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港青暴力惡性循環 受害人變施暴者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5-18]

【文匯網訊】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青年協會聯同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通過社工面談與問卷,訪問了118名邊緣青年及218名在校學生,青協根據調查分析將研發出青少年暴力傾向評估工具,並推出分層輔導,希望能及早介入其暴力行為形成,幫助其改善行為。

青協推分層輔導及早介入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崔永康表示,過去一年有47%受訪問邊青曾參與集體打鬥,而學生組別僅9%。崔又說,問卷也調查了兩組青年的家庭狀況、自制能力、犯罪態度和過往被打經歷,發現上述4個因素與暴力行為之間有明顯相關性,例如調查顯示,有17%邊青曾是集體打架的受害者,在學生群組中僅為3%。

目睹或被打 學以暴易暴

崔永康指出,青少年的暴力行為通常是循環發生,親眼目睹打鬥或被打都會令他學習這種處理方式,若實施暴力後沒得到有阻嚇力的處罰,便會加強其暴力行為,最後愈演愈烈。

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文浩表示,該會將根據研究結果研發評估工具,以評估青少年是使用暴力高危、中危或低危族,再安排分層輔導課,包括青少年輔導及家長輔導等,青少年輔導會教他們衝動管理、正確認識暴力及個人規劃等,家長規劃則包括改善溝通技巧等。

懲罰無阻嚇性 愈趨暴力

20歲的阿偉曾一度只會用拳頭來解決問題,小時候其母也經常上演「打仔英雄傳」,來解決其學業與操行問題。中學時期的他性格衝動,如睡覺時被同學「整蠱」,他便會用拳頭教訓同學,因打完人最多見家長、記過,懲罰沒有阻嚇力,他更毫無顧忌,最嚴重曾打到同學入院。

踏入社會後,阿偉第一份工作是冷氣維修,他指每日工作搬搬抬抬已十分疲累,沒有多餘精力與人衝突,專心工作令他改掉出手傷人的習慣。

與阿偉單打獨鬥不同,18歲的阿欣曾經常參與集體打鬥,高峰期每週至少2、3次參與打架。阿欣的暴力起源於被打的經歷,她12歲時曾被同屋的人勒索,拿不出錢便被打至鼻青臉腫,此後她與一班喜歡撩事斗非的朋友熟絡,開始產生「你不打人,別人會來打你」的想法。

經常打架的日子持續了3、4年,其後阿欣在學校認識了幾個有正向價值觀的同學,時常勸誡她,在放假時約她一起做蛋糕等,她逐漸疏遠損友後行為也大為改善。

      責任編輯:京辰
港青內地交流 參觀敬老院感觸多      [2015-05-10]
2000香港青年觀升旗紀念五四      [2015-05-04]
人民日報:香港青年別丟了香港精神      [2015-04-23]
陝西高中生對學妹施暴 5人獲緩刑      [2015-04-10]
譚耀宗:多港青對基本法一無所知      [2015-03-31]
深港青年交流促進會成立促融合      [2015-03-29]
特首吁盡最大努力栽培好香港青年人      [2015-03-27]
深港青年創新科技發展基金啟動      [2015-03-21]
戴德豐:應鼓勵港青年參軍 培養愛國精神      [2015-03-05]
陳清霞:加強港青與內地青年的交流      [201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