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張曉明:香港青年應具備遠大眼光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5-21]

【文匯網訊】由博鰲亞洲論壇與香港菁英會聯合舉辦的「2015博鰲亞洲青年論壇(香港)」2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召開。在今日上午的開幕式上,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發表致辭表示,實現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是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廣大港人的共同心願與期盼。另外,張曉明亦表示香港青年需要有遠大的眼光、包容的胸襟、自強的心態,背靠祖國,融合中西之長,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函潮流。全文如下:

尊敬的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泰國前副總理兼外長素拉傑理事、周波副主任,

尊敬的周文重秘書長、梁宏正主席,

各位嘉賓、青年朋友們:

作為博鰲亞洲青年論壇的老朋友,我首先對這次論壇的舉辦表示誠摯的祝賀!

博鰲亞洲青年論壇每一次的主題都恰到好處地扣準時代的脈搏,啟發青年一代對責任擔當的思考。今年的論壇以「結構變革中的亞洲:青年的前瞻與角色」為主題,契合了當今世界對「亞洲世紀」的關注,也凸顯了前瞻眼光對青年人的重要性。借此機會,我想就香港青年如何迎接時代和環境變化的問題談三點看法,與青年朋友們探討和共勉。

第一,香港青年要有遠大的眼光。香港地方雖小,但能量很大。這是因為香港已發展成為亞洲乃至國際上重要的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這種地位的形成,本身就是國際局勢風雲際會的結果,也是幾代香港人以廣闊的國際眼光和靈活的應對策略把握機遇的成果。正如登臨太平山頂才能把維港景色盡收眼底一樣,謀劃香港未來的發展前景、尋求新的競爭環境之中的致勝之道,同樣要登高望遠。特別是要以戰略和前瞻的眼光看到全球經濟發展重心向亞洲轉移對世界格局的影響,看到中國和平崛起的大趨勢,看到香港在中國內地與外部世界交流合作中的獨特角色。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一帶一路」戰略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橫跨歐亞大陸,穿越非洲,涉及的地區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佔全球的63%和29%。有眼光的人看到的還不止是這些。香港的成功企業家馮國經博士告訴我:他們的團隊預測,未來30年,全球將新增30億中產人士,80%分佈於「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這將直接改變全球消費市場的格局,意味著中國消費品輸出的戰略性空間將隨之延伸和拓展。如果看得再長遠的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市場還可能演變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所產生的輻射效應必將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巨大利益。把香港擺進這樣一個遠景中來觀察,可以預見,憑借其自身的區位優勢、資金優勢、現代服務業發達和國際聯繫廣泛等優勢,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我想,新一代香港青年謀事創業,都應該有這樣的超越香港、超越當下的眼光,真正做到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那樣的話就會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展示舞台。

第二,香港青年要有包容的胸襟。「一國兩制」方針允許不同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在一個國家內長期並存,本身就體現了博大的政治包容。我贊同有的朋友所說的,內地對香港要有「以大事小」的度量,要尊重香港同胞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等。同樣,香港同胞也要尊重內地的社會制度和內地同胞的感情。香港與祖國內地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香港與內地各領域交往日益密切的大趨勢不可阻擋,香港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是與內地加強合作、互利共贏。另一方面,香港需要繼續以開放包容的姿態面向亞洲和世界,吸引各地的資金、人才、技術、文化等在這裡集聚。這有利於保持香港作為國際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我們的祖先早就講過:「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香港未來的更大發展,必然伴隨著與內地的更深融合和對世界的更大開放。

第三,香港青年要有自強的心態。當代香港青年總體上是幸運的一代。上幾代先輩的艱辛拚搏已經鋪墊了豐裕的物質基礎。不可否認,當前許多青年朋友也面臨創業難、就業難、置業難的困擾。但也要看到,這些問題並非香港獨有,而是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普遍存在。而且,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已經為解決這些問題採取了許多務實的政策舉措,並仍在持續努力。與此同時,我們也時常聽到一些青年朋友逆境自強、勇於創新、成功創業的故事。在內地青年中,丁磊26歲創辦網易,馬化騰27歲創辦騰訊,張朝陽32歲創辦搜狐,馬雲35歲創辦阿里巴巴……。這些人物的故事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我不久前也講過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汪滔創辦世界一流無人機企業大疆公司的例子。目前,入駐深圳前海「青年夢工場」的14家創業服務機構有一半來自香港;40家初創企業,有三分之一是香港的創業者創辦。生活和命運從不眷顧耽於優越感、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會留給找準人生位置、善於捕捉機遇、埋頭苦幹、自強不息的人。

講到眼光和機遇,我還聯想到香港社會正在熱議的普選問題。實現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是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廣大港人的共同心願與期盼。這不僅是香港民主發展的跨越,也是「一國兩制」實踐的創新;不僅牽涉到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也牽涉到香港特別行政區與中央的關係和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僅影響到這一代人的參政機會,也影響到現在以及未來的青年。站在全局和長遠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我們都應該跟隨主流民意,都應該說一句:「2017,一定要得!」

去年「五四」青年節期間,習近平主席在考察北京大學時說,「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我深信,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有祖輩傳承的獅子山下的奮鬥精神,加上遠大的目光、自強的心態、融通中西的長處,新一代香港青年一定能演繹出新的香港精彩故事。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吳海容
張曉明寄語港青 冀包容自強      [2015-05-21]
2000香港青年觀升旗紀念五四      [2015-05-04]
張曉明:制度自信推普選      [2015-05-04]
張曉明:普選方案突顯香港特色      [2015-05-03]
張曉明主任講話要點      [2015-04-29]
人民日報:香港青年別丟了香港精神      [2015-04-23]
特首吁盡最大努力栽培好香港青年人      [2015-03-27]
張曉明:香港須「北望神州」      [2015-03-15]
張曉明:「港獨」注定失敗      [2015-02-14]
張曉明新春酒會致辭全文:乘風破浪 揚帆遠航      [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