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夫妻花十餘年揭秘日軍魯西細菌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6-10]
           

日軍細菌戰殘害中國人民 資料圖片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於永傑 山東臨沂報道)因為查閱史料時發現的短短十幾個字的記錄,崔維志、唐秀娥夫妻用了十餘年時間揭開了日軍「魯西細菌戰」的真相,挽救了一段險被湮滅的歷史。也因為調查這段歷史,才知道祖父母或正是死於日軍細菌戰。時光飛逝,當年採訪過的知情者如今基本都去世了,幸運的是他們為這段歷史留下了證據。如今,年過花甲的崔維志希望以一套《中國抗日戰爭十大叢書》來為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獻禮,為此他們正像當年調查魯西細菌戰一樣為這部書奔走著。

崔維志的祖籍在今山東沂源,「聽父親說,1943年祖父母一場急病死後,14歲的他帶著6歲的妹妹光著屁股逃荒到沂南縣。當時沂源就位於日寇製造的無人區裡」。直到1993年他接觸到日軍魯西細菌戰的相關史料時,才回憶起這段家族史「很有可能祖父母正是死於1943年日軍製造的細菌戰」。當家族和民族的苦難重疊時,崔維志做這項調查多了一種更加切身的感受。

身為「無人區」的後代,崔維志從小就喜歡研究地方戰爭史,多年來借助在臨沂市政協文史委等文史機關工作的便利,撰寫了多部研究地方戰爭的著作。1993年6月,為了研究山東抗日戰爭鬥爭史,他和妻子唐秀娥到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查閱資料,在一部國民政府檔案裡,他看到了這樣一句話:「民國三十二年,魯西發生大霍亂,國人死亡甚重。」雖然僅有19個字,崔維志敏銳地感覺到時值1943年正是日寇橫行,聯想到日軍在湘浙發動的細菌戰造成當地霍亂大流行。他們猜測這會不會是日軍發動的另一起細菌戰呢。

但歷史研究要靠證據說話,為搜集史料,崔維志夫妻二人先後到魯冀豫多地查閱檔案、採訪參與過抗日戰爭的老幹部,都無收穫。直到這年年底,他們到北京中央檔案館終於查到1953年至1955年在東北關押的日本戰俘關於實施魯西細菌戰的交代材料。這批塵封的檔案中,日軍戰犯石井四郎、林茂美等親口供述了實施魯西細菌戰的戰役方案、準備實施情況,以及當時秘密調查的中國人民死亡人數。經過他們兩人的梳理,魯西細菌戰全貌清晰起來:1943年秋天,日軍為了摧毀冀魯豫邊區和冀南抗日根據地,大量殺害抗日軍民,檢驗日軍霍亂戰的威力,借衛河漲水挖掘河堤,施放菌種。在魯西、冀南秘密發動了代號為「十八秋魯西作戰」的細菌戰,一時間,魯西、冀南霍亂橫行,死亡慘重。後據日本軍方秘密統計,僅魯西、冀南24個縣就有42.7萬人死亡。

「從北京回來我們把這次調查寫成文章,投到中央、地方十餘家新聞媒體,但沒有一家發表。理由一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魯西細菌戰,擔心資料不可靠。二是怕得罪日本方面,影響日本對華投資貸款。」崔維志說最為遺憾的是北京一家專門研究抗日戰爭的刊物,竟然對稿件屢投屢退。一直到2000年,在參加由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主辦的一次抗戰學術研討會上,崔維志在會上宣讀了自己的研究論文,並認識了時任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訴訟團團長的王選,會後他的研究文章才在媒體上發表出來。

民間調查 觸摸歷史傷痕

2002年,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對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者起訴日本政府案做出一審判決,雖然認定日軍在中國實施細菌戰,但卻駁回了原告的賠償要求。並且判決書中並未提及1943年實施的魯西細菌戰。崔維志夫婦非常氣憤,決定編纂《魯西細菌戰大揭秘》一書將塵封半個世紀的慘案重新公佈於眾。當年年底,中外細菌戰研究學者在常德師範學院召開首屆細菌戰罪行國際學術研討會,為了將這部書帶到此次會議上,崔維志用了29天將書完成,印刷廠把書送來的時候,還是熱的。這部書被中國社會科學院章伯鋒教授稱為「侵華日軍細菌戰山東研究的拓荒者」。在這次會議上,專家們認為魯西細菌戰屠殺中國人民數字巨大,且有日軍戰犯供詞為證,但是受災地區的民間調查取證一直沒有進行。會議決定由王選和崔維志夫婦立即啟動調查。

在王選和崔維志的帶領下,調查分別於2002年12月、2003年2月、4月進行了3次,共歷時16天,行程3500公里,先後訪查了山東聊城、濟南、臨沂以及河北省邢台、邯鄲等市的8個縣區,採訪細菌戰受害者及其親屬、知情人200餘人。「因為王選當時剛剛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這次採訪在當地老百姓中引起了重大影響」,崔維志回憶「我們在聊城調查時,一個騎三輪車的聽說我們是來調查細菌戰的,硬要免費送我們。」在聊城大學播放反映日軍細菌戰的紀錄片《不止是731》時,一位女大學生看完哭著不停地說「怎麼辦怎麼辦」;

在館陶縣的社裡堡村,全村兩百多人都出來了,70多歲的村民井富貴回憶起全家8口人當年死了5人,全村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因霍亂病死了將近200人。說起這些慘況,在場的200多人全都哭了。因為是民間調查經費緊張,調查隊有時就住在村長家裡,得到了老百姓許多無私的幫助。

編《抗戰十大》叢書 獻禮二戰70週年

為了調查魯西細菌戰,崔維志夫婦同樣付出了很多。唐秀娥自1995年下崗後,便專職幫助丈夫從事調查,絕大部分經費都是靠崔維志的工資。他們每攢夠兩個月的工資約3000多塊錢,就出發一次。為了支持丈夫,唐秀娥有時偷偷去幹裝卸工,一個婦女去做這種重活,在工友中也出了名。「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離發工資的日子還有五天,家裡只剩下賣廢品賣來的6塊錢了。一家人整整三天沒出門,最後一位老同事從門縫裡偷偷塞給我們五十塊錢」。 從1999年出版《山東抗日戰爭紀實》到後來再版《魯西細菌戰大屠殺揭秘》,這些經費一部分是靠崔維志許諾10%的利息借貸來的,還有一部分是親友資助的。甚至年邁的父母拿出了一生的積蓄兩萬元給他。他們的熱忱也感動了很多人,為了幫助他們出書,住在對門的鄰居、也是下崗工人的李順峰、宋雲芳夫婦將自己的房子抵押了五萬塊錢資助他們。如今他們住在臨沂市政協的宿舍,居住環境好了,但是家裡的陳設依然很簡單,只有幾萬冊圖書資料裝飾著四面白牆。

今年正逢抗戰勝利70週年,崔維志編寫的《中國抗日戰爭十大叢書》系列正在籌備出版。「我們前後聯繫了14家出版社,最後只有3家願意出出看」,這套230萬字的書總結了正面戰場十大戰事、敵後戰場十大戰事、日軍在華十大暴行等十個「十大」,花費了他五年的時間編撰。但出版社認為這套書沒人願意看,賣不出4000冊收不回成本來。為此崔維志正在努力,他希望能在9月份出版,但是妻子唐秀娥對此卻不抱希望。

罪惡的魯西細菌戰

二戰時日軍違反國際法在被侵略國家實施細菌戰是公認的事實。但1943年日軍實施的代號為「方面軍第十二軍十八秋魯西作戰」的魯西細菌戰,卻因各種原因長久被塵封。根據崔維志、唐秀娥的調查,七三一部隊又稱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其在華北、華中和華南設立了「方面軍」,實施魯西細菌戰的就是這些方面軍。

根據日軍戰犯的供述,日軍駐山東細菌部隊大量培養霍亂菌等毒菌,以八路軍戰俘和平民進行活體實驗,最後注射嗎啡將這些被實驗者殺死。他們把帶有病菌的食物給狗吃,再把狗放到人群中,或者強行給濟南火車站的乘客注射「防疫針」,讓其傳播給火車上的人。其中規模最大的方式,就是於1943年秋天趁汛期將魯西的衛河掘堤,利用洪水傳播霍亂病菌。由於衛河綿延數省,據崔維志的調查這次細菌戰波及的範圍北到北平、天津,南到山東平邑縣、東到濟南、西到邯鄲。患者出現劇烈的嘔吐排泄、嚴重脫水抽搐,當天或一兩日就會死亡。而且傳染性極強,常常是一家人或者周圍的鄰居成批死亡。甚至死者還沒有埋葬完,出殯的人就倒下了。由於日軍當時秘密實施,並以「隱詞」的方式傳達作戰命令,當地百姓根本不知道衛河潰堤是日軍所為,也不知道這場被民間稱為「虎烈拉」的疫情是日軍投放的霍亂菌。據日軍的秘密統計,僅魯西、冀南24個縣就有42.7萬人死亡,完整數據已經無法獲得。據悉,霍亂菌的存活期長達數十年。直到上世紀末,當地仍有霍亂疫情出現。

日軍口供及受害者調查

日軍第五十九師團防疫給水班衛生曹長、戰犯林茂美:「第59師團防疫給水班,於1943年8月至9月間,在山東省館陶、南館陶、臨清等地散佈過一次霍亂菌。當時散佈在衛河,再把河堤決開,使水流入各地,以便迅速蔓延……細菌是我交給第44大隊軍醫中尉柿添忍,再派人散佈的。」

館陶縣社裡堡村村民井富貴:「記得衛河決口是晚上,清晨起來不知是誰最先喊的,我們跑去看,河北邊已經都淹了。我們村南地勢高,又有幾條大溝順水,沒淹著。那幾年一直是大旱,沒想到8月裡下大雨,而且一下就是7天7夜,水都沒了岸。村民們光知道衛河決口是發大水沖的,壓根不知道是日本鬼子干的。」

「8月裡河決口,決口沒幾天,9月裡就鬧霍亂。攤上這個病,上吐下瀉,抽筋,手腳往裡抽搐伸不開,搐成個小狗似的,沒幾天就死。我家8口死了5人。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還有我娘,都死了,剩下我姐,13歲,我和叔叔都是11歲……」講到這裡,井大爺抽搐著嘴角,再也說不下去了。(資料摘自《魯西細菌戰大屠殺揭秘》一書)

      責任編輯:李可為
朝指責美企圖發動細菌戰      [2015-06-03]
夫妻花十餘年揭秘日軍魯西細菌戰      [2015-06-10]
前海跨境人民幣備案破900億元      [2015-06-10]
皖貧困鎮居民為設高速出口捐款千萬      [2015-06-10]
溫州男子砍殺老闆一家四口      [2015-06-10]
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下月合肥開賽      [2015-06-10]
西藏一客車墜入山崖致11人遇難      [2015-06-10]
米蘭世博會湖南周端午開幕      [2015-06-10]
閩連城獨創小學「書法操」      [2015-06-10]
習近平漫畫亮相四川高校塗鴉牆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