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陳廣盛)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日前通過「綠置居」部分執行細節,包括訂立5年的轉售限制。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9日表示,「綠置居」定價低於居屋,計劃除了沿用居屋限制,亦加入特別條款,認為已在價格及增加誘因兩方面找出平衡。不過,有委員認為,現時的轉售限制有明顯漏洞,「綠置居」業主有可能在購入單位首5年間於自由市場出售,建議房委會設立居民輪候名單,規定業主只能轉售予綠表人士。
黃遠輝9日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以往的居屋住戶中,有五成三人是透過綠表申請,但由2007年起,佔比降至四成七,他認為是反映樓價上升,公屋住戶置業意欲下跌,公屋流轉速度亦減低。黃遠輝指,政府提出的「綠置居」定價低於居屋,目的是增加公屋住戶購買居屋誘因,而計劃除了沿用居屋限制,亦加入特別條款,認為已在價格及增加誘因兩方面找出平衡。
黃國健建議設輪候名單
不過,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黃國健9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上則表示,若「綠置居」業主未能在6個月內與房委會提名者完成交易,便可補地價在自由市場出售,認為這是明顯漏洞。他建議房委會設立輪候名單,或設立回購機制,以免單位過早流入私人市場,亦對其他有意申請者不公平。
另一名委員葉國謙認為,雖然「綠置居」單位定價應低於居屋才有吸引力,但絕對不能低過成本價,故大概為6折。對於「綠置居」被質疑,令公屋居民享有雙重福利,葉國謙指,如果「綠置居」能吸引有能力的公屋居民購買,騰出現有單位,對輪候冊人士都有好處。
另外,截至今年三月,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3.3年,高於政府定出的3年目標。黃遠輝指,由於短期內公屋興建量不會大幅上升,認為要從回收公屋單位著手,令每年可供編配公屋單位增加至4,000個,平均輪候時間才有機會回落至不超過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