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最近佔據了所有媒體的頭條版面,繼美國傳統盟友英國宣佈申請加入亞投行之後,歐洲主流國家德國、法國、意大利也從善如流,接踵而來。如今,亞投行風頭正健,而同是「亞」字頭的亞開行正在焦慮如何保證亞太地區的開發性金融的主導權不落入中國手中。「既生瑜,何生亮」,大概是就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現在的心聲。
亞投行不輸於亞開行
據中國日報網報道,從2013年10月中國領導人提出創始倡議,到2014年10月24日正式設立,亞投行的誕生可謂神速。這足以表明,建立這家機構非常符合當前亞洲地區絕大部分國家的需要。據世界銀行估計,從現在起到2020年,亞洲需要大約8萬億美元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是收益低、成本收回週期長的投資,很多國家難以解決融資問題。而由日美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在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根本無法滿足亞洲國家的基本需求。同時,當前美國貨幣政策正在進行切換,造成大量資本回流美國,這也給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帶來負面影響。另外,亞洲一些國家的基礎建設急需改進,亞投行在這方面將有重大作為,而且,中長期的影響力來看,亞投行將不輸於亞開行。
在這種情形之下,有著龐大外匯儲備以及全球首屈一指基建能力的中國,主動擔當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責任,無疑將給地區發展帶來福音。
事實的確如此。3月12日,英國申請宣佈加入亞投行,在外界看來,這個信號對影響其他國家加入亞投行非常重要。緊隨其後,法國、意大利、德國也宣佈加入亞投行。據瞭解,到3月底,亞投行創始成員國資格確認將截止。
亞開行成績乏善可陳
目前,日本是亞開行的最大股東,掌握著15.7%的份額(同時也是投票權),而自亞開行於1966年成立以來,便由日本人「壟斷」了行長一職。亞開行成立的初衷是為了幫助亞太地區消除貧困,2016年就是亞行成立50週年了,但亞行幹了什麼呢?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亞行的存在。亞洲除了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成為了發達國家,其他46個國家二戰結束後貧困的局面目前並無多大改觀。
擺在亞洲貧困國家面前的,是信用級別、政府透明度、財政緊縮、國企比例等等西方的標準。但是,誰也沒有認識到,哪個洲也不像亞洲,48個國家在意識形態、發展差異、歷史宗教問題和現實矛盾上的差異是這麼大!如果採取西方的標準,沒有幾個國家能夠拿到亞行的扶貧款。扶貧款都很難拿到,就別提基礎設施投資了。亞行統計過,2010年至2020年亞洲各國國內基礎設施投資合計約需8萬億美元,另需近3000億美元用於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以東亞少數發達國家(地區)為主,亞洲集聚了62萬億美元的私人資本,但亞行無所作為。
亞開行:將與亞投行「適當合作」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亞洲開發銀行(ADB,簡稱亞開行)行長中尾武彥本月16日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已開始討論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進行合作,雙方還將實現經驗、技術和專業知識的共享等。進行合作,雙方還將實現經驗、技術和專業知識的共享等。
面對多放加入亞投行,亞開行開準備增資。為支持區域內的基礎設施開發,亞開行計劃從2017年起將全年融資額度擴大至目前的1.5倍,達到200億美元。將通過增強自有資本,積極籌集市場資金,以作為放貸資金。
亞開行將通過發行規模與自有資本相適應的債券來籌集資金,作為面向政府等放貸的資金。2017年1月將把現在的自有資本(183億美元)與面向低收入國家融資的「亞洲開發基金(346億美元)」相互整合,擴大至約530億美元,借此擴大融資額度。該基金的全部出資國將在近期表示同意,並在5月的年度大會之前正式作出決定。
與此同時,談到日本是否會加入亞投行,日本駐華大使館前商務參贊、中國經濟評論家津上俊哉表示,「以目前的中日關係氛圍,讓安倍舉手說加入,恐怕太難了。」 到目前為止,日本實際上對是否加入「亞投行」,態度曖昧、並未明確表態,並不排除將來加入的可能,當然歸根結底有待於中日關係的緩解、美國對「亞投行」態度的轉變、以及「亞投行」本身進一步的機制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