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至此,倉央嘉措的處境有了較大改觀,其在錯那的第二處故居就應運而生了。

巴桑羅布介紹,根據考察,倉央嘉措第二處故居位於錯那縣錯那鎮亞瑪榮村的西北頭,為兩層樓建築,基本上沒有坍塌、破落。故居主體建築面積比位於縣城老居民區的故居大得多。觀察可見,故居曾長期有人居住,有些朽柱曾被更換,室內有些牆壁也曾被粉刷、修復。主樓之外還有不少附屬建築廢墟,雕樑畫棟的殘片隨處可見,可想當年這座故居建築群雄踞村頭,蔚為壯觀。

史料記載,倉央嘉措在亞瑪榮新居居住時,配備有各門學科的一流師傅、陪讀生和其他各種服侍人員。從此,倉央嘉措按佛教法規開始了高級活佛的學習、訓練生活。

「可以說,倉央嘉措的文化基礎知識和佛教基礎理論學業都是在錯那完成的,他3歲時就被作為一名僧人、活佛去培養,並非成年後才出家。這兩座故居作為實物遺存,有助於學界進一步揭開倉央嘉措的謎樣人生,同時消除外界對他的誤讀與演繹。」巴桑羅布說。

人物簡介:倉央嘉措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僧,被海內外廣泛關注,近年來更出現一個出版熱潮,從詩歌、小說到學術著作冠以其名號的書籍,幾乎遍佈中國各地書店。

生平

1682年2月25日,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1] (被清政府冊封為「西天大慈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在剛剛重建好的布達拉宮與世長辭了。五世達賴的親信弟子桑結嘉措,根據羅桑嘉措的心願和當時西藏的局勢,秘不發喪,隱瞞了僧侶大眾和當時中央的康熙皇帝,時間長達15年之久。並且在保管秘密的同時,也開始了秘密查訪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的工作。

1683年(藏歷水豬年),西藏納拉活域松(現西藏山南縣)地方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中誕生了一名男嬰。斯時出現了多種瑞兆,預示著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孩子,然而誰也不曾料想到莫測而多厄的命運會伴隨著他短促的一生。這名男嬰就是後來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1683-1706),一位在西藏歷史上生平迷離,又極具才華,也最受爭議的一屆達賴喇嘛。

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的叛亂中,偶然得知五世達賴已圓寂多年,十分憤怒,並致書嚴厲責問桑結嘉措。桑結嘉措一方面向康熙承認錯誤,一面找到多年前尋到隱藏起來的轉世靈童。[2]

1697年(藏歷火兔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此時倉央嘉措已14歲。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浪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1663∼1737)為師,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此時的西藏,政局動盪,政治矛盾已到達了極其尖銳的時期。

1701年(藏歷金蛇年),固始汗的曾孫拉藏汗繼承汗位,與第巴(即藏王)桑結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銳。

1705年(藏歷木雞年),桑結嘉措買通汗府內侍,向拉藏汗飲食中下毒,被拉藏汗發覺,雙方爆發了戰爭,藏軍戰敗,桑結嘉措被處死。作為達賴的倉央嘉措自然在劫難逃了。事發後,拉藏汗向康熙帝報告桑結嘉措「謀反」事件,並奏稱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是假達賴,請予「廢立」。康熙帝准奏,決定將倉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廢黜。

1706年(藏歷火狗年),倉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坐下打坐,因此圓寂。後有說到五台山弘法,直到乾隆年間才圓寂。關於他的去向,有著各種各樣的版本。

經典詩詞

主要作品:《十誡詩》《問佛》等

跨鶴高飛意壯哉,雲霄一羽雪皚皚。

此行莫恨天涯遠,咫尺理塘歸去來。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責任編輯:賈銘
劉雲山參加中華書局讀者開放日活動      [2015-04-23]
滬出台30條司法意見保障科技創新      [2015-04-23]
李春城被控在周永康授意下受賄      [2015-04-23]
中方談中日首腦會晤:望雙方相向而行      [2015-04-23]
落馬幹部懺悔:台上說一套 台下做一套      [2015-04-23]
李克強:「互聯網+」影響傳統產業      [2015-04-23]
第三屆上交會在滬開幕      [2015-04-23]
甘肅知識產權案「玉米」官司逾45%      [2015-04-23]
中紀委副書記:五一端午嚴查公款玩樂      [2015-04-23]
秦前紅:湖北為什麼成為審判重地      [20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