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30日報道,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6月22日刊發題為《改變對華政策:我們在尋找敵人嗎?》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負責人傑弗裡·巴德。文章稱,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東亞避免了重大軍事衝突的發生,相比之下,這是一項不小的成就。
東亞的成就歸功於該地區大多數國家的成熟與理智,它們重視經濟增長多過清算宿怨。另外,美國的安全存在阻止了軍事行動,為大多數民族和國家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但是,至關重要的是,這歸功於兩個亞太地區大國即美國與中國的和解,這種和解由理查德·尼克松和亨利·基辛格發起,並且得到了此後歷屆美國政府和中國領導人的促進。
文章稱,從最近多位美國外交政策專家的公開評論判斷,這種和解目前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危險。中國近來在南海開展「侵略性」的填海造島工程,此舉似乎旨在在這一遠離中國沿海地區的地方建立軍事崗哨。針對這一事件,一些專家認為從尼克鬆開始的多位總統所追求的政策已經過時了。這些專家主張,我們需要接受一個事實,與一個尋求控制西太平洋的中國實現戰略和解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們應當接受甚至擁護一種建立在對抗基礎上、以合作為補充的關係。
在一個充斥亂象的世界中,「共謀」將一個全球最穩定、最有秩序、最富有經濟活力的地區變成另一個衝突地帶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如果我們遵循那些將我們與中國的關係界定為某種不加約束的對抗關係的人士的建議,上述就是我們會面臨的後果。
文章稱,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從未也永遠不會易於管理。中國是全世界最出色的新興大國。在20年時間裡,中國軍隊從龐大落後變得資金充足且技術先進。中國正在挑戰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地位。中國視美國在該地區的結盟為威脅,因此尋求削弱這些盟友關係。
另一方面,美國和中國都是全球經濟的基礎,也是全球增長的主要引擎。
中國正在充分融入全球經濟之中。我們的企業視中國為一個對其增長至關重要的市場。在這方面,中國與蘇聯毫無共性,後者的經濟在「鐵幕」背後運作,只與其附庸國有往來,與西方企業和國家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接觸。中國現在正在通過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擴展其多邊經濟足跡。儘管錯誤思想指導下的美國政策對亞投行進行了遏制,這個銀行目前已經擁有50多個成員。
因此實際情況是,很難設想一種基於全面對抗的關係,將如何在中國已經介入如此之深的世界裡取得成功,或者是在一個我們需要——而且有時候的確——與其在關鍵性問題上開展合作的世界裡與美國的利益相符。
那麼,我們該如何評價南中國海正在發生的事情?
中國的言論和行為都非常令人擔憂,應當並且已經得到了其他聲索國的強烈回應。美國的回應既包括外交方面也包括軍事領域:公開挑戰中國引發異議的行為;提出一項外交戰略,已經令其他聲索國發表了空前明確、彰顯團結的聲明;通過部分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和重啟之前與菲律賓毫無進展的聯盟關係來深化與其他聲索國的安全合作。
美國可以做的事情還有更多,在外交和軍事領域都是如此,從而向中國展示其行為的代價,阻止衝突,並且在南海維持國際法準則。我們應當以一種為中國提供讓事態逐步降級的「出口匝道」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
|