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科研人員獨立完成和參與合作完成的8個項目獲獎。
據中新網報道,香港科研人員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有兩項,分別是香港科技大學溫維佳、沈平、譚永炎、楊世和、馬紅孺的「巨電流變液結構和物理性質的研究」;香港大學趙國春、孫敏、中國海洋大學李三忠的「華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拼合與Columbia超大陸形成」。
此兩項均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推薦,均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據瞭解,香港科技大學在電流變液理論研究和材料制備方面的項目研究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國際研究熱潮逐漸散去,但研究團隊採取更寬廣的研究角度,終有所成。
由香港科研人員與內地高校或科研機構合作完成的6個獲獎項目,其中3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其中包括:
——香港大學李曉巖參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廢水處理系統中微生物聚集體的形成過程、作用機制及調控原理」;
——香港科技大學甘劍平參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南海與鄰近熱帶區域的海洋聯繫及動力機制」;
——香港中文大學黃聿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的「瞬時受體電位通道在代謝性血管病中的作用與機制」
另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分別是:
——香港中文大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北京大學共同完成的「腦梗死血管學特徵譜的新發現與血運重建治療的新策略」;
——香港中文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共同完成的「生產性粉塵致病規律與預防對策」;
——香港大學與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上海長海醫院等共同完成的「多囊卵巢綜合征病證結合研究的示範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