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視頻截圖 【文匯網訊】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歷史終將記住這個2015年3月。最後一周,中國外交戰線全面開花: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順利舉行,「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兩大戰略藍圖風頭正健,一個規劃終於落地,一個在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期前更為「搶手;國際奧委會評估團也表態北京「有能力成功舉辦2022年冬奧會」。彷彿是為了應景,美國探索頻道(Discovery)昨天也上映了一部「中國軟廣告」——紀錄片《運行中國》(How China Works)。
對的,就是那個荒野求生的、雞肉味嘎崩脆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貝爺所在的Discovery。這個一向以自然探秘著稱的頻道,這次卻也關注起了一個嚴肅而宏大的話題:中國是如何運行的。
今年春節期間,一部由韓國KBS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超級中國》(Super China)引爆中國網絡。這部旨在向韓國觀眾全方位介紹中國的紀錄片,從人口、經濟、政治、文化軟實力等角度對中國進行了全面剖析,在中韓兩國播出時收視率都很高,它褒揚中國的態度讓一些中國網友都覺得「讓人有些不好意思」。現在,美國媒體也按捺不住了。
發展成就顯而易見、發展速度難以想像、古老而年輕、國際化又依然神秘的中國一直被視為是紀錄片的富礦。雖然每個紀錄片製作者,都標榜自己是中立客觀的,但這些紀錄片中,既有像《超級中國》這樣被認為是「誇」的,也有諸多渲染「中國威脅論」的紀錄片。作為老牌紀錄片製作商,Discovery探索頻道會如何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的故事?老牌紀錄片製作商又是如何處理「客觀」與「角度」的問題?
國際媒體集團首度開闢介紹中國專欄
3月18日,Discovery探索頻道在北京與五洲傳播中心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兩者共同製作的三集紀錄片《運行中國》首映。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在京出席合作簽約儀式並致辭。Discovery探索頻道國際電視網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道格•貝克(Doug Baker)等嘉賓出席並見證簽約儀式。
崔玉英在致辭中指出,探索頻道具有全球影響力,節目深受世界各國觀眾喜愛,在中國有很多粉絲。五洲傳播中心是一家專業對外文化傳播機構,業務開展很有成效。雙方從2004年起進行了長期穩定合作,合拍的中國題材節目內容豐富,製作精良,深受「探索」迷們的喜愛,也成為世界各地觀眾瞭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探索頻道亞太電視網合作開辦中國主題欄目《神奇的中國》將於3月28日、29日起陸續在Discovery探索頻道電視網亞太主頻道、南亞頻道、澳新頻道開播,每週播出1小時中國題材節目,覆蓋亞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億家庭訂戶。《運行中國》將作為首播節目於3月28日至5月期間播出。
該欄目是國際媒體集團首度開闢的介紹中國的節目專欄,通過成系列、欄目化的排播方式,於固定時段集中播放中國題材電視節目,幫助國際受眾瞭解一個客觀、真實、精彩的中國。系列片《運行中國》將在欄目中首播,全面展現當代中國飛速發展的現狀和中國人民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
作為一家具有政府背景並以對外宣傳品製作為主要特色的傳播機構,五洲傳播中心與探索頻道自2004年開始合作,共同打造了包括《魅力中國》、《中國建築奇觀》、《上海世博園》、《崛起的希望》等近65小時的中國題材節目,通過探索頻道的全球播出網絡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對外展示了一個快速發展和充滿活力的中國。此次雙方合作開辦固定欄目,將有助於進一步深化合作,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製作和傳播更多更精彩的中國題材紀錄片,推動世界對中國的瞭解。
關注中國的現在,更探討中國的未來
從發佈會播放的片花來看,《運行中國》由建築師丹尼·福斯特(Danny Forster)主持,共分為城市變遷、科技與創新、民生與願景等主題,將視角放在正快速成長的中產階層身上。
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的建築師福斯特曾為探索頻道和科學頻道(Science Channel)主持拍攝過《工程大突破》(Extreme Engineering)和《建造豪華賭場》(Build It Bigger)。他戴著工程帽行走於竹子和鋼鐵打造的腳手架之間,他身後是中國商業中心上海高聳林立的摩天大樓。「我正把攝像機和問題帶到通常外人無法獲准進入的領域,探索全球增速最快的中產階層心中有什麼樣的渴望。」
在「城市變遷」單元中,講述了正在中國全面鋪開的城市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巨大的建築工程,比如層出不窮的摩天大樓,以及串聯中國城市的高鐵(他們譯作Bullet Train)。主持人福斯特甚至爬上了正在建設中的中國第二高樓、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運行中國》把它稱為「中國進步的美麗象徵」,因為它「用世界上最精密的電子科技打造,包含了最頂尖的可持續系統、創新地提出了垂直都市花園的概念;從任何一個角度,無論是建築學的、環境的還是文化的,它不但象徵了進步,還重新定義了進步」。
「科技與創新」中,則探討了中國的自主創新,從微信、創客、手機到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紀錄片認為中國正在從「中國製造」轉變成「中國創造」;「民生與願景」講述的則是中國迅速成長的富裕中產階級是如何潛移默化地改造中國社會與文化的,以及隨之而來的飲食、時尚、文化消費等問題。
兩個小時的時間當然展示不完中國,畢竟中國的差異就如同國土一樣巨大。但它確實關注到了一些中國發展的核心問題,也觸摸到了一些中國發展的核心邏輯。
比如,在觀察了建設中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又參加了上海的CHINAJOY,看見了中國的創客又看見了中國的宅男之後,主持人丹尼·福斯特說,置身於這個「正以極其快速的方式創造產品,在投入市場之前甚至沒有時間去申請專利」的國度,就像是「置身於一場巨大的派對」,「時而是舞會,時而是化妝派對,有時又是一群12歲男孩的生日派對;這觸手可及的快樂,源於中國向新科技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可能性敞開了懷抱。
為什麼會選擇這三個角度來講述中國?Discovery亞太電視網製作及開發副總裁魏克然(Vikram Channa)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表示,在將題目定為「運行中國」之後,他們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how」——這個國家是如何運行的?
「中國在過去三十年中的發展成就早已為人所知,所以《運行中國》本不想去探討中國過去十年是如何發展的,我們希望討論的是中國在未來五到十年會有怎樣的新面貌。」魏克然說,在丹尼·福斯特的帶領下,他們最終選擇了「城市化」、「科技」、「中產階層」這三個未來五年將在中國發揮核心作用的三大元素,由此出發,開始了探索當代中國如何運行之路。
霧霾、食品安全等問題都一一呈現
除了探索頻道外,《運行中國》的投資方還有五洲傳播中心,這是一個隸屬於國務院新聞辦,以對外宣傳為主職的官方機構。帶有這樣的官方背景,是否意味著《運行中國》在角度選取上會更偏向於宣揚中國的正面因素?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張方否認了這一說法。「我們與五洲傳播中心經過長期磨合,雙方早已經有了默契。我們還是要呈現比較真實的情況,比如說污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我們都有所涉及。」
張方也提到《超級中國》所引發的討論,「跟他們新聞式紀錄片不同,Discovery做的更多是偏向資訊、教育類的紀錄片,我們希望能呈現事實,所以在中國,我們可以持續不斷地說中國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科技發展、國家建設等等,而不是想要渲染些什麼。」
張方以《運行中國》中提到霧霾的角度為例。「在節目中,我們也談到了空氣污染的問題,但我們強調的不是這些問題的危害,因為這些問題在西方國家都曾發生過。」他說,從Discovery的角度,他們更希望探討的是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中國政府究竟在做什麼,「在我們看來,我們更看重的是中國政府正在做什麼,這些對其他國家的觀眾而言,也更有意義。」
外媒:中國政府的新戰術
外媒也注意到《運行中國》的開播,並不失時機質疑一番。德國之聲就稱,這部紀錄片「無論是攝像機,還是問題,都是由中國政府贊助的。」
評論稱,中國一直試圖在國外提升其「軟實力」,斥數十億資金擴張其官方媒體在海外的部署,包括中央電視台和官方新聞通訊社——新華社。此外,由政府出資建設的語言學院,也就是孔子學院也遍地開花。
現在,中國領導層似乎開始採用一種新戰術:向境外電視台拍攝並播出的紀錄片投以重金,但這樣的紀錄片是在中國宣傳機構領導們的支持下製作完成的。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新辦)是中國政府的宣傳喉舌。上述做法在紀錄片《運行中國》的首映式上再次得以體現。
法新社報道稱,這個由建築師福斯特主持,在「國新辦給予支持和指導」下拍攝的紀錄片是中方與探索頻道簽署的三年合作項目中的一部分。該項目將保證探索頻道每週會播出一小時有關中國的節目,這些節目都會得到北京方面的認可。預計將吸引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9000萬觀眾的眼球。
探索頻道的領導層拒絕透露相關協議的財政細節,這個項目在探索頻道叫做「Hour China」《中國時刻》,而中國官方的翻譯是《神奇的中國》。但是,「中國時刻」看上去是目前北京方面為了提升自身海外形象所做出的最雄心勃勃的努力。
探索頻道亞太地區總監魏克然表示:"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世界的工廠,製造業的首都,但是未來的新中國會更加以創新為主。"他表示,探索頻道新推出的系列紀錄片將講述「新興中國的故事,中國夢的故事」。
探索頻道亞太地區執行總裁馬丁內斯(Enrique Martinez)表示,計劃中的節目完全是國新辦和探索頻道的一次「頭腦風暴」,該頻道保留了對節目內容的控制權。他表示:「很明顯,我們的節目也必須通過某種程度上的內部審核。由於節目向全球各地播出,所以也必須顧及監管機構的立場。」
在被問及相關紀錄片是否等於拿著中國政府的錢,為中國做"軟廣告"時,馬丁內斯回應稱:「我會說,你應該看看這些節目。它們很精彩,富有見地,極其深度的分析了正在發生的一切……如今,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中國已經登上了世界舞台。」
無論是叫《神奇的中國》還是《中國時刻》,在專家看來,自稱是「全球第一大付費節目製作方」的探索頻道和中國方面達成的項目協議是北京的一種全新做法。悉尼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東亞項目主任瓦拉爾(Merriden Varrall)表示:「中國早就知道有人擔憂它會影響國際上針對中國的表述……現在他們換了一種更巧妙的方式來施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