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陳廣盛)房委會今日召開周年特別會議,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會上重申,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29萬個單位。他指,有關數字看似輕鬆,但要達標實亦並非易事,因為目前建造業人手不足、土地供應不足、地區諮詢遇上阻力等因素,都會影響樓宇供應。張炳良又說,除了興建新屋外,善用現有的公屋,繼續做好分配和管理,亦可增加住屋供應。然而,不少房委會委員都質疑公屋資源沒有被善用,有委員批評「綠置居」只是補貼富戶;有委員認為公屋出現「世襲制」,公屋有可能被濫用。
房委會策劃小組委員會早前通過,將房署前新蒲崗地皮公屋項目轉為「綠置居」首個項目,預計可提供近900個單位 ,明年預售。房委會委員黃成智今日在會上批評「綠置居」只是補貼富戶,造成資源錯配,建議計劃推出一期後便應結束。另一委員黃遠輝則反駁,「綠置居」可提供多一層房屋階梯,有助騰空公屋單位,他更建議若將來土地供應許可,應考慮持續推行計劃。
黃遠輝亦關注到公屋資源有否被善用,他指現時逾70多萬個租住公屋單位中,每年只能夠回收約1,200個單位;有些公屋更出現「世襲制」,「父母離世,轉名給子女,形成公屋的世襲制度。當中不乏一些真真正正有需要幫助的家庭,但亦都應研究此政策是否應有更嚴格轉名標準。」他認為,房屋署有需要檢討公屋回收機制。
另外,委員劉國裕指,根據房屋署資料,在 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這四個財政年度,房屋署曾為87,803個一般申請類別的輪候册申請個案進行配屋前的資格審查,其中85%通過配屋資格審查,其後有7%雖然之前曾被取消資格,但在指定的時間內恢復申請,而又重新通過配屋資格的審查;兩數相加達92%。
而在同一的四個財政年度,房屋署為15,646個「配額及計分制」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進行配屋前的資格審查,其中79%通過配屋資格審查,其後有7%曾被取消資格,但在指定的時間內恢復申請,而又重新通過配屋資格的審查;兩數相加達86%。劉國裕認為可根據上述兩個數據(92%和86%),可分別推算一般申請類別的輪候册申請個案和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實際需求,質疑20萬個公屋單位未能滿足實際需求。
劉國裕又說,未來4年的預測公屋建屋量只有16,800個單位,相比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平均每年興建2萬個單位的目標仍少3,200個單位,他認為若要在其後6年內追回少建的公屋單位,實有賴市民大眾、政黨、各級議會及地區團體等,支持政府改劃用地或拓展新土地,以增建資助房屋。
張炳良回應表示要令公屋資源更有效地運用,牽涉具體編配和促進流轉的政策構思容易,如何推行就是大挑戰,強調房委會希望盡量滿足不同方面的訴求。他亦認同建造業人手不足、土地供應不足,加上地區諮詢阻力,都影響樓宇供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