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王心者 黑龍江報道)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分東、西、北三個路進入中國東北境內。東線從綏芬河入境攻破日軍第一道防線,不過作為日軍第二道防線的穆稜鎮火燒山地區並未成為戰爭的終結。此時東寧要塞的殘餘日軍仍在負隅頑抗。
東寧要塞群正面寬110多公里,縱深50多公里,自1933年8月起,日軍至少動用了17萬中國勞工、花費10餘年直到戰爭結束仍未修建完成,這項工程不亞於主體部分390公里長的法國馬其諾防線。據瞭解,修建要塞的17萬中國勞工大多被折磨致死或秘密殺害。日偽時期,東寧曾屯駐日本關東軍三個師團,計13萬多人。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分東、西、北三個路進入中國東北境內,東線從綏芬河入境攻破日軍第一道防線,8月12日左右進入穆稜鎮的第二道防線,在火燒山上發生激烈交戰,而後蘇聯主力軍迅速縱深突入牡丹江。不過戰鬥並沒有因牡丹江的解放而停止,東寧要塞的殘餘日軍仍在負隅頑抗。
「日軍之所以在日本天皇宣佈投降後仍在抵抗,其原因有二」,東寧要塞博物館研究員王宗仁說:「第一,日本天皇宣佈投降時日軍的通訊電台信號中斷;第二,蘇軍曾派人給關東軍783大隊送信,但他們誤以為其中有詐。」直到8月30日東寧地區日軍才被全部肅清,二戰也隨之畫上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