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最近,在中山大學副教授黃軍就的帶領下,中山大學的科研人員修改了人類胚胎的基因,科研人員利用最新的基因編輯技術,試圖修改人類胚胎中可能導致地中海貧血的基因。據瞭解,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相關成果在學術雜誌《蛋白質與細胞》上發表。
中國科學家團隊首次成功修改人類胚胎的DNA,這在國內獲得了不少科學家的支持,但卻在西方學術界引發了倫理爭議。因此,這篇論文曾被《自然》和《科學》雜誌拒之門外。
哈佛大學干細胞生物學家喬治·戴利表示,這是世界上首例運用這一技術修改人類胚胎基因的嘗試,是一個里程碑,當然,也是個警告。戴利稱,這一研究結果給那些認為基因編輯能完全消除疾病基因的人嚴厲警告。紐約曼哈頓干細胞基因研究會的研究人員迪特爾艾格麗則表示,這些研究者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但是這種技術暫時還不能進行任何試用。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學教授陳國強表示,有關批評所提出的要求過於武斷。陳國強說,要滿足批評者的要求,有關人類胚胎的研究就會完全不用做了。
陳國強:未來比如說這些技術應用到人身上、特別是一個成熟的個體上,是需要有一些突破的。就可能會產生一些後果吧。比如說經過這麼個基因修改以後,說修改的地方不對,或者修改的沒那麼準,然後產生很多後遺症。但是每一個技術總是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因為很多人,比如說得了病,特別是遺傳病什麼,現在都沒有什麼成熟的方法來做。說這種東西是一個探索的可能性吧,而且它用的那些胚胎也都不是那種可以長成一個正常個體的胚胎。科學研究總是會有一些風險的,如果為了風險然後禁止人家去這樣做,那麼科學是很難進步的。
黃軍就和他的團隊表示,研究所選用的胚胎均無法發育成嬰兒,不能夠正常出生。這些胚胎均來自當地提供輔助生育的醫療機構。實驗結果說明,從基因編輯到基因療法技術,中間還有明顯的障礙,在達成任何臨床應用之前,有所多問題要研究清楚。編輯人類胚胎基因是否存在倫理道德問題?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學院院長、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翟曉梅教授認為:
翟曉梅:有些宗教理念認為胚胎就是人,這是對人類的褻瀆。在這個上面是有爭議的。我們的理念對於倫理學的辯護再加之的判斷上是取決於我們文化的價值、傳統信念的價值的基礎之上。用胚胎做研究是惡意得到倫理學辯護的,但是一定要有程序上的合理性,不是可以隨意處置和拿來用的。畢竟是人類的胚胎,要有一定的尊重。從操縱DNA修飾這一塊,我看到是為了研究地中海貧血,是為了解決和糾正疾病的問題,這實際上一直是醫學努力的方向。出於醫學的原因、治療的原因去干預,也是醫學發展的一個方向。當然現在僅僅是處於研究階段,研究中是必要的,用到臨床上要慎而又慎。
不少專家也表示,修改後的基因可以遺傳,將來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加州大學生物學家李龍承教授指出:
李龍承:科學家對於在人的胚胎中改變基因的試驗應該持非常謹慎的態度。首先,目前還沒有一種安全而有效的手段讓我們能夠對人的基因進行修改,有可能修改了現成的錯誤,但同時也製造了新的錯誤。其次,任何對於胚胎基因的修改都有可能遺傳給後代。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其對整個人類遺傳現狀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