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葉臻瑜 廈門報道)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昨日在上海舉行,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團與會,並於今日(4日)在北京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晤,這是自2009年後國共兩黨新一代領導人的首度握手。外界普遍關注,「習朱會」能否為兩岸關係帶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深遠影響?大陸著名兩岸問題研究學者、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教授近日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表示,朱立倫到訪大陸,這是國共兩黨多年來所建立的「常態」,應用平常心看待。兩岸交往朝制度化、穩定化,且更加可靠、安全、體面、有尊嚴的方向發展,是雙方要延續且不可逆的任務。
今年適逢「胡連會」十周年,剛剛從南京參加完研討會,劉國深短暫回廈門後,旋即赴上海參加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並擔任青年與基層組專題主持人。劉國深告訴記者,十年前的「胡連會」確立了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年提出的「五項願景」大部分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兩岸民眾是最大受益者。兩岸和平雙贏、良性循環的目標已初步達成。
國共交流制度化奠和平基礎
「我常說,比起韓朝關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令國際社會廣泛稱羨。兩岸人民該偷着樂才對。」劉國深說,國共兩黨制度化溝通平台,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重要基礎。即使民進黨在台執政,也無法擺脫國共合作的強有力制約。
劉國深坦言,兩岸之間的結構性分歧和矛盾不容易在短期內解決,面對「和平協議」與「政治定位」等敏感、難度大、條件不成熟的方面,雙方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空間。想清楚了再去做,不能着急。
綠營應更好利用制度化協商
去年以來,台灣島內政治環境丕變。「太陽花學運」,使兩岸制度化協商受到嚴重影響;「九合一選舉」,更令國民黨陷入空前的執政危機,也令兩岸和平發展的不穩定因素陡增。
在劉國深看來,台灣藍綠消長將如同潮汐一般,這就是台灣政治的新常態。應該充分認識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兩岸的事情是不能夠着急的」。彼此40、50年的隔閡要在10年內走完,「著實強人所難」。
劉國深認為,兩岸關係的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已經發生着深刻的變化,兩岸正在從經濟、人文、社會政治方面的調試中轉型。因此,無論是「深水區」抑或「淤泥區」,面對兩岸複雜多變的形勢,再生動的描述都「有失偏頗」。
他直言,國民黨重新執政8年來,在兩岸公權力部門的協調溝通、對話及人脈關係方面,為2016之後的兩岸關係打下基礎。一旦島內執政黨發生變化,的確可能使此前建立的政治互信、制度性安排,難以得到落實。但劉國深相信,國共兩黨經過多年交流交往,民進黨即便上台亦不能忽視如此強大的力量聯合,而為所欲為。「如何更好的利用它(制度化協商),而不是破壞它,對綠營更加重要。」
「習朱會」有助對新形勢作及時調整
國共論壇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將於5月4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劉國深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近期台灣內部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有助於雙方對新形勢作進一步溝通與及時調整,也有助於使得兩黨之間未來更多的交流。
政黨交流旨在民眾利益
劉國深並表示,兩岸之間的交流如果是靠沒有代表性的個人、團體去做,實際效果遠遠不如有代表性的政黨。
劉國深認為,國共兩黨在海峽兩岸都是非常有代表性、有行動力的政黨,由這兩個政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是最有效的。「在連戰登陸以來的十年推動下,兩岸關係取得了長足進步,長期堅持下去,兩岸關係發展會順利一些。希望此次雙方可以借國共論壇加強溝通,對鞏固深化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基礎提出比較切實可行的辦法。」
劉國深表示,政黨交流歸根結底是為了民眾利益,國共兩黨雙方需要共同努力,進一步相互支持,彼此溝通,更加切實有效地擴大基層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盼民共兩黨尋共識啟對話
劉國深表示,大陸方面希望與台灣各界人士都能展開密切合作,國共兩黨的交流會帶動台灣各界人士與大陸開展更加有效的對話,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有觀點稱,兩岸關係已變成國共關係,國民黨壟斷台灣與大陸的交流。對此,劉國深指出,國共兩黨開展關係有共同的政治基礎,雙方不可能只是解決兩黨關係,更多的還是要解決兩岸社會的問題,否則便沒有代表性,得不到民眾支持;國民黨現在也壟斷不了和大陸之間的交流,兩岸交流豐富多彩,並不是只有國共。
目前為止,民共兩黨之間黨際交流還未展開,劉國深認為,這對民共兩黨關係發展不利。希望兩黨能夠找到共識,展開對話。「如果民進黨可以和大陸建立起比較好的關係,那兩岸關係就會走向良性循環,和平發展的進程就能夠加快。民進黨應展現出責任意識,思考如何真正維持兩岸關係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