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陳吉寧被任命為環境保護部部長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2-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陳吉寧

【文匯網訊】據新華社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27日下午經表決通過,決定免去周生賢的環境保護部部長職務,任命陳吉寧為環境保護部部長。

陳吉寧簡歷

陳吉寧,男,漢族,生於1964年2月,吉林梨樹人,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工學博士,教授。

1981年9月清華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學習,1986年7月畢業並獲學士學位。

1993年獲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土木系博士學位。

1992年12月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後。

1994年12月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助理研究員。

1998年回清華大學任教,1999年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2006年2月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07年12月任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2012年1月任清華大學校長。

2015年1月任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圖片/簡歷來源:環保部網站)

履新環保部黨組書記後活動:

除夕夜,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陳吉寧來到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看望、慰問節日期間堅守崗位的監測人員,並向他們致以新春祝福。

陳吉寧現場觀看了空氣質量監測質保質控實驗室和大氣綜合觀測實驗室,詳細瞭解了北京市空氣質量監測網絡情況,空氣質量現狀、特徵和趨勢,特別是煙花爆竹燃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等。他說,除夕之夜正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時候,環境監測人員堅守崗位,辛勤工作,保證了首都空氣質量準確監測、實時發佈,值此新春佳節之際向大家拜年並表示慰問,希望在新的一年裡,通過大家的努力,繼續發揮環境監測工作耳目、尖兵和基石的作用,持續做好技術支撐,為環境質量改善和環保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清華大學原校長陳吉寧在該校2015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在過去幾次畢業典禮上,我曾經講過理想、擔當、良知、敬畏等這樣一些關於價值信念的話題,勉勵同學們在實現自我價值和履行家庭責任的同時,肩負起推動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類文明進步的時代重任。這既是對同學們提出的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希望,也是我自己經歷中的一些感悟和體會。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話題是:選擇與堅持。前不久,我在台灣訪問的時候見到一本書,書名叫《Outliers》,書中講了很多故事來說明社會環境、機遇對一個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過,我從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啟示,在此與大家分享。

第一是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這本書講到加拿大冰球國家隊的故事,作者發現在這些國家隊選手中有一個規律性現象——他們大部分人都出生在1、2月份,很少有在年底出生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在加拿大這個冰球運動狂熱的國家,教練們會挑選9到10歲的小選手組成「巡迴賽小組」,而分組的時間界線恰好是1月1日,換句話說,1月1日到當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的球員會被分在一組。對十來歲的孩子來說,幾個月的年齡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那些大月份出生的小孩發育更成熟,更容易在同組競爭中勝出。而一個小選手一旦被選中,他將擁有更好的教練、更出色的隊友、參加更多的比賽。久而久之,這些孩子的成績會越來越好,其中最優秀的一部分人就進入到國家隊。大月份出生的運動員從一開始幸運地獲得了那些微小的機會,並通過努力逐漸把這些機會累積成自己的優勢,最終成為國家隊選手。這個規律不僅存在於加拿大冰球運動中,在美國的棒球運動、歐洲的足球運動甚至在學校教育中也有類似現象。

這告訴我們,每件事情的起步階段都很重要,不要因為事情小就忽視它,不要因為是剛開始就不認真去做。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積累未來發展優勢的那個機會。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長融入到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也決不要消極悲觀、怨天尤人。

第二是要長期堅持,全心投入,不要輕易放棄。大家在學校時有不少觀看高水平演出的機會。當我們陶醉於婉轉悠揚的樂曲時,經常會讚歎演奏者的高超技巧,並可能會將此歸功於他們的非凡天賦。《Outliers》這本書卻講了另外一個發現:無論是小提琴還是鋼琴專業的學生,他們從5歲左右開始學琴,到20歲時,那些具有成為世界級獨奏家潛質的學生,都至少練習了10000小時;那些被認為比較優秀的學生,累計練習了8000小時;而那些被認為將來只能成為一名音樂輔導老師的學生,只練習了4000小時。這就是所謂的「1萬小時法則」,如果一個人的技能要達到世界水準,他(她)的練習時間通常需要超過10000小時。

這個法則也應驗在我們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比如,比爾·蓋茨就幾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時光都用在了計算機程序開發上,他持續編程的時間,遠遠超過1萬小時。據說當時世界上有蓋茨這樣經歷的人不超過50個。前不久,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來清華演講,我問了他一個問題——對於創業者來說,什麼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棄」。

我們的古人也說,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你才能從中產生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認識,獲得與眾不同的感悟和洞察,這是一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沒有這樣的積累,即便機會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難把握住。所以,平庸與卓越之間的差別,不在於天賦,而在於長期的堅持、持續的投入。

我要說的第三點是,要懂得取捨,有所不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誘惑。去年下半年,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清華有一個對話活動。當被問到「在過去3年中哪些是你做的最困難的決策」時,庫克回答說,最難的是「決定不做什麼」。

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對優秀的人而言,選擇更是人生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你走向社會,將面臨各種各樣的機遇、誘惑,也會遇到很多的挑戰、挫折。每當這時候,你都是在回答與「選擇」相關的問題。我希望大家,無論面對機會還是挑戰,都能有捨棄的胸懷和勇氣,都能從國家利益出發、從大眾福祉出發,選擇最有價值的事情,專心專注地做下去。

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持之以恆,勇於捨棄,你們就會從自己的每一次經歷中收穫對成功與失敗更為深刻的理解。那時候,世界依然屬於你,創造精彩人生的空間依然為你敞開。正如敬愛的朱鎔基學長在紀唸經管學院建院30週年時,對清華同學們講的那樣,「要大膽地試,不要怕失敗;你們還年輕,失敗了也無所謂」。

媒體評價: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文章稱,陳吉寧的晉陞反映出中共拓寬了幹部選拔的來源。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正式接任環保部黨組書記一職,預計他將接替年屆退休年齡的現任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成為從高校校長晉陞部長的少數範例之一。

陳吉寧的晉陞反映出中共拓寬幹部選拔的來源,從高校招攬從政人才。和陳吉寧搭檔的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胡和平前年被調任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值得注意的是,陳吉寧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從正廳級擢升到正部級,陳吉寧在2006年被提拔為清華大學副校長,次年成為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兼清華大學秘書長,2012年2月扶正(副部級)。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撰文介紹陳吉寧接管清華大學後推動深化教育改革的作為,包括分出教學序列和研究序列的人事制度改革、推動網絡課程等,凸出他的改革魄力。

該文章稱,「雖然陳吉寧只在校長任上干了三年時間,但讓清華的許多老人感覺,經歷了本世紀以來,多年未有之變局」。

另一方面,陳吉寧沒有從政經驗,是一些媒體所形容的「政治素人」,他掌管環境部能否比歷任「掌門人」交出更好的成績單,有待日後觀察。

      責任編輯:吳筱惟
清華校長陳吉寧或履新環保部部長      [2015-01-27]
陳吉寧被任命為環境保護部部長      [2015-02-27]
習近平: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      [2015-02-27]
中央將完善幹部親屬經商規定      [2015-02-27]
中央通過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      [2015-02-27]
張德霖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2015-02-27]
中國男子赴日採購家電花掉20萬      [2015-02-27]
人民日報全盤解讀「習式改革」      [2015-02-27]
內地將出新規整頓「紅頂中介」      [2015-02-27]
中韓自貿區談判完成 草簽自貿協定      [201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