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1月中國CPI漲幅進入「零時代」,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昨日接受訪問時預計,2015年CPI個別月份漲幅可能出現負增長,屆時將意味著真正出現通縮,中國有必要實施降息、降准等貨幣政策措施來避免出現通縮。
經濟學上一般認為,當CPI連續3個月以上或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認定為出現通貨緊縮。姚景源認為,從目前的數據看,中國還沒有陷入通縮,但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CPI和PPI增速持續下降,要高度警惕通縮壓力。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指出,雖然當前CPI漲幅依然為正,沒有達到定義中「通縮」狀態,但各種跡象表明,總量經濟正在滑入全面通縮的狀態。
諸建芳認為,伴隨全球經濟增速回落和美元走強,低通脹乃至通縮趨勢並不是中國獨有的,而是全球範圍的大趨勢。當前國內增長有明顯的下行壓力,一旦經濟全面進入通縮狀態,將對生產、就業、金融穩定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政策面需要雙管齊下反通縮。
諸建芳建議,貨幣政策有必要進一步放鬆,降息降准和定向寬鬆都是可以選擇的工具。降准已經先行,預計一季度仍將降息。財政政策則以「一帶一路」為抓手,擴大赤字,繼續推動國內基建。
中金公司研究團隊則認為,CPI通縮風險隱現、PPI通縮加劇,無論是企業還是居民部門所面對的實際利率均繼續上升,對投資和消費需求產生負面影響。這進一步加大貨幣政策放鬆空間,預計未來仍有一次25個基點對稱降息,和3次降准的需要。
但也有經濟學家持不同觀點。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就指出,CPI上漲0.8%並不意味當下有通縮風險,這是在沒有上游傳導影響下的最終消費價格表現。當下經濟的重點應該是解決產能過剩,並尋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