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因為喊出了「未來電影企業都是為BAT(百度、阿里、騰訊)打工」,博納影業(NASDQ:BONA)董事長、總裁于冬去年上海電影節成了熱點人物。今年于冬還是熱點人物,因為在上海電影節開幕前,他決定把博納影業從美股退市。
「開盤前兩小時決定退市」
據澎湃新聞報道,6月14日,在談到此次退市決定時,于冬在上海電影節上一個論壇上說,「在開市前兩個小時,我突然做了一個決定,所有的夥伴、投資的股東,包括復星、紅杉,都非常的緊張,說哥們你想好了嗎,為什麼現在才通知。」
「我說就這樣了,今天晚上做吧。」 于冬稱,其實這個決定也是他做了很長時間的一個考量。
美國時間6月12日早間,博納影業宣佈,董事會已收到私有化要約,報價來自於公司董事長于冬、紅杉資本及復星國際,每股13.7美元的報價比前一日的收盤價格,即12.86美元溢價6.5%左右。
與A股影視大牛股光線傳媒(300251)、華誼兄弟(300027)相比,同屬國內民營影視公司龍頭的博納影業,在美股上市後估值長期較低。
儘管經過今年股價的大爆發,但博納影業目前市值約8.16億美元,仍不到50億元人民幣,而華誼兄弟為790億元,光線傳媒為730億元。
于冬在接受澎湃新聞群訪時表態,「我也會問王長田(光線傳媒董事長)、王中軍(華誼兄弟董事長),我的公司真比你們差十幾倍麼?」
民營電影公司之中,華誼兄弟與博納影業是先行者,前者以製作起家、後者以發行為優勢,而後都向各產業鏈延伸,兩者在2009年、2010年分別登陸A股、美股。
于冬也承認此次私有化是為了回國上市,發出私有化要約才算啟程,還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在面對公司市值的看法時,于冬給予的答案是可以參照光線傳媒。
被互聯網巨頭改變的影視業
在各家影視公司開始有BAT背景時,顯然,于冬已經接受行業被互聯網巨頭改變的現實。
「互聯網進入電影產業一年中,我們積極觀望,非常慎重。從一開始的恐慌,到後來逐漸覺得,也沒怎麼樣……」于冬在上述論壇上的這番話令現場觀眾笑出了聲。
「這一年,互聯網公司在電影產業裡,以BAT為首進行了整合性的佈局,這是革命性的。這是互聯網對電影產業產生深刻變革的元年。這種變化超過政府行為、意識形態行為帶來的變化。從眾籌融資開始,到粉絲經濟的流量導入,到在線銷售,互聯網公司已經完成了完整的閉環。」
于冬同時提醒,「中國電影完成初級階段的改革,剛開始深水區改革,又碰到互聯網。一方面,我們產業自身脆弱,一方面,面對強大的資本和外來影片的衝擊。這都會讓這個產業走向另外一個方向:電影產業停滯。比如,轉而去拍短小的電影、粉絲電影等,沒人組織強大的電影內容迎戰好萊塢。」
于冬建議,互聯網除了給電影產業帶來資本,還應該注入生態系統推進產業發展。他說,未來產業是這樣的形態:「內容是BAT生態系統的一環。我們(內容方)不需要建立生態系統,而是成為BAT生態系統中內容這一環。我們把這一環做到極致,就是互聯網最需要的東西。IP不是劇本,是創意的原始材料,轉換成劇本需要人才,這是留給電影產業唯一的生存空間。」
「在BAT三家,博納影業還沒有選擇站隊,自身做好了,以後放到BAT的任何一環都是可以的,不過選擇成為哪家的一環,我還沒有想好。沒有站隊的好處就是版權價格上升之後,誰給我價高,我賣誰。」于冬說。
「內容永遠是王道」
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當天也在論壇上說:「拍不出好電影,互聯網吹得再牛,也沒用」。
「去年我記得,我們在聊眾籌,突然于冬來了一句 『為BAT打工』。我當時就愣了,不是互聯網公司顛覆了誰。」劉春寧作出和解的姿態,他笑說,「中國電影市場靠你們了,2000億元不是夢。」
劉春寧當天向外宣佈了阿里的「4+1」策略:「4」是在電影融資、內容營銷、商業模式、用戶體驗四方面繼續創新,比如誕生更多「娛樂寶」。「娛樂寶」讓大量有實力的粉絲用戶去投資自己喜歡的內容,將來很多電影是用粉絲投給你的錢。
4月8日,阿里影業接到一項注資建議,「把淘寶電影票、娛樂寶植入阿里影業,做娛樂電商生態系統,開放給所有電影公司。」劉春寧說。
那個「1」則是,「不管互聯網怎麼變,電影作為一個內容產品的創新,是互聯網代替不了的。好內容永遠是王道。」
「我私下和于冬、王長田經常聊,中國電影市場不僅應該在傳統電影市場創造第一,更應該基於家庭院線,包括電視屏幕、手機屏幕甚至是虛擬現實。」劉春寧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